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女子服饰特点介绍

人气:258 ℃/2021-12-23 22:22:39
【导读】 晋朝女子服饰特点介绍,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晋朝是一个不堪的朝代,也是一个流传下来的文化相对较少的朝代。从目前所知的东西来研究,今人依旧可以管中窥豹,看出晋朝服饰到底有何特点。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欢。晋朝女子服饰特点中衣,此衣式仅...

晋朝是一个不堪的朝代,也是一个流传下来的文化相对较少的朝代。从目前所知的东西来研究,今人依旧可以管中窥豹,看出晋朝服饰到底有何特点。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欢。

晋朝女子服饰特点

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或许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这一时代也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绔、裤互称。由于南方的湿热气候,高齿木屐开始流行。袿衣杂裾是魏晋女服中的礼服。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袿衣即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人们将尖角家常,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服装看起来一场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

西晋女子服饰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西晋女子服饰多穿履、靴等,有皮履、丝履、麻履、锦履等。凡娶妇之家先下丝鞋为礼。鞋子的形式有风头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台履;梁有分梢履、立风履、笏头履、五色云霞履;陈有玉华飞头履;西晋又有鸠头履。

西晋女子的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另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在西晋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

晋代人口流动情况

西晋统一全国后人口但仍未恢复到东汉水平,八王之乱及五胡乱华更使人口数急剧锐减。五胡乱华期间发生多次大屠杀,例如刘聪、刘曜、石勒及石虎在华北的屠杀。战乱带来的瘟疫及饥荒,也造成人民大量死亡,甚至发生“人相食,饥死者十五六”的惨事。除战乱因素外,两晋人口数也因为种种因素被隐瞒。政府赋税繁重,使得百姓依附在大族或寺庙下逃避课税;当时军人及部曲、僧人、道士及奴婢是属于别籍而不入户;此外,因为战乱使大量人口外移或是迁入后隐瞒户籍。

由于北方战乱不堪,大量人民逃至南方,形成一股人口大流动。滞留华北的汉人则依靠40余个坞堡自卫。当时主要流亡潮有六次,296年晋惠帝时期关中发生齐万年之乱,数万人民由关中经过汉中,抵达蜀地,之后协助李特、李雄立国。另一股经汉水、宛至淮河,后为石勒吸收。巴蜀后,人民逃至荆湘地区,因受土豪欺压而叛乱,最后为王敦、陶侃平定。并州饥民向冀豫地区乞食,后由田甄率领,称为“乞活贼”。凉州少受战乱,众多人民前往避难。由于保留大量汉人文物制度,形成“河西文化”。华北时,众多人民逃往辽东,由慕容皝设侨郡收留。后来这些侨民协助慕容皝建立前燕。

最后也是最大的一股是在永嘉之乱后由中原流向江南,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于东晋时期共有五次,分别为司马睿移镇江东时期;祖逖、祖约北伐失败南撤时期;后赵灭亡,桓温北伐时期;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时期及刘裕北伐失败时期。南迁侨姓世族成为东晋朝廷与南朝的支柱。侨民渡江后主要分布在荆扬梁益四州,有些深入闽广之地。侨民主要先安置在侨州郡县,入白籍,可以减免赋役。由于侨州郡县迁徙不定、侨民与当地人民混杂,户籍难于管理,影响了政府赋税收入。所以安定后实施“土断”,将侨民就地入户黄籍以裕财实兵,并使官吏丧失免税特权。在东晋时共实施四次。当时人民为重要资产,战争时不论是侵略者或是被侵略者,往往强迫人民迁移,以防资敌,尤其在华北或江淮地区常常发生。

晋朝灭亡的原因

晋朝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大一统王朝,但好景不长,建国后战乱又很快席卷而来。在动荡不堪的环境下,晋朝逐渐分裂并走向灭亡,究其灭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晋武帝帮助晋朝权富王凯与石崇斗富的经过便是最鲜明生动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晋武帝在最重要的立储之事上听信谗言,犯下致命的错误,立痴傻的司马衷为太子,由此埋下了西晋此后历代君主或昏庸无能或浮华奢侈的祸端。由是观之,作为西晋的“第一任领导人”,晋武帝司马炎不仅没有以身作则,反而开不正之风之先河,而且在几次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决策中屡屡犯错,他的表现可能就已经注定了西晋短命而亡的悲剧命运。“武皇既崩,山陵未干而难变继起”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

2上梁不正下梁歪,由晋武帝开创的奢华******之风并没有随着武帝的离世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而沿用了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更是起了对波助澜的作用。“初,曹魏群臣以吏部不能审复天下之士,故令郡国各置中正,州置大中正,皆取本土之人任朝廷官,德充才盛者为之,使铨次等级为九品,有言行修著则升之,道义亏缺则降之,吏部凭之以补授百官。行之浸久,中正或非其人,奸蔽日滋。尚书仆射刘毅上书曰‘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公无考校之负,私无告诉之忌,用心百态,营求万端,廉让之风灭,争诉之俗成,臣窃为圣朝耻之!’”

3曹魏时期,统治者为了取得士卒的拥护而实行九品中正法,由政府专职官员负责考察推荐地方人才,承认士族的做官特权,反对宦官与外戚干政,由此结束了两汉以来的宦官、外戚、士族三种势力争权斗势的局面,士族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到了西晋,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利益的特点让出身于士族之家的司马炎不愿放弃,即使他知道九品中正有着很深的弊端。说实话,九品中正选拔、考察、铨叙官员的办法未必不好,只要坚持公正公平的标准,确保严格的保障办法,就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然而,在******之风浸润已久的西晋帝国,即使原来尽善尽美的办法尚会蜕化变质,更何况本意弊端百出的九品中正法。于是,九品中正制在乌烟瘴气的西晋王朝里渐渐地变味变质,成为了世家大族垄断权力的工具,形成了等级性的士族门阀制度。西晋王朝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奇特现象。担任大中正,小中正的官员一不受朝廷监察、考校,二不理会原定的取舍原则,任意行事,他们不是根据对象的德行,才干以及所适合从事的工作确定品级,而是看重门第忽视才德。朝野上下由此成为了是非颠倒之地:有权者无能,能者却没有多少权力,国家权力的运转行使缓慢低效。“谈者以虚荡为辩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可以说,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和逐渐发展过程中的“变质”使西晋的统治根基在人才方面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动摇。

4中央的官制本已破败不堪,而地方上所采用的不合时宜的分封制更是起到了火上焦油的作用。西晋建立之初,晋武帝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实行了分封制,大肆分封同姓王。“汝南王亮,武帝时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楚王玮,太康末,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赵王伦,元康初迁征西,开府仪同三司,镇关中;齐王冏,是镇东大,开府仪同三司,镇许昌;成都王颖;惠帝时为镇北大,镇邺;河间王颙,为平西,镇关中”。

5然而,分封制的设立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地方势力的膨胀。诸侯王手握一方军政大权,坐镇四方,表面上拱卫了皇权,实际里却因为西晋王朝对地方监管法度制度的缺失和王权内部的重重矛盾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威胁,这也是后来“八王之乱”的根源。八王之乱的出现,就像是催化剂,让本就已遥遥欲坠的西晋王朝不堪重负,轰然倒塌,社会矛盾顿时激化。当西晋明白分封制埋下的恶果之时,却早已到了日薄西山之时,早已无力回天。

6其实,西晋王朝的过早倾覆,也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早在汉朝起,北方的少数民族就通过不断地侵扰劫掠和向内地迁徙不断地发展壮大,盘踞中原各地。西晋之时,居于北方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不不足,便努力通过对外入侵和迁徙来谋求生存和发展。许多地方已然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口超过了汉族,甚至出现了“关中八百万之余,率其少多,狄戎居半”的现象西晋的统治因此受到严峻的冲击。八王之乱爆发后,许多诸侯王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不惜“引狼入室”,雇佣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军队。少数民族的入侵不仅带来了蛮夷之风,更由于其对汉人的大肆劫掠和屠杀,造成了中国社会长期的分裂混乱割据的局面,也就是后人所谓的“五胡乱华”。

纵观西晋兴亡的过程,不难发现,西晋从诞生到覆灭,犹如上山和下山。究其原因,不外乎统治群体的昏庸失策、选官制度的变质失效、地方制度的无力失衡和外敌的侵扰劫掠。我们发现,西晋王朝建立以后,并没有如一般新建王朝一样努力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反而把“民水君舟”的道理抛之脑后,极力推崇奢华******,贪图享乐,忽视民生,不觉中动摇了西晋本就不稳固的统治基础。由是观之,一个王朝要想保证其统治地位的延续,必须要做到建立有效明智的集体决策团队,对内杜绝贪污******,严惩奢华不正之风,建立完善的官僚取士体制和地方检察制度,努力发展和保障民生,对外发展军事,发展积极外交、独立外交,这是无数王朝用鲜血换来的教训。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