冬天如何饮食最能健康养生

人气:393 ℃/2022-09-14 14:55:57
【导读】 冬天如何饮食最能健康养生,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进入立冬节气。随着冷空气降临,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心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高发。我们应该如何在冬天好好养生度过一年的最后一季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何在冬天正确养生饮食的知识,希望对大...

进入立冬节气。随着冷空气降临,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心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高发。我们应该如何在冬天好好养生度过一年的最后一季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何在冬天正确养生饮食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适合冬天清热的降火汤

一.山药小排汤

用料:小排400克,山药150克,枸杞10克,胡萝卜30克,生姜3片,家乐浓汤宝猪骨汤1块,3碗水约750毫升。

功效:黄豆、山药和各种肉类都是补钙的好帮手,黄豆还含有丰富的铁质,能让你青春常驻。

制作要点:1.排骨洗净,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沫,山药、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

2.锅内倒3碗清水,加入姜片,待水煮开之后,将浓汤宝放进锅中,搅拌至完全融化。

3.放入小排、胡萝卜、山药和枸杞,待水沸腾冒气后扣上盖子加热15分钟即可。

二.红枣乳鸽汤

用料:炙百部12克、红枣4个、乳鸽1只、生姜2片。

功效:炙百部性平味甘,有温润肺气、化痰止咳之功,因而此汤有温润肺气、化痰止咳之功。要注意的是,痰热咳嗽者不适合饮用。

制作要点:1.炙百部、红枣洗净,并将红枣去核。

2.乳鸽宰洗净,去毛爪、脏杂,置沸水稍滚片刻,洗净。

3.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6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红枣乳鸽汤

此量可供1~2人用,乳鸽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

三.橄榄雪梨炖瘦肉

用料:橄榄15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枣1个。

功效:清肺热,利咽生津,清热解暑,滋阴润燥。

煮汤的四大误区,让汤没营养

1.汤“熬”太久

炖了两天的汤更鲜美?其实里面已经没什么营养了,鲜味来自于谷氨酸,还不如用鸡精直接勾兑省事。

汤,熬煮时间越长,其中的蛋白质变性越严重,维生素流失越多,越没有营养。有实验证明,煲汤1-2小时,其中蛋白质溶出最多,超过2小时,营养含量开始下降。

2.只喝汤不吃肉或把汤“渣子”扔掉

煲鱼汤、肉汤等,不少人会将其中的汤“渣子”扔掉,或者只喝浓稠的汤。其实从营养价值方面来看,汤渣子的营养更高。同时,仅喝汤,汤并不能成为身体营养成分的来源,大量、长期喝汤反而因为膳食单一,易营养不良。

3.喝浓汤却不分人群

认定喝汤滋补的观念,所以不论有病没病、老人还是儿童,没事就来碗汤。结果是,汤中的 脂肪、嘌呤含量高,高尿酸、肥胖、脂肪肝等人群越喝越痛苦。汤喝多了,变相的盐分也摄取多了,血压也上来了。甜汤喝多了,血糖升高了,肥胖也发生了。

所以,喝汤还得看人群,高尿酸患者就别喝了,煲汤时尽量少放盐与撇清上面的油脂。

4.煲汤时乱加料、料太多

煲汤,仅仅食材是不够的,为了更滋补或掩盖异味,会添加调味料或药材。但是,以调味料来看,加入的时间、多少,都影响汤的口感,如盐放太早,肉质发暗、发硬、浓度不够。而中药材分为四性五味,以及搭配禁忌,同时还要根据身体情况添加。乱用一通,说不定会上火或拉肚子。

冬天如何正确养生

多“点”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方法: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3000毫升。

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适当动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健体。

方法: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选择日照充足的时候运动,避免受寒,防止诱发疾病急性发作。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发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同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

方法: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调“点”神

一入冬就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还会感到压力大。这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

方法: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早“点”睡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是养精蓄锐的季节。

方法: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进“点”补

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让身体更好,更少得病。

方法:冬季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前,最好选用红枣炖牛肉,也可煮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节脾胃功能。

护“点”脚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脚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脚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脚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脚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

方法: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