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郑鼎传阅读答案

人气:186 ℃/2021-03-11 19:33:45
【导读】 元史郑鼎传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郑鼎是元朝时期官员,郑鼎执政有方,深得民心,后在讨伐叛军中审完。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元史郑鼎传》阅读材料郑鼎,泽州阳城人。幼孤,能自立,读书晓大义,不妄言笑。既长,勇力过人,尤善骑射...

郑鼎是元朝时期官员,郑鼎执政有方,深得民心,后在讨伐叛军中审完。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元史郑鼎传》阅读材料

郑鼎,泽州阳城人。幼孤,能自立,读书晓大义,不妄言笑。既长,勇力过人,尤善骑射。初为泽、辽千户。岁甲午,从塔海绀不征蜀,攻二里散关,屡立战功。未几,宋将余侍郎烧绝栈道,以兵围兴元,鼎率众修复之,破宋兵,解兴元之围。庚戌,从宪宗征大理国,自六盘山经临洮,抵雪山。山径盘屈,舍骑徒步,尝背负宪宗以行。敌据扼险要,鼎奋身力战,敌败北,帝壮之,赐马三匹。至金沙河,波涛汹涌,帝临水傍危石,立马观之。鼎谏曰:“此非圣躬所宜。”亲扶下马,帝嘉之。俄围大理,禽其主,大理平。师还命鼎居后道经吐蕃全军而归入朝帝问以时务鼎敷对详明帝嘉纳之赐名曰也可拔都从世祖南伐,攻大胜关,破之。继破台山寨,乘胜独进,前陷泥淖,遇伏兵突出葭苇间,鼎奋击,连杀三人,余众遁去。帝急召鼎还,使者以闻,帝曰:“为将当慎重,不可恃勇轻进。”遂分畀卫士三百人,以备不虞,且戒之曰:“自今非奉朕命,毋得轻与敌接。”秋九月,帝驻跸江浒,命诸将南渡,先达彼岸者,举烽火为应,鼎首夺南岸,众军毕渡。至元三年,迁平阳路总管。是岁大旱,鼎下车而雨。平阳地狭人众,常乏食,鼎乃导汾水,溉民田千余顷,开潞河鹏黄岭道,以来上党之粟。修学校,厉风俗,建横涧故桥以便行旅,民德之。十四年,改湖北道宣慰使,移镇鄂州。夏五月,蕲、黄二州叛,鼎将兵讨之,战于樊口,舟覆溺死,年六十有三。十七年,董文忠等奏:“郑也可拔都遇害,其叛人家属物产,宜悉与其子纳怀。”帝从之。赠中书右丞,谥忠毅。后加赠柱国,追封潞国公,谥忠肃。

节选自《元史·郑鼎传》

《元史郑鼎传》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还/命鼎居后/道经吐蕃/全军而归入/朝帝问以时务/鼎敷对详明/帝嘉纳之赐名/曰也可拔都/

B.师还/命鼎居后/道经吐蕃/全军而归入/朝帝问以时务/鼎敷对详明/帝嘉纳之/赐名曰也可拔都/

C.师还/命鼎居/后道经吐蕃/全军而归/入朝/帝问以时务/鼎敷对详明/帝嘉纳之赐名/曰也可拔都/

D.师还/命鼎居后/道经吐蕃/全军而归/入朝/帝问以时务/鼎敷对详明/帝嘉纳之/赐名曰也可拔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午指干支纪年中的甲午年,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B.栈道又称栈阁之道,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专指古代行军作战时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

C.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通常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代国家边境通常建造有烽火台。

D.路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下分设路、府、州、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鼎为将勇猛,屡获胜利。他曾遭遇伏兵,奋力迎击,连杀三人;南渡时率先夺取南岸,众军全部渡江;征蜀、兴元之战、征大理国等战役中都获胜利。

B.郑鼎忠心耿耿,得帝嘉奖。他曾在盘旋曲折的山路上背负宪宗前进;在金沙河,宪宗站在危石上观察情势,他进谏说皇帝不应该这样做,得到宪宗的嘉奖。

C.郑鼎执政有方,深得民心。针对平阳地少人多,百姓常吃不饱的现实,他采取了有效措施;还修复学校,振兴风俗,修桥方便人们出行,百姓感戴他的恩德。

D.郑鼎为国捐躯,享受衰荣。至元十四年五月,郑鼎在讨伐反元叛军时溺水而亡;后朝廷赠封中书右臣和褒扬的谥号,后又追赠官爵、谥号。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敌据扼险要,鼎奋身力战,敌败北,帝壮之,赐马三匹。

2至元三年,迁平阳路总管。是岁大旱,鼎下车而雨。

《元史郑鼎传》阅读答案

10.D

11.B

12.B

13.1敌人据守险要之地,郑鼎奋力作战,敌人战败逃走,宪宗认为郑鼎很勇猛,赐予他三匹马。

2至元三年,升任平阳路总管。当年大旱,郑鼎到任即下雨。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