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复习计划

人气:183 ℃/2024-02-13 23:02:17
【导读】 班级复习计划,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六年级的学生们即将结束小学学习,准备迎接毕业考试,那么如何制定复习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篇一五月中旬结束课程,五月二十号开始总复习。第12周 5月20日---5月24日复...

六年级的学生们即将结束小学学习,准备迎接毕业考试,那么如何制定复习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五月中旬结束课程,五月二十号开始总复习。

第12周 5月20日---5月24日

复习内容:一、数和数的运算

知识要点:1、数的意义5月20日

①注意小数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在写法上与整数相同。

②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③明确数位和位数的区别。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位数是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

④强调几位小数的判断与几位自然数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如:3.82看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5月20日

①在数的读法、写法训练时,要着重突出自然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3、数的改写:5月20日

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混淆:

a如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b 如要求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就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4 、数的大小比较5月20日

1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着重训练,学生能把几种不同的数化成相同的数再进行比较的能力。

5 数的整除5月21日

1 借助书中P86概念之间的联系网络图,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

2 重点区分好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三个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

6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5月22日

借助教材P87 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内在联系然后得以应用。

7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5月23日

1 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复习好如何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3增加一些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关系,求 未知数X的练习题

8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5月23日

1 运用实例,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让学生体会到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2 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些定律可以扩展或逆反运用,减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质可以用来简算。

9、 四则混合运算5月24日

1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立足于正确计算,得到正确计算结果。

2对于一般学生重点训练审题能力,能够确定题目中是否隐含着有关定律的因素。

3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重点训练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地选用比较简单方法的能力。特别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二.代数初步知识 第13周 5月27~5月31日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5月27日

1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有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建立起字母不单纯地表示某个数,他表示的是一种特定的量的意识。

3能够熟练地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5月28日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a 、如:x-6=20 36÷x=6 5x=25等方程 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

b、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去解,

如:2x+9=35 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 6x,等会有未知数的x项看作一个数,待求出它们的值之后,.再按四则计算当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c、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 改变形式,然后再解,

如:4x-3.5 ×4=10

3/5 ×3.5-x=1.4 要先求出 3.5 ×4, 3/5× 3.5的积,使方程分别变形为:4x-14=10 2.1-x=1.4 再解。

d、选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如:2/3 x+1/2x=42, x-0.8x-6=32等,先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为2/3+1/2x=42,1-0.8x-6=32,然后计算括号内的运算,使方程变形为:11/6x=42, 0.2x-6=32,最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5月29日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3引导学生建立比与分数自觉转化的意识。如:甲、乙两数的比是5:4,由此可知,乙数与甲数的比是4:5,乙数相当甲数的 4/5,甲数则是乙数的1.25倍,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 5/9 ,乙数则是这两个数和的 4/9等等。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5月29日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5月30日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在学习比例尺中,要突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个关系式,比例尺与一般度量长度的尺不同,它是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

4训练学生会看图上附有的注有数量的线段的比例尺,以及后项是1的比例尺。感受到比例尺的前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后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长度放大的现象。

5注意比和比例的区别,它们都是表示关系的,比是表示比的前项和后项间相除的关系的,所以它只有两项;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关系的,所以它有四项:

6、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月13日

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比、比例、 正反比例间的 联系与区别。

2能根据y/x=k一定和xy=k一定的关系式,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三 应用题 第14周 6月3日~6月7日

知识要点:

1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6月3日

1在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应着重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位置,进行改编应用题地训练。

2、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6月3日

1 使学生能够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 数量关系,熟练地选择计算方法解答简单应用题。

2 复习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允许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3 、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6月4日

1 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正确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2不仅要重现应用题数量关系地训练,也要重现帮助学生建立检验的意识,掌握应用题验算的方法。

4、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6月4日

1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等量关系式,并依关系式列出方程

2重点训练是抓住题中最重要的等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式

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答有很大区别。注意习惯上用算术法的逆向思维。加强引导,以防学生思维定势。

5、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6月5日

1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着重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一是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是弄清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使学生弄清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6、用正反比例的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6月6日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着力训练学生准确观察题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没有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根据性质列出比例式的能力。

7、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6月7日

1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四、量与计量 第15周 6月10日-----6月14日

知识要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公制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面积、地积单位;掌握面积,地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复习面积、地积单位间的进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而不是10的道理。

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 常用的重量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掌握常用的公制的重量单位,掌握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5 、常用的容积单位与相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6月11日

1升、毫米虽然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有联系,但绝不是说容积就是体积,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2区别好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树立正确使用相关计量单位的意识。

6、 常用的地积单位6月11日

掌握地积单位间的进率

7、常用的时间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1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2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强对进率的记忆。

8、名数的改写6月10日

1着重化聚方法的复习,特别是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的化聚的方法。

2提高学生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能力。

五、几何初步知识第16周 6月17-----6月21日

知识要点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6、17

1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6、17

1加深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掌握角的分类,并能运用工具画出所要求的各类角。

2教学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纠正学生把直线看作是平角或周角的误识。要从角的意义出发,看待平角或周角。

3、认识垂直与平行6、17

1能使用工具比较熟练地画出与一条直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垂线和平行线。

2学生能够正确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4、三角形的认识。6、18

1掌握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

2能够正确地找出与某一个底相对应的高重点

5、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征。6、18

1认识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特征。

2要注意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复习。

6、认识对称图形。

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6、18

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6、19

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下一页更多精彩“”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