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人气:308 ℃/2021-11-04 04:19:02
【导读】 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血常规是最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许多疾病的早期迹象,比如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血常规检查比较简单,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出结果。那么血常规检查要注意什么呢?小编这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血常规是最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许多疾病的早期迹象,比如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血常规检查比较简单,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出结果。那么血常规检查要注意什么呢?小编这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一、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5.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6.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7.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敷,可促进吸收。

二、血常规检查什么

静脉采血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肘前静脉是绝大多数人婴幼儿除外的首选采血部位。此处一般血管较明显,疼痛感较轻,操作方便易行。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其次选择股静脉。

一般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1、白细胞检查

嗜中性粒细胞的增加主要见于感染性细菌的感染,减少某些药物的使用,如流感、辐射暴露、风湿性疾病、某些血液疾病等原因。以及某些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结核、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等。减少暴露于辐射,主要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

2、红细胞计数检查

贫血或失血时都会影响红细胞数目。高值时可能患红细胞增多症,低值时可能为贫血。

3、血红蛋白检查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运送氧气的物质,以提供体内所必须的氧。女性受月经和怀孕的影响,血红蛋白普遍比男性低,所以女性较易贫血。高值时可能为红细胞增多症,心输出量减少,低值时可能为低血色素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一般而言,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下的男、女属严重贫血,若比正常值低1—2g/dl并无大碍。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