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如何保养

人气:313 ℃/2024-05-16 13:12:14
【导读】 汽车制动系统如何保养,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交通死亡事故中,有近1/3是因制动系统问题所引发的。因此汽车制动系统的保养尤为重要,那么应该如何进行保养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汽车制动系统保养小提示提示1:制动系统需保持...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交通死亡事故中,有近1/3是因制动系统问题所引发的。因此汽车制动系统的保养尤为重要,那么应该如何进行保养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汽车制动系统保养小提示

提示1:制动系统需保持干燥

现象:传递制动力的制动液有极强的吸水性,如果有水进入制动液,在制动过程中摩擦产生高温会使水汽化,气体在制动液中被压缩,这就会造成制动减效甚至失效。在雨季等空气湿度大的季节,有些制动液吸水较严重,在制动液油杯盖上就能看见水珠。另外,在车辆经过清洗或涉水后,制动系统也会变得潮湿,造成停车距离变长或车辆在停车时偏向一边。

支招:在制动器潮湿时,车主最好是到维修点进行吹干处理,一方面恢复制动系统制动功能,另一方面也将由雨水带入的泥沙吹走,减少它们对制动系统的破坏。如果条件不允许,车主可以在安全车速下,轻点制动,让制动蹄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摩擦生热,将水分蒸发,车主多踩几次,便可达到使之干燥的目的。不过,车主要记住,点制动的动作要轻,防止制动系统过热。

提示2:定期检查制动液高度

现象:若制动液液量不足会使空气进入,制动会变得不灵敏。因此,最好每月定期检查制动液液面高度,注意制动液液面是否出现明显下降,品质是否变差,如果是就应及时添加或更换。

支招:制动液的收纳罐为半透明树脂制,罐子如果脏污只需用布擦拭,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目视检查。制动液应达到收纳罐的基准线,若制动液比前一次检查大量减少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发生漏液。同时,手动挡车装有离合器,这也需要注意其液量,如果液量减少而进入空气,就不能有效制动。

提示3:每10000公里检查一次制动液

现象:制动蹄片和制动碟鼓是有使用寿命的,当它们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必须更换。一般在城市行车中,制动碟鼓的寿命大约是50000公里,制动蹄片的寿命在30000公里左右,但是具体情况还要看车主的操作情况。

支招:制动蹄片最好是每10000公里检查一次。制动液一般是每行驶50000公里就应更换一次,若长期在潮湿地区行驶,换油周期要适当缩短。

提示4:异常情况仔细查

现象:在车辆托底时很有可能会碰到制动液管;制动时汽车明显向左或向右跑偏;将制动踏板踩到底,但制动效果不明显,并且连续踩制动踏板效果也无改善。

支招:车辆托底后踩几脚制动,下车检查一下油管有没有变形或者漏油;汽车跑偏是前轮制动不同步所致,极易因制动抢左右而发生事故,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必须马上到修理厂进行制动调校;制动效果很弱有可能是因为制动系统内混有了气体,需要到专业的维修站修理;如出现踏板过软、行程过长等问题,也要注意到维修点进行检查。

另外,长途行车后,应该对制动系统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制动管路是否有磕碰、损伤和泄漏情况,因为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飞溅起的石子打到底盘的制动液管上,会导致制动液泄漏或制动失灵,如制动液管被磕扁后还会导致单个车轮制动失灵。

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

1.故障现象:踩刹车踏板,踏板不升高,无阻力;

判断原因:检查制动液是否缺失;制动分泵、管路及接头处是否漏油;总泵、分泵零部件是否损坏;

2.故障现象:刹车踏板踩到底,制动效果不好;连续刹车,效果无改善,且踏板逐渐升高;

判断原因:制动系统内混有气体;

3.故障现象:连续踩刹车,踏板回位升高,制动效果有改善;

判断原因: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

4.故障现象:连续踩刹车,踏板位置升高,并有下沉感;

判断原因:漏油;

5.故障现象:踏板位置很低;再踏,位置不能升高,感觉发硬;

判断原因:总泵堵塞;

6.故障现象:踏板高度正常,不软不下沉,但制动效果不好;

判断原因: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或有油污;

7.故障现象:制动跑偏;

判断原因:车向左偏斜,则为右车轮制动不灵,反之亦然;

8.故障现象:车行驶一段里程,制动鼓盘发热;

判断原因:检查制动总泵、制动分泵或管路;

9.故障现象:刹车踏板自由行程过小;

判断原因:需调整;

10.故障现象:制动液液面回升缓慢;

判断原因:拧松放气螺钉,观察制动蹄回位情况。若制动蹄回位,则应疏通油管;若制动蹄不回位,则应解体检查制动分泵。

看过的人还会看: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