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教案

人气:360 ℃/2024-05-30 05:42:51
【导读】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教案,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九年级物理上册有什么知识点?老师可以制定一套教案给学生详细梳理一下知识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第一节:热机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做功。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3常识性了解火箭原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有什么知识点?老师可以制定一套教案给学生详细梳理一下知识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第一节:热机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做功。

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

3常识性了解火箭原理。 重点

内能利用两种方式。

难点 内能做功过程中能的转化。

教具

铁架台,试管,试管夹,试管塞,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内能?如何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叙述能量守恒定律略。

二.引入新课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转移、转化是能量运动的普遍形式。人类在利用能量方面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正是广泛地寻找其来源,有效地控制其去处,以达到驾驭它,利用它,让它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三.进行新课

1.内能的利用。

1加热

举例:煮饭、取暖、工厂的热处理、吹制玻璃工艺品等 上面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直接利用内能转移来加热物体的,这是利用内能的一种方式 不利方面:能源浪费大,污染环境,应提高内能的利用率。

2做功

演示:书中图3一5所示的实验。

教师:谁来说一下该实验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分析过程:燃烧化学能――供给水和水蒸汽――水蒸汽对外做功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教师:这是利用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用来对物体做功

2.热机

1介绍热机的发明

2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称为热机。

3.火箭

演示气球,反冲运动。

讲解火箭的升空原理。 介绍三级火箭的好处。

4.分层练习评析。

5.小结。

第二节:内燃机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3.常识性了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重点

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难点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教具

内燃机示教模型带电灯指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进行新课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

1.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1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边指示边讲解。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2工作原理。

边运转模型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军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

〈压缩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

〈做功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

〈排气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向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周,对外做一次功。

3能的转化: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

2.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些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吸入的气体不同,点火方式不同

4.小结略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