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跟祖父学诗》课文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人气:477 ℃/2022-04-23 17:11:32
【导读】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跟祖父学诗》课文原文、教案及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跟祖父学诗》是一篇回忆性小说,文章采用大量对话语言的描写,通过祖父那充满慈爱宽容的声音和“我”稚嫩的童音,再现了“我”童年跟祖父学《千家诗》的情景,充满了对童年烂漫时光的回味,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

《跟祖父学诗》是一篇回忆性小说,文章采用大量对话语言的描写,通过祖父那充满慈爱宽容的声音和“我”稚嫩的童音,再现了“我”童年跟祖父学《千家诗》的情景,充满了对童年烂漫时光的回味,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文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里。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但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里的人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

听了这笑话,我笑了一会儿,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我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叫我念诗的,我就总喜欢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就这样瞎念,到底不是久计。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祖父说,“这是说小的时候离开了家到外边去,老了回来了。‘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说家乡的口音还没有改变,胡子可白了。”

我问祖父:“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

祖父说:“好比爷爷像你那么大离家,现在老了回来了,谁还认识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孩子见了就招呼着说:‘你这个白胡老头,是从哪里来的?’”

我一听觉得不大好,赶快就问祖父:“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心里很恐惧。

祖父一听就笑了:“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

祖父说完,看我还是不很高兴,他又赶快说:“你不离家的,你哪里能够离家……快再念一首诗吧!念‘春眠不觉晓’……”我一念起“春眠不觉晓”,又是满口的大叫,得意极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的,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似乎那大嚷大叫的习惯稍稍好了一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首诗本来我也很喜欢的,黄梨是很好吃的。经祖父这一讲,说是两只鸟,于是不喜欢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祖父讲了我也不明白,但是我喜欢这首。因为其中有桃花。桃树一开了花不就结桃吗?桃子不是好吃吗?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后生字,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回答课后问题。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童真和学诗的乐趣。体会作者与祖父之间的亲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对诗歌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3.学习作者直白而富有童趣的表达,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条理,回答课后思考题,体会文中流露的童真和学诗的乐趣。激发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体会作者选取典型材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全文,读准生字。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条理,体会小作者的童真与可爱,体会作者在学诗过程中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诵文章一至十段。

一.导入新课:

不管学习什么东西,都要经历一个过程。有时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趣的。我们的作家萧红把自己小时候学古诗的故事写了出来。很有趣。看看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二.指名读全文:

1.听听生字的音发准了没有。

2.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找出来。

3.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三.全班交流:

1、交流有趣的句子。读一读。

2、提出问题。

3.读了这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思考:我是怎样和祖父学诗的?你觉得作者经历了哪些过程?

(跟着祖父念,基本上就是乱叫。然后读的好听的诗就喜欢读,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最后学诗意也是胡猜乱想,流露出童真非常可爱)

五. 细读文章1----10段:

1.最初作者是怎样和祖父学诗的?谁能描绘一下作者学诗的情形呢?

2.体会一下“房盖被你抬走了”是什么意思?

3.请同学分角色有感情的将这部分读一读。也可以讲讲你的体会。

六,课时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文章后半部分,体会作者在学习自己喜欢的诗和学习诗意时的有趣与天真,感受作者的童真与可爱。学习作者选取典型材料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作者开始学习是出于好奇和好玩,我们看看她是怎样学的呢?哦,原来是在祖父口口相传中学习的,她的学习方法就是乱喊乱叫,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二,那么作者学习也很挑剔,有喜欢念的也有不喜欢念的,看看她喜欢念什么诗?为什么喜欢呢?

1.指名读11—17段。

2.作者喜欢什么诗?我们也来念念。(指名读)你们喜欢吗?

3.下面我们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喜欢呢?

(原来是字音好听,还有发音很好玩)你们读到这里有什么感受?

(作者通过这个事例写出了孩童的天真可爱,非常有趣)

4.谁有感情的把这部分读一读?(教师指导朗诵)

三.读到一定的时候,就有新的要求了。祖父开始讲意思。那么小作者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吗?

指名读最后一部分。你有什么感受?

(小作者完全没有理解意思。只是想着吃的,和凭感觉判断)这一部分更深入的表现出作者的天真可爱。特别是与爷爷的对话显得非常真实,非常有趣。谁能读出这种感情呢?

指名分角色朗诵。教师指导,反复朗诵。

四.学完了作者学诗的经历,你觉得真实吗,有趣吗?谈谈你学诗的体会吧?

(全班交流)

五.作者围绕学古诗选取哪些典型事例呢?总结一下。

小结:文章选取的材料都是为中心服务的,选择的材料要生动,要准确的表达中心,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集中,表达意思明确。

练习题

一、查字典

“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再查_____(声调可不标);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部,再查____画。 

“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C、出名,有名望;D、用鼻子嗅气味。

请你给下面的“闻”选择合适的解释。 

1.你闻闻这是什么气味?(   ) 

2.奶奶家生出的小牛居然只有三条腿,成了这一带的奇闻。(    ) 

3.处处闻啼鸟。(    )  

二、看拼音写词语

 jǐnɡ ɡào yáo tái bái lù shuāi lǎo tí jiào

 ( )( )( ) ( ) ( ) 

 三、辨字组词 

唬() 瑶() 沥() 衰() 

琥() 摇() 厉() 衷()                            

四、课文内容我知道。 

1.本课选自________的回忆体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联系上下文,说说“房盖被你抬走了”是什么意思,表达了祖父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Wwen门6     1.D2.B3.A 

二、警告瑶台白鹭衰老啼叫

三、吓唬瑶台淅沥衰老

琥珀  摇摆  厉害  热衷 

四、1.萧红  童年跟祖父学诗     

2.“房盖被你抬走了”意思是说作者念诗声音很大,似乎要掀翻屋顶,是一种夸张的写法。表达了祖父对作者的关心与疼爱之情。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