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武汉中考作文题:贴近时代脉搏,考察思维深度

人气:289 ℃/2024-03-03 05:12:20
【导读】 点评武汉中考作文题:贴近时代脉搏,考察思维深度,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长江网7月20日讯7月20日中午,武汉中考作文题出炉: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这道作文题出乎你的意料吗?怎样写才能拿高分?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第一时间邀请了初中语文名师,对这一作文题作出点评。2020武...

长江网7月20日讯7月20日中午,武汉中考作文题出炉: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这道作文题出乎你的意料吗?怎样写才能拿高分?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第一时间邀请了初中语文名师,对这一作文题作出点评。

2020武汉中考作文题:

7岁的小睿在小区骑车时撞倒了一个3岁的小朋友,既没有道歉,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妈妈了解情况后认为:小睿应该正视错误,承担过失;父母也应该担起责任,加强教育。于是他们写了一份特殊的“寻人启事”寻找被撞的孩子及其家长。启事上,妈妈写下了一段文字表达歉意,表示愿意支付检查和治疗的全部费用;小睿也亲手写下了道歉的话。小睿刚上小学,有些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妈妈也没有代笔。

担当,无论年龄;担当,不分身份。事无巨细都显担当,大事难事更须担当。

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点评

李娜,钢城八中教科室主任、语文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青山区名师。

2020年武汉市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依然延续其一贯的风格——材料作文。

从考查内容来看,本次作文题命题内容既贴合时代的需要,同时又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让学生们树立担负时代使命的意识,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从立意角度看,本题题意明确,“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但对它的进一步理解,需要建立在对第一段材料的深入分析上。因此学生必须针对材料的整体立意进行思考,材料内容与提示语双扣。材料中孩子犯了错误后,承担了自己的过失并亲手写下了道歉信;父母承担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并写“寻人启事”寻找被撞的孩子及其家长,表达歉意的同时愿意支付全部的医疗费用。从材料分析来看,各年龄、各行业的人都应基于自己的身份、职业勇于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才能有所为;一个大国在国际责任上更应勇于担当。结合这次疫情,可供学生选择的素材非常丰富,都应有话可说。不过,在“勇于担当”与“有所作为”间应阐述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因果逻辑联系,中间通过“为什么这样做”或“怎样做”来搭建“桥墩”,这样分析将更充分完善。

在文体选择上,给予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议论文、记叙文均可选择。

多年来,武汉市中考作文一直致力于培养初中生更为全面的理性思维,尤其是培养其辩证思维,提升学生多层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能多读书,更要把书读“活”,在积淀人文素养的同时,还能具备灵活运用素材的能力。

思维深度情感表达“双查”:没有惊讶,只有惊喜。

刘虹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语文教研组长,江岸区学科带头人。

武汉市今年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依然是材料作文,由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构成作文的整体语意表达 。在这件事情中,小睿家长的做法,可以帮助具体理解什么是“勇于担当”,自然就引出了本次作文的立意: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

作文的关键词是“勇于担当”, 就是勇于承担并且愿意负责任。勇于担当表现为,正视问题并加以改正,即使有困难,也要迎难而上去解决,一个具备这种品质和行为的人,才可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很显然,题意的重点在于表达, 做到勇于担当会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事业)产生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这个题目对于考生而言,没有惊讶,只有惊喜。因为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里都有这样的认知。一个生活事例更能让学生有情景感和认同感,他们的写作思维可以快速得到启发,写作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

作文考查学生思想感情的表达,也考查考生思想思维的深度。大家都认为好写的题目,更加如此。 勇于担当和有所作为之间的关联,就能体现思维的高下。

勇于担当无论年龄,不分身份,事无巨细和难易,都需要担当。勇于担当意味着有责任心,有承受力,有勇气和魄力。可以写面对个人成长中的问题,也可以写面对时代发展的思考和行动。小处的担当促进个人的成长,大处的担当可以心怀天下,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有很多思考的空间。在表达方式上可叙述可议论,灵活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

贴近时代脉搏,有温度有情怀

谭绍容,武汉市十一崇仁初中语文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硚口区名师。

2020中考作文题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怀很大气的作文题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熟悉的题目形式和贴近2020年武汉生活的话题,带给同学们满满的爱意和激励。

题目的形式是和元月考五月考一样的材料作文,材料的话题很大气,但材料的具体内容来自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没有设置任何审题的障碍,拿到作文题能很快明白题意,更重要的是,材料和提示语从不同的层次打开了同学们写作的思路。在写作的过程中,“担当”这一话题可大可小,既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责任,也可以是家国的情怀。在这个特别的2020年,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担当”这个话题显得格外有温度,有力量,有情怀。能够很快唤起学生的记忆,引起他们的共鸣,有话可说。

这份爱意和温暖还在于平实中见匠心。不仅“担当”这一话题可大可小,而且题意紧跟语文改革的大方向,有难点。“勇于担当”是一种个人品质,个人品质与有所作为间如何完成逻辑过渡直接将题目指向了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视野的开阔,积淀的丰富,思维的深度能让文章写得更出彩。作文题目依然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最高形态的”考查,这是对学生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让考试更公正公平。

二是作文题对孩子成长有美好关怀和引导。一个好的作文题就是引导孩子关注成长,思考成长,作文的材料和题意更是引导他们如何关注成长,如何更好地成长。“担当”一词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更是有分量。担当是责任,是使命,是勇气,是魄力。一次写作就是一次成长,在思考写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担当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内化到自己的成长中。有了担当,他们就拥有了对自己未来的更美好期待;有了担当,他们更拥有了对他人甚至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这是一种孩子们成长需要拥有的更美好的大情怀。

三是作文题贴近时代脉搏,有关怀社会时代的大情怀。题目的角度很小,是孩子们成长和生活中人人熟知的,并没有将抗疫抗洪这样的社会大事件及新闻热点事件在题目中呈现,但却与这些事件热点紧密相连。2020年,从抗疫到抗洪,从大英雄到平凡普通的人,我们的身边有无数有担当的感人故事。正是这份担当让我们在全世界展示了大国风范。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更需要我们继续将这份“担当”意识传承和发扬。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甚至关注整个人类,绝不仅仅是用“大语文观”去教语文学语文,更是让同学们拥有心系时代人类的大情怀。我想这是命题者的大情怀,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有的大情怀。来源:长江网

武汉历届中考作文题目

2019年

叶嘉莹说,写一首好诗,不是为了把漂亮的诗句照搬过来,而是为了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诗是这样,规划人生也是这样。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018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的人有伙伴,有德的家庭有芳邻,有德的国家有友邦。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他们一定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2017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条鱼,一直很想了解陆地上的事情,却因为只能在水中生活而无法实现。他与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后,便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讲述了他的见闻。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事物,鱼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了想象,但所想象的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牛是头上长角的鱼……

其实,人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对新事物的认知,离不开已有的经验,又常受制于已有的经验。所以,要想真正认知新事物,就必须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经验。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