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及考点分析

人气:410 ℃/2022-01-24 08:54:26
【导读】 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及考点分析,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一份中考模拟试卷,一份关于历史的试题,每一道题或多或少包含着不同的考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答案及考点分析1.B【解析】试题解析:B是与北京有关,《南京条约》在南京签...

一份中考模拟试卷,一份关于历史的试题,每一道题或多或少包含着不同的考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答案及考点分析

1.B

【解析】

试题解析:B是与北京有关,《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中华民国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都城在南京。

2.C

【解析】

试题解析:A是林则徐,B是谭嗣同,C是孙中山,即三民主义,D是陈独秀,德先生是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国民革命发生在1926年;民主、科学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年;维新变法从1898年,三民主义最早出现于《民报》创立的时候,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化探索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近代化的探索时期的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近代化的探索时期的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6.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及分析材料,我们知道: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道德方面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是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901年,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最终取得了胜利,因此“浴血共和”指的是武昌起义,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10.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的主要活动首先就是创办军事工业,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11.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先学技术再学制度再学思想,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评价;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创办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3.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促进了中国现代化,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都向西方学习,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4.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准确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有“《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对传统主义的堡垒……发动了全面攻击……”,这说明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完全否定,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创办

1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创办

1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的相关史实的准 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先后建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成立了中华民国,而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尚在国外,不可能亲自指挥,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孙中山创建革命的党,武昌起义

1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的的三民主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民族主义指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孙中山创建革命的党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内容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 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9.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公车上书

2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以“自强”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自强”与“求富”

2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戊戌政变后,谭嗣同不肯逃走,要做为变法成功而流血的第一人,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2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左宗棠的历史的准确识记。材 料里的“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指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指的是左宗棠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自强”与“求富”,洋务运动的评价

23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李大钊的功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2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从第四卷起《新青年》杂志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2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功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打开了新视野。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26.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功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打开了新视野。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2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的内容。1908年,孙中山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大会选举孙中山为,还通过了****清朝统治、废除君主****、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28.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开始标志。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29.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第二次******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政府统治而发起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以后,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3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等,高举“民主”和“科学 ”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31.同盟会 《新青年》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同盟会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中国同盟会,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是《新青年》,还有北京大学。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新文化运动

32.邓世昌 公车上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海海战和维新变法运动的相关内容。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

33.孙 中山 东京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同盟会相关内容。结合教材进行分析: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推举为“”,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辛亥革命。

34.1人文主义 2民主 科学 3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核心。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其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和思想解放。

2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旗帜。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3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 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5.①D;②C;③B;④E;⑤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发现运动三大定律的是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被称为“发明大王”的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雷锋;荡平浙江倭寇

的民族英雄是明朝的戚继光 ;在中国近代史上掀起洋务运动的是曾国藩。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戚继光抗倭;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自强”与“求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发明大王”爱迪生•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科学的革命

36.严复

【解析】

试题分析:严复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学术思想介绍到中国来,此后西学的传播才开始具有明确的理论形式和思想内容。故被称作“中国西学第一人”。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37.谭嗣同

【解析】

试题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羁押,在狱中写出了上述诗歌。谭嗣同失败了,十分悲愤,他说的贼就是那些反对变法的人,一般我们认为是以慈禧、荣禄、袁世凯之类颠覆变法的顽固守旧的落后分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38.

1企业: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等任一点1分

目的:“求富”或“获利致富”。1分、

作用:培养了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任一点1分

2事件:新文化运动。1分

含义:提倡民主、科学。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洋务派……到90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 20多个”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等;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是“求富”或“获利致富”;作用是培养了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第2问,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和材料中的“胡适……《新青年》”等信息可以得 出其指的是《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杂志;《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是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而当时民主科学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所以,“新”在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后期也为马克思主义得传播创造了条件。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自强”与“求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创办,“新世纪的曙光”

39.1洋务派

2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创办新式海陆军 兴办新式教育

3中国同盟会 是孙中山

4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作用: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实施者 。第二次******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2本题主要考查洋务派的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等一些民用工业;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第二次******战争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因此,本题答案: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教育。

3 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8年,孙中山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大会选举孙中山为,还通过了****清朝统治、废除君主****、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本题答案:中国同盟会;孙中山。

4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的内容。1908年,孙中山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大会选举孙中山为,还通过了****清朝统治、废除君主****、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本题答案: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作用: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选择题

1.南京历史悠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南京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下面那一选项的史实与南京没有关系:

A.《南京条约》 B.火烧圆明园

C.中华 民国 D.南京国民政府

2.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说的台词是:

A.“若******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①国民革命②民主、科学③维新变法④三民主义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4.八年级1班同学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主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A、思想解放运动 B、民主革命运动

C、政治改革运动 D、中国近代化历程

5. 学完中国近代史,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6.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半夜,才发现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说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民主,反对****

7.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8.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9.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A.******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10.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出国 D.筹建新式海军

1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12.“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歌颂的是

A.*********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

1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共同点不包括

A. 都主张维护封建****统治 B. 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C. 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 D. 都向西方学习

14.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批判继承 B.完全否定

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D.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5.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 鲁迅. D.胡适

16.为纪念“辛亥滦州起义”100周年,2011年初,孙中山铜像揭幕仪式在我县中山原龙山公园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指挥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7.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A、平均地权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驱除鞑虏

18.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A.发展农工商业 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9.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0.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下列言论中,属于洋务派言论的是

A.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1.戊戌变法时期,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是

A.蔡锷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有为

22.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A.侯德榜 B.左宗棠

C.谭嗣同 D.邓世昌

23.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A、李大钊 B、“鲁迅”

C、********* D、陈独秀

24.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25.很多同学看过《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剧,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6.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A、结束了封建帝制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27.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①民权主义 ②民主主义 ③民生主义 ④民族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战争失败 D、兴中会的成立

29.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第二次******战争的失败 D、戊戌变法的失败

30.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思想解放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填空题

31. _ 的成立,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_ 》;

32.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_ ;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3.1905年, 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34.先进的思想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1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的思 想是 。

2以 与 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319世纪中期创立的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35.把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入右边相应内容前面的括号里。

A.曾国藩 ① 运动三大定律

B.雷锋 ② “发明大王”

C.爱迪生 ③ 解放军好战士

D.牛顿 ④ 荡平浙江倭寇

E.戚继光 ⑤ 掀起洋务运动

36.请根据相应的引言、诗文写出历史人物的名字。

中国西学第一人。

37.请根据相应的引言、诗文写出历史人物的名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问答题

38.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洋务派逐渐认识到 ,国家“必 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 分洋商之利”。到 90 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 20 多个。

——摘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1请举例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名称列举一例,1 分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1 分和作用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2分

39.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中,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1分

2请你说出材料一中 ,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2分

3材料二是哪个组织的政治纲领?是谁?2分

4材料二中,后来,这个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是哪三大主义?作用什么?5分

看过的人还: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