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月的散文

人气:152 ℃/2023-04-12 05:17:35
【导读】 关于咏月的散文,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月,从古到今,它总是徘徊在人们瑰丽的想象中,那一弯淡淡的山月,那黄昏后的柳梢月,那霜满天的落月……隔一天咏月的散文还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篇,希望大家喜欢。篇1:中秋咏月我走了,独自一个人...

月,从古到今,它总是徘徊在人们瑰丽的想象中,那一弯淡淡的山月,那黄昏后的柳梢月,那霜满天的落月……隔一天咏月的散文还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中秋咏月

我走了,独自一个人走了,只为我一个人来的。

我走在高山顶,看天上的流云已经散尽,一轮圆月从云缝中探出身来向人世间窥望。忽然间想起,中秋佳节到了,就在今夜此时。在这合家欢乐户户团圆的日子里,有些人,殊如我,却独自流落在他乡,一个人对月长叹。

月圆年年相似,人儿却一年一度容颜已改。我盼望着再回到从前,早已心知是梦幻。却止不住渴望再出现一丝奇迹,正如这天边的明月,缺了还会再圆,圆了也会再缺,可总是一场空。

所以,我最亲爱的,请你珍惜你的拥有。在这菊开万朵,月放一轮的中秋花好月圆之夜,我深深的为你祝福,期待你永远快乐!今生今世!

篇2:咏月诗句漫谈

月,从古到今,它总是徘徊在人们瑰丽的想象中,那一弯淡淡的山月,那黄昏后的柳梢月,那霜满天的落月……总会留给人们一丝清新的诗意,交织其中的或喜悦或悠然或愁怅,总会随那淡淡的月光一起流泻在诗中吧。月的出现,创造无数清新可喜的自然景物,也是一个爱情鉴证吧,细细品味历代那与月有关的诗句,总让人感到爱的甜美芬芳。月是故乡明,总会升起缕缕的乡情。或是清新秀丽,或是雄浑壮阔,月,它总是一个给人以想象的尤物。

怀人篇

苏轼的中秋咏月词《水调歌头》已然成为千古名篇,那以明有开头,以婵娟收笔是那样的天衣无缝,望着那样的明月总会逗起人缕缕的思念,对兄弟朋友的思念,对情人的思念,总会如缕缕的白云飘过心头吧!

苏轼与他的兄弟久不能团聚,在这中秋月圆之际想起久别的兄弟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而太多的月下思念情人的诗句,那总给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月下,有着多少美好的故事呢,这月下的等待又是多么的温馨难奈,似乎总是把那初恋时分的细腻的,清纯的情感如诗如画地映入诗句中了。“窗前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把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柔情悄悄地织入了这窗前的月光,独自一人凄凄的思念,月光也觉得寒了。窗前的月呀,何时能送来柔情如水共剪西窗的温馨。“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清新的图画呀!这晓风残月中又有多少相思呢!饱含了关切,饱含了思念,然而那总是一串凄婉的思绪,定是那晓风残月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月明人倚楼”在小楼上望着月儿长相思,那忠贞的思妇,那心中思悠悠恨悠悠绵绵的情总是和月光染成一片了。那月般美丽的人时时令人怀想,还有那“笛在月明楼”“秦娥梦断秦楼月”袅袅的笛音缭绕在薄纱般的月中,似乎是缕缕深情的思念,美好的姑娘心中都装了一些什么样的秘密?一曲《春江花月夜》多少绝美的月儿般的诗句,从月出到月落多么动人的故事,柔情缱绻地道出了“何处相思明月楼”这样的江月和着青枫浦上恋人们幽幽的悉怨,和着那洒满相思的淡淡的月光,汇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春江花月夜”不觉令人怀想那妇人美的容颜,不觉怀想那情郎的才气,怀想才郎心中无尽的相思。“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穿帘而来的月又丝丝缕缕地激起相思。是清幽的月的缘故吧,那梦是多么的甜蜜,如春风拂过心田,给人以美的感受。“云破月来花弄影”这月光乍露穿云而来照在稀疏的花上,花园内是否有位古代的美女在等待情郎,而或是情郎在焦心地盼望中月惊花动,疑是情人到来的欢欣……“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多少精美的镶着月字的诗句呀,是月给人们的情思增加了浪漫还是人们的情思赋予月以诗意。那月光如水,总是柔柔地荡漾着相思,高楼下花园内,杨柳岸,窗前帘外,凡洒下月光的地方,总有人们的相思,这月,还有它清幽的光,定然是赠给有情人最美的礼物。

篇3:中秋咏月诗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夜空,它亘古长存,普照四方;它时盈时亏,蕴含着神秘、显示着变化;它清澈宁静,又冷寂孤单。月亮本身作为自然物所具有的这些多样性素质,引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从不同角度的想象与联想,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往常新的典型意象。

首先,盈而复缺、年年垂照的明月往往引起人们跨越时空的思古幽情,人事更迭的沧桑之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咏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体现了对宇宙与人生奥秘的深沉思考。王昌龄《出塞》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云:“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圆圆明月在这里更是联结古今的纽带、驰骋想象的触媒。

明月高悬云天,孤立无援、寂寞清冷,又往往使人把它作为离情别绪的寄托,用它来排遣、抒发孤寂的情怀。早在汉末《古诗十九首》中,就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唱出了哀伤的调子。李白《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未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写女人的闺愁;宋柳永《雨霖铃》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男人的伤感;都堪称千古绝唱。而邀月抒怀,借热闹欢乐的幻影反衬个人的萧索孤寂最为生动传神的,则莫过于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清人蘅塘退士孙洙编《唐诗三百首》旁批曰:“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愈独。”精辟指出了李白以闹景写孤情的高超艺术技巧。

月行中天,四海共睹,“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因此它又特别能牵动痴男怨女的愁肠,勾起人们对故乡的感怀,对亲人的思念。李白就写过许多借咏月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诗歌。如著名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他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旧别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则表达了在那个年代惨遭离散之苦的普通人民的共同心声。但咏月感怀诗也并非总是一味地凄凉悲苦,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其弘大的气魄,唱出了望月诗中的阳刚之音;而李白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更以无比恢宏的气势,雄跨咏月诗中意境博大之首。

月本无情,古人诗词中出现的有情有恨有愁有怨的月亮形象,是诗人主观情感移情到自然外物的结果。透过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我们可以分明感受到古代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心理,寻绎到几千年中国文学一脉相承的民族情结。

猜你喜欢:

1.有关天空的抒情散文

2.中秋情思的散文

3.关于赏月的散文

4.2016优秀的抒情散文

5.关于写月的散文随笔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