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全

人气:106 ℃/2022-09-25 13:17:43
【导读】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全,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的历史课程应该优化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一、秦朝的暴政表现在:1、繁重的徭役 2、沉 重 的 赋 税 上交三...

初一的历史课程应该优化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1、繁重的徭役 2、沉 重 的 赋 税 上交三分之二

3、严酷的刑法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赵高“指鹿为马”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

时 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经过:略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政权地点:陈 张楚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成语:破釜沉舟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四年楚汉之争

相关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

相关故事:鸿门宴

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汉文帝、汉景帝的治理称为是“文景之治”

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文景之治”的措施:1、轻徭薄赋 2、重视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减轻人民的负担。

3、提倡节俭 4、以德化民

“文景之治”的表现:1、社会安定,百姓富裕。2、国家粮仓丰满。3、府库里的铜钱不

计其数。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问: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大一统的表现或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1: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文化上:设立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4: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5: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三、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汉光武帝 刘秀

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二者的目的和实质相同,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不同点:1、秦始皇采取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进行抑制、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其灭亡。

2、汉武帝独尊儒术,提倡儒家思想,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汉朝大一统的形成。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两汉经济的发展

两汉经济发展的表现:

一、农业上:1、水利建设:

1:汉武帝治理黄河。

2:东汉明帝派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

2、农具和农技:

1:安装壁犁,提高耕作效率,比欧洲早1000多年。

2:使用耧车加快播种速度

3: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

3、农作物:

1:南方种植水稻

2:北方种植小麦

二、手工业:

1、丝织业:

1:使用提花机

2:染色技术高超

2冶铁业:

1: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2:铁兵器取代青铜兵器,用这种钢材制作兵器属于中国发明。

三、经济措施: 1: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实行抑商政策。

四、城市与商业:西汉——长安——西京——50万人口左右

东汉——洛阳——东京——100万人口以上

注意:为什么市场位于长安城西北角?

1、 汉代重视农业生产,不重视商业。

2、 政府对市场交易时间、交易场所都有限制,便于管理。

汉朝的商业区叫“市”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2、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总结: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政治、军事、思想见上面问题。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 公元前138年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 公元前119年 目的: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4、西域都护的设立:时间 --------公元前60年

设立的意义: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3、 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路线略。

注:汉朝时中外交往的大事: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 用麻做的纸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东汉——《九章算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某些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2、东汉——张衡——地动仪——意义: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名医辈出

1、华 佗 神医:擅长外科手术、制“麻沸散”、创“五禽戏”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问:列举我国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答:1、发明和改进造纸术; 2、《九章算术》里的某些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3、张衡发明地动仪; 4、华佗制成“麻沸散”。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佛教传入的影响: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问:佛教为什么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持?

——佛教提倡转世轮回,宣扬人的今生只要忍受苦难,来世就能得到幸福。故而封建统治者利用佛教来麻痹人民,钳制人民的思想,迫使人民甘心受奴役,服从封建统治。

2、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创始人:张陵 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道教的影响:对我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二、王充——《论衡》

西汉——王充——《论衡》——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家,主张无神论。

三、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评价: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2、《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泥土烧制,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一、官渡之战

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割据,长期混战,社会生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 与 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 与 孙刘联军

经过: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刘备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双方组成五万人的孙刘联军,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逃回北方。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①魏灭蜀;②266年——司马炎——西晋——洛阳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

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少数民族的反抗。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灭亡西晋。

公元317年——司马睿——东晋——建康。

二、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大战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 与 东晋

结 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4、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从前秦方面看:

1、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

2、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

1、广大将士士气高昂;

2、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5、淝水之战同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以少胜多的战争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6、淝水之战的影响:1、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2、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主要原因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2、江南发展的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江南开发的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

439年——在东北地区兴起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2、北魏孝文帝迁都与改革

迁都洛阳: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1、 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说汉语

2、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人服饰。 穿汉服

3、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成汉姓。 用汉姓

4、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 与汉联姻

5、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汉制

6、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学汉礼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这些措施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注意:南朝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都城都在 建康

北朝包括的朝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