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初一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人气:461 ℃/2023-11-24 08:54:20
【导读】 数学初一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存的技能。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一数学学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知识点一 整式的相关概念代数式中的一种有理式:不含除法运算或分数,以及虽有...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存的技能。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一数学学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点一 整式的相关概念

代数式中的一种有理式:不含除法运算或分数,以及虽有除法运算及分数,但除式或分母中不含变数者,则称为整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有除法运算的,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1.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如5n,单个的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数字因数,系数是它本身,次数是0。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非零常数的次数为0。

2.多项式

1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在做多项式的排列的题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

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还是升幂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3/a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知识点二 整式的加减运算

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不能合并的项单独作为一项,不可遗漏

3.整式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注: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4.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 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本式中2为平方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本式中2为平方

学好数学的五大秘诀

1.手勤快运算才能越来越熟练

人们都知道,熟能生巧。像数学中的代数题目,变化多端,所以要多做变形题目,多项式展开分解比较麻烦,要做到耐心,分式通分;几何题目要多画图,画规范。许多学生立体几何学不好,就是因为画不好图,所以学数学要准备充足的草稿纸,随时开始绘图,在不断的动手画图中,能把图形画的有立体感,空间想象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2.爱思考脑子越转越快

学数学是建立一种思维模式。有很多学生上了高中以后,会感到很多数学题目都有它的解答技巧性。并且很多学生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感觉上课听老师讲的知识和题目抖动都会,接受起来没有问题,为什么到自己做题目的时候却又做不出来呢?“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上课讲的题目是老师做的,不是你自己思考研究出来的。方法只有一种,解题思路却有很多,你需要在题目条件中寻找线索,利用知识、公理、定理方法,找到解题方法技巧,最后找出答案答案。听课不只是听这个题目怎么做,更要深度思考解题思路是如何得到的,是看到什么条件想到了什么线索从而找到解题的路径。

3.写过程良好学习习惯

很多题目的答案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个时候解题思路就很重要。在草稿纸上把字和式子写整齐,在下面写上已知条件,和未知所求物理量,从已知条件一步一步推导。高中阶段的大题,解题过程一般都比较长,需要学生认真仔细。科学认真的使用草稿纸的,是很重要的,如果把演草纸写得很乱,出现错误不容易检查,还容易找错步骤,很容易将符号或者角度看错和抄错,导致最后结果出错后不易察觉,成绩不理想也是肯定的

4.心态好临场从容不迫相信有不少学生,平时作业、课后练习都做得相当出色,到考试,成绩就不如人意了。通过了解其中大多数学生在考试时总会紧张,考前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考不好怎么办,由于心理的紧张,不平静,导致出现低级错误,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曾经有孩子;数学班上前五名,高考大题都做对了,可前面的选择、填空错得让人难以想象。考试其实也是一种竞技比赛,如果把简单的题目答题错,就需要做对一道别人做不出的难题才能追平,反超基本不可能了。

5.好钻研数学带进生活社会上很多人都在诟病小学这类题目“水池注水注满需要3小时,满池子水放完需要6小时,那么一边注水一边放水需要多少小时注满”,说什么一边排一边进没有意义。我并不赞对孩子而言,这类题目无疑是在培养他们得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把毫无关联的数学问题带入了生活,会使孩子更容易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影子。学习和生活分不开,做一个有意思的人,更能发现数学的乐趣,兴趣则是提高成绩最好的“催化剂”。

3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