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总复习等差数列公式

人气:200 ℃/2022-02-05 13:48:44
【导读】 高三数学总复习等差数列公式,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等差数列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三数学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公式an=a1+n-1da1为首项,an为第n项的通项公式,d为公差前n项...

等差数列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数学等差数列公式

等差数列公式

等差数列公式an=a1+n-1d

a1为首项,an为第n项的通项公式,d为公差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

Sn=a1+ann/2

若m+n=p+q则:存在am+an=ap+aq

若m+n=2p则:am+an=2ap

以上n.m.p.q均为正整数

解析: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差

前n项的和Sn=首项×n+项数项数-1公差/2

公差d=an-a1÷n-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数列为奇数项时,前n项的和=中间项×项数

数列为偶数项,求首尾项相加,用它的和除以2

等差中项公式2an+1=an+an+2其中{an}是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公差×项数+首项-公差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那么该等差数列和表达式为:

S=a1+ann÷2

即首项+末项×项数÷2

前n项和公式

注意:n是正整数相当于n个等差中项之和

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实际就是梯形公式的妙用:

上底为:a1首项,下底为a1+n-1d,高为n。

即[a1+a1+n-1d]* n/2={a1n+nn-1d}/2。

推理过程

设首项为 , 末项为 , 项数为 , 公差为 , 前 项和为 , 则有:

当d≠0时,Sn是n的二次函数,n,Sn是二次函数 的图象上一群孤立的点。利用其几何意义可求前n项和Sn的最值。

注意:公式一二三事实上是等价的,在公式一中不必要求公差等于一。

求和推导

证明:由题意得:

Sn=a1+a2+a3+。。。+an①

Sn=an+an-1+an-2+。。。+a1②

①+②得:

2Sn=[a1+an]+[a2+an-1]+[a3+an-2]+...+[a1+an]当n为偶数时

Sn={[a1+an]+[a2+an-1]+[a3+an-2]+...+[a1+an]}/2

Sn=nA1+An/2 a1,an,可以用a1+n-1d这种形式表示可以发现括号里面的数都是一个定值,即A1+An

基本公式

公式Sn=a1+ann/2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n=na1+nn-1d/2; d为公差

Sn=An2+Bn; A=d/2,B=a1-d/2

和为 Sn

首项 a1

末项 an

公差d

项数n

表示方法

等差数列基本公式: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

和=首项+末项×项数÷2

差:首项+项数×项数-1×公差÷2

说明

末项:最后一位数

首项:第一位数

项数:一共有几位数

和:求一共数的总和

本段通项公式

首项=2×和÷项数-末项

末项=2×和÷项数-首项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a1+n-1d

项数=末项-首项/ 公差+1 :n=an-a1/d+1

公差= d=an-a1/n-1

如:1+3+5+7+……99 公差就是3-1

将a1推广到am,则为:

d=an-am/n-m

基本性质

若 m、n、p、q∈N

①若m+n=p+q,则am+an=ap+aq

②若m+n=2q,则am+an=2aq等差中项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