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人气:314 ℃/2021-05-28 15:07:24
【导读】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心中那盏灯》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心中那盏灯》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心中那盏灯》优秀的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思...

《心中那盏灯》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心中那盏灯》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心中那盏灯》优秀的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并学习通过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写人的方法。

1、教学中交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2、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教学重点。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来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通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情,并学会回报亲情。

4、有意识地将书中的导学系统“泡泡图”及课后问题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进入文本

1、猜谜游戏导入。你周围有这样一个人。你小的时候喜欢把你高高举起,你长大些会陪你看电影、玩游戏,他的眼神慈爱又严厉,他的怀抱温暖又有力,他是谁呢?

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篇描写父爱的课文。

二忆一忆,走近文本

1、齐读课题。复习字词。

2、回忆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借鉴老师出示的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是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三品一品,感悟文本

1、默读课文5-1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用心体会,试着把想法、感受写在旁边。

2、学习第5自然段

1这一段写的就是父亲做冰灯的过程。请学生找到父亲做冰灯时的关键词。托着、打磨、擦擦、捂

2大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就起来做冰灯了。此时,父亲心里在想什么呢?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谈一谈。

3透过父亲做冰灯的动作,我们能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

4父亲长时间用双手打磨这块冰,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呢?

5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父亲开始做冰灯了,刚做一会手就冻红了,他却只捂一会儿手就又开始打磨了。来,你读。

好不容易,冰灯完成一半了,父亲的手早已冻得又麻又红,可他一想到儿子提着灯笼的快乐身影,就又开始打磨了。你再读。

终于,冰灯要做成了,父亲的手简直冻得失去了知觉,但为了满足儿子小小的心愿,他仍不肯休息。我们一起读。

3、父亲就这样忍受着寒冷,打磨着冰灯,透过父亲做冰灯的动作,我们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板书:父爱子

4、除了父亲的动作,在5——13段中,你还画了哪些让你感触深的句子?

5、学习第9自然段

1刚才我们学习的时候,抓住了人物动作的关键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用这种方法谈谈你对这段的体会。

2父亲那么爱儿子,不畏寒冷给儿子做冰灯,为什么还尴尬呢?

3其实文字的背后还隐藏着作者这样的生活经历。配图介绍:这就是本文的作者马德,他出生在河北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全靠种地为生,他小时候的生活非常的贫穷。

4指导读第9自然段。

6、谁还能再谈谈自己画得那些感触深的句子?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学习其它自然段内容。

7、父亲的爱就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我们透过文中对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感到了父亲对儿子那份浓浓的爱。

8、出示文中对话描写,师生合作读。

9、学习13自然段

1从儿子关切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文中不仅有父亲对儿子那份无私的爱,也有儿子对父亲的爱。板书:子爱父

2引读13自然段。看到这此情此景,只有8岁的马德流泪了,他为什么流泪呢?

3指名读,练习评价。

10、学习14自然段

1这样不易保存的灯,为什么是一盏最美的灯呢?

2这是一盏凝聚着父爱子、子爱父的浓浓父子深情板书:深情的灯,所以我说“那是一盏最美的灯”。正因为这样,这盏冰灯永远珍藏在了作者心中。

四说一说,升华文本

1、多年以后,作者仍然铭记着这盏灯,铭记着这份爱。也许就是在父爱的激励下,他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写下许多让人感动的文字,有《把自己亮在暗处》、有《住在爱的温暖里》等。这一本本散文集都是我们精神上的朋友。

2、父爱有时是一个拥抱,有时是一个微笑,有时是……把你眼中的父爱化作一首小诗珍藏起来吧。

3、父爱同样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最不需要回报的,因为父爱就是儿女心中那盏最美的灯!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情:

课件出示各种灯笼图片: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分别出现不同的灯笼图片

在过去的年代里,过春节的时候,农村的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就是夜晚打着灯笼在漆黑的小路上行走、玩耍。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关于灯笼的故事。

[现在的孩子的生活与课文的时代背景相差甚远,因此适当进行点拨铺垫,以拉进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课件出现课题:心中的那盏灯

指名2~3人读课题。

引导质疑:你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主动思考,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学生可能会问:

1.心中的那盏灯是什么?

2.为什么说心中的灯?

3.这盏灯什么样?

4.什么留在了心中?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认读生字。

2.检查认字情况。

1课件出示有关词语,反复、多种形式认读。

2课件出示生字:认读并指导书写略

重点指导“盏”、“巷”、“夸”

[重视书写指导,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默读课文,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4回答部分问题:心中的灯是什么?

三.整体感知课文。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建立起文字与心灵的沟通,为下面的品读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并提示相关词义,区分同音字。

2.出示生字卡片,巩固重要笔画或易错笔顺。

二.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使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语句?用曲线画出。

[抓住重点问题,全文阅读,尊重学生感受,从情感入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件出示学生说到的语句,进行感悟朗读:

1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重点引导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感受父亲的感觉:

○1“停”、“擦”、“捂”。说明一直摸着冰,冰在不同地融化,太冷了,擦掉冰水,用脖子的热度使手暖过来,以便能灵活打磨。

○2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爸爸这样做要干什么?继续打磨冰灯龙。

○3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前面的做灯笼的原因理解家境和爸爸的态度,感受爸爸的爱。

2父亲疾步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引导学生通过“疾步”、“连连”、“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感受爸爸当时的心情。

3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

此处以读代讲:评议“分明”、“真凉”该如何读。

[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中相关的语句来理解、感悟。在感悟、朗读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发现、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能力。]

3.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在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小组讨论。

3交流:理解:

为什么痛快?

想象:夸奖什么?

心理珍藏的是什么?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延伸:

你生活中有这样的感人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生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践活动:

1.分角色自愿组合朗读课文。

2.对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专题采访,请父母讲一讲对自己感人的爱的故事。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0个生字及相关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多层次的朗读中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情,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爱。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情,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爱。

教学过程:

一、 谈话设疑,导入课题

教师: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位平凡的父亲,一盏没过几天就化了的并不华丽贵重的灯,却带给了一个八岁孩子难得的幸福和快乐,而这盏灯也成了孩子心中永不熄灭的灯。这该是怎样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啊!同学们,想了解这个故事吗?

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交流,感知意境

1、学生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生字、词语认读。

享受 走街串巷 炕沿 扭头 夸

冰冻 勾画 木质 细碎 腊月

重点指导“炕”的字义。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在旁边打个问号。

组织学生交流。质疑预设:

1“尴尬”怎么理解?

2文中说“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里滚了出来”,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泪?

3为什么说父亲做的灯是一盏最美的灯?

教师抓重点梳理板书。

三、研读感悟,体会父子深情

一品读父亲的动作

师引导:课文主要讲了父亲为我做灯的事。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到描写父亲为我做灯的句子?

生说,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话,标出描写父亲为我做灯的动作的词语。细细品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住“托”“打磨”“擦”“捂”,体会父亲制作冰灯的精心和不容易。理解“一会儿”“一阵”表达的不同含义。指导学生朗读。

3、师:父亲在寒冬腊月,手托冰块,不停地打磨,这是为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1——4自然段理解。

4、师引读:为了满足孩子的一个小小的愿望,父亲不顾双手刺骨的凉,精心的打磨着冰灯。多么可亲可敬的父亲哪!让我们把父亲做灯的身影记在心中吧。指名读。

或许父亲起得很早,或许父亲一夜未睡,在这严寒之夜,只见父亲——生齐读。

二品读父亲的语言

师:父亲做灯的行为引发了父子间的对话,屏幕出示6——9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学生结合父亲的话想想:父亲深夜起来做灯,为什么还感到尴尬呢?

2、组织交流。师:是啊,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神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3、此刻,如果你就是这个孩子,听了父亲的这番话,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生说。

4、师:可是,父亲笑了笑,又拿过那块冰,洗碗似的打磨起来,只见父亲——引读屏幕出示: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5、师:父亲的手多凉啊!可是,当我撩起被子,想要父亲过来暖和暖和时,父亲是怎么做的?

生说,屏幕出示两段话:

①父亲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②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学生自读,比较两句话哪个更好,为什么?

指导朗读,体会父亲的爱。

三学习13自然段

屏幕出示13自然段

师:听了父亲的话,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豆大的泪珠滚落下来。同学们想想,我的泪水中包含了什么?

生说,师引导:感动、心疼、自责、愧疚,此时的我真是百感交集,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齐读这段话,品味这父子深情。

四学习14自然段,屏幕出示:但是,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1、同学们,为什么说父亲做的灯是一盏最美的灯?

组织学生交流。

2、师引导:

因为这盏冰做的灯是父亲用心打磨出的,所以我觉得——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因为这盏冰做的灯凝聚了父子间的浓浓真情,所以我觉得——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因为这盏冰做的灯不仅照亮了黑夜,还照亮了我的心,所以我觉得——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四、拓展升华,感悟父爱

1、多年以后,作者心中依然铭记着这盏灯、这份爱,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出示,师配乐朗读

对于您——我的父亲,我有太多的感激,那如山的父爱将是我此生都无以回报的。有太多的话、太多的爱我想对父亲倾诉,然而此刻我只想说:“父亲,您是我永远的骄傲!”

2、师:每个父亲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生活中,你的父亲关心疼爱你的事一定不少吧。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你有什么话想对父亲说吗?拿起笔,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学生写后交流。

师:此刻,我们正被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包围着。记得回家后,把你的心里话说给父亲听好吗?

最后,让我们共同对父亲道一声:屏幕出示,师生齐读

父亲,您好!

父爱,一盏最美的灯!

1.大学生演讲稿:寻找心中的那盏灯

2.《掌声》优秀的教学设计

3.白杨教案设计

4.

5.十二月歌教学设计

6.故都的秋优秀教案设计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