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时政点评

人气:139 ℃/2024-03-07 02:20:07
【导读】 公务员考试申论时政点评,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公务员考试把政府和广大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申论试卷的内容,因此需要考生重视平时关注社会热点,在考试中才能做到心中有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供考生参考阅读。:公安执法,以专业化促规范化日前召开的中央全...

公务员考试把政府和广大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申论试卷的内容,因此需要考生重视平时关注社会热点,在考试中才能做到心中有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供考生参考阅读。

:公安执法,以专业化促规范化

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强调着眼于完善公安执法权力运行机制,保障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高。随后公安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会议精神,并审议通过了《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三版》等有关改革文件。不难预见,未来公安机关执法将更加规范,执法过程“可见度”将进一步提高。

就改革而言,公安执法规范化议题被提上中央深改组会议,足见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从长远看,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回应现实中出现的警察执法负面舆情,也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公安执法面临的挑战;在更宏观的层面上,这是为了适应全面依法治国对公安执法的新要求,确保公安机关依法有效履行职能使命,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中矛盾的增多,公共安全治理压力剧增,公安机关越来越面临着执法上的诸多挑战。一方面,现实中一旦曝光警察暴力执法、封闭执法,舆论就会质疑和批评警察权被滥用;另一方面,当公众的人身安全陷入困境、公共秩序出现混乱,舆论又会指责警察失职渎职。这种看似“两难”的舆情,让公安执法面临权威性与有效性的双重挑战,也深刻影响到公安机关内部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

舆情的集中爆发固然有不少情绪宣泄的非理性成分,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执法制度的契机。究竟如何确保公安执法的正当性、合法性,同时又能提高公安执法的有效性?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无疑是基本路径,中央的《意见》也从各个方面对此作出了系统设计。加强执法管理、规范行为标准、力推过程公开、强化实战演练,都不失为促进执法规范化的良好措施;而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执法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目前,我国公安执法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立法赋予的多样化执法职能与警察的素质能力之间的矛盾。立法确立的是一种“大警察部门”,其职权范围包括公共治安、户政管理、刑事侦查、安全警戒等,不同类别的职权差异性较大,对执法者提出了不同的专业要求。但现实中,公安执法组织没有完全按照职权进行科学分类,警察执法专业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复杂社会治理的需要。例如基层派出所,几乎承担上述所有的一线执法职能,而在基层警察队伍建设上,却往往缺乏完善的分类管理和专业训练。

以广受关注的警察涉枪案为例。从一系列个案看,在警察配枪、用枪上虽然不乏明文规定;但从专业化角度分析,还没有完全纳入分类管理和训练当中。尤其是在什么情况下配枪、什么情况下拔枪、什么情况下鸣枪示警、什么情况下射击非要害部位、什么情况下当场击毙,需要在平时大量的实战演练中去培训执法者对危机情势的准确判断,以娴熟的经验做出合法正当有效的选择。现实中诸多看似不同的警察执法问题,都离不开执法专业化能力的增强。换句话说,倘若内功练不好,再多的外在约束和监督可能也效果有限。

因此,适应社会管理专业化、精细化要求,公安执法应当在确立基本的准入条件基础上,按照所承担的不同职能对警察进行科学分类,设计不同的专业标准和培训管理制度。这种分类管理的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公安执法规范化、法治化的基础,也是提高公安执法公信力、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前提。

:网络排行,为何惹人提防

祸莫大于无信,不专注于增强自身实力、提升内在品质,而是热衷于花钱买名气、烧钱刷口碑,无异于本末倒置,迟早会得不偿失

浏览电商平台,畅销热榜“虚实结合”,产品评分真假莫辨;打开搜索引擎,网站次序以价排名,推广信息满屏飞舞……处身互联互通的信息社会,网络为人们获取资讯、理性决策提供了强大工具,但林林总总的排行乱象,也埋藏着形形色色的陷阱。

排名、排行古已有之,之所以“于今为盛”,一大因素是搭上了网络传播的快车。如今打开微信,不仅各类榜单令人眼花缭乱,来自微友的投票、拉票也让人叫苦不迭。另一方面,社会分工越细密,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就越普遍。纷繁多样的排行榜映照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可以呈现不同地域、领域的竞争现状,能够方便人们快速了解具体情况,也有利于入榜者准确认知自我。但前提是,排行本身应当公正、客观。

现实中,不少排行常与利益紧密勾连。譬如高考临近,版本迥异的“大学排行榜”便会四处流传,而背后则是有的高校全凭交费上榜。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也曾曝光一些电商平台成为“******”重灾区,让观众见识了黑箱操作的“标准工序”。生活中那些有形或无形的排行,往往散发着铜臭气息,既干扰公众视线、误导消费选择,又妨害公平竞争、损害他人权益,危害不容小觑。难怪有网友感慨,“排行排行,小心提防”。

前不久,一位大学生的求医经历引发热议,舆论直指医疗类商业推广带来的弊端。实际上,不少排行都具有社会性、公共性,能否做到权威、客观,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出发,就不能仅靠呼吁广大网民、消费者练就“火眼金睛”,增强辨别力。正如有专家所言,网络排行榜背后,是一些机构或个人将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尽快明晰制度准则,规范商业排名活动,廓清其基础业务与增值服务之间的边界。

从网络内容的视角来看,排名信息影响着网络生态,也离不开有效的治理予以规制。种种乱象潜滋暗长、难以根绝,固然受利益驱动,但更重要的是,违规者很少为之付出应有代价。因此,必须强化监管,让不守规则者受到惩罚。与此同时,注重分层施策,让市场机制、社会监督、政府管理、法治约束协同运转,以抵达“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治理境界。惟其如此,网络排行乱象才会得到规范。

古人说得好,“人之所助者,信也”。数据造假、竞价排名、恶意******等行为,现象上看生产了虚假信息、给“传播流”注入杂质,实质上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为自己打上了不诚信乃至欺诈的标签。祸莫大于无信,不专注于增强自身实力、提升内在品质,而是热衷于花钱买名气、烧钱刷口碑,无异于本末倒置,迟早会得不偿失。无论对于机构还是个人,少一些“排名心结”、多一些“质量意识”,才是高明之举。

虚伪的真诚,比谎言更可怕。随着治理力度加大、平台监管趋严,加上公众甄别能力、警惕意识不断提升,可以预见的是,一些网络排行榜的包装必将更为精细,欺骗性会更强。网络空间的规则与秩序,需要每一位参与者共同构筑。如果任由少数人把这潭水搅浑,最终所有人都将是输家。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