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蜈蚣养殖方法有哪些

人气:244 ℃/2022-06-25 07:08:56
【导读】 室外蜈蚣养殖方法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蜈蚣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排风条件好而又比较阴湿、僻静的地方。养殖池可建在室内,亦可建在室外。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蜈蚣室外养殖方法,欢迎阅读。蜈蚣室外一般养殖法是利用自然条件下的人工养殖法,...

蜈蚣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排风条件好而又比较阴湿、僻静的地方。养殖池可建在室内,亦可建在室外。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蜈蚣室外养殖方法,欢迎阅读。

蜈蚣室外一般养殖法

是利用自然条件下的人工养殖法,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排风条件好而又比较阴湿、僻静的地方。土质疏松,中性偏酸,如池内土质较硬,可另铺一层约20cm厚的土。

养殖池用砖或石块等材料砌成,水泥抹面,池深80cm为宜,池内壁四周光滑用塑料薄膜粘贴,或在池口镶一圈玻璃与池壁成直角的内檐,宽15cm为宜,以防蜈蚣外逃。

池内靠墙壁四周挖一条宽lOcm、深4cm的水沟,在水沟内侧再挖一条宽30cm、深3cm的料槽供投放饲料用。池内可栽上杂草和小树木、低矮灌木、中药材、麦冬、芍药、桔梗、柴胡等,用以遮荫尽量做到使养殖池成为环境潮湿、阴爽、温暖、安静的地方。并堆放一些石块、瓦片等供蜈蚣栖息。

放种苗后池上要盖一层草帘遮光,池内应保持干净、潮湿、阴凉和卫生。

蜈蚣室外规模养殖法

采用半地下半地上式、模拟式、规模化的规范饲养法,首先一个原则是一定要防鼠害。坐北向南选一定的地块,宽5m,长根据养殖量而定,挖地下lm深,北墙起地表面lm高,东西两侧起地表呈人字形,并留通风孔,上面盖塑料大棚,开北门或东门。

1养殖池的建造

棚内挖下lm处的上沿设防逃层,用水泥固定防逃玻璃呈直角形,宽15cm,四周围修lm宽的大养殖池,用水泥镶成边,上安玻璃,中间建1.5m的池子,池内围墙设有一个宽1520cm的投食圈,并在投食圈的外围开设一条宽12cm,深1.5cm的浅水沟,给蜈蚣提供取食饮水的地方。同时,设浅水沟也能防止蜈蚣逃跑。余下1.5m为中间池,两侧为作业道。

2栖息床的建造

过去的办法只是在围墙内堆些土块,后来选用残砖碎瓦堆积在池内,作为蜈蚣的栖息床。最近才用整砖砌成较正规的蜈蚣巢栖息床。这是一个较大的改进。在一个养池内构筑立式巢,可同时采用两种构造形式,一个是全卧砖式,一个是卧一立砖式。

但据试验观察,蜈蚣夜间离巢外出活动的个体数量,两者总是有明显的差别,即从全卧砖巢出来的显然很多,而从卧一立砖巢出来的很少。

据推测,这可能与两种巢的结构形式的利用面积不同有关。因为全卧砖巢的有效利用面积大,且平卧省力、安全,故居住者多,而卧一立砖巢有效利用面积要小得多,纵向空间只可爬行,不宜居住,是居住者少的缘故。因此,构筑立式巢时,以采用全卧砖为宜。

因旧式巢要求的成本较高,为遮阳、挡雨和防鼠等需要一些附加设施。因此,又设计了一种成本较低,不用附加其他设计的新式巢。

蜈蚣养殖饲养土的要求

人工养殖蜈蚣饲养土是不可缺少的,饲养土能提供蜈蚣适宜的条件和住所,冬天保温,夏天避暑,同时能从土中吸取水分和养料,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必须要求疏松的、肥沃的、潮湿的砂土、壤土均可。最好用菜地无有化肥的土壤,忌用黏土,不利于入内,易粘住口器、爬行和取食活动。土取回拣去杂质、石块、瓦片等,晒死土中的蚂蚁、螨等昆虫及虫卵、病菌和霉菌,晒干后备用。

用土时调节湿度为10%~20%,冬天和梅雨季节湿度偏低,夏天湿度要偏高,小蜈蚣稍偏干,大蜈蚣饲养土要偏湿,产房内的土湿度要大,在饲养过程中做到湿则少喷水,干则多喷水,每次喷水时宜做到少量多次,万不能过量,忌喷到蜈蚣身上,特别是卵化的蜈蚣和小蜈蚣身上,会因受水刺激受凉而病亡,土的厚度,春天8cm,夏天5cm,冬天10~15cm。饲养土每年春天换一次,清扫粪便时而后适当添加饲养土,如果有病害,土全要换,而且还要彻底消毒。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