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魅力初中思想品德

人气:262 ℃/2023-10-02 08:22:09
【导读】 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魅力初中思想品德,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摘 要 目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多媒体;思想品德;课堂环境目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

摘 要 目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多媒体;思想品德;课堂环境

目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将书本死板教条式的教学内容通过能触动学生内心世界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情感和理智的碰撞中掌握书本的知识;它能运用图文俱佳、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动态化、形象化、趣味化兼备的多种手段和途径,极大地拓宽师生互动的空间和学生的视野。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运用多媒体,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迫切需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是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中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确立,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关系到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旧十分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应用。如: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完成一堂课;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目标单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枯燥乏味;等等。这些应试教育时代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妨碍其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更是与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中学政治教师的重要课题。

2 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课堂前的某一情境上。因此,要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而这时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图形、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3 用多媒体诠释重点和难点,加深理解,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每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真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仅靠泛泛的说教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而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手段,就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并基于学科的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将抽象的科学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有趣,并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讲“孝敬父母”这一重点时,针对现在的初中生多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在家里注重的是向父母索取,而很少考虑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很少想到应给予父母关心和体贴的状况,改变传统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多媒体打出彩色连环画《我生病了》的画面,主要内容是:一天深夜,“我”发高烧,爸爸不在家,妈妈急得团团转,只好背起“我”往医院跑……由一名学生朗读连环画上的文字,其余学生看图文并茂的大屏幕,并同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当学生朗读到第四幅图时,画面上出现满头大汗的妈妈背着生病的儿子往医院跑,儿子含泪趴在妈妈的背上,轻轻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录音机恰巧也播放到这一句,刹那间,气氛达到高潮――不仅朗读的学生声音哽咽,而且其他许多学生眼里也噙满泪水……“此时无声胜有声”,对父母的恩情,还用教师站在讲台上进行枯燥的说教吗?

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许多学生流下感动的泪水。教师趁此机会进行启发,引导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们纷纷坦陈自己以前的错误做法,讨论以后应怎样孝敬父母,并在班内相互交流……这不仅实现本节课的德育目标,也从行为上指导了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思想品德课“知行统一”的目的,从而真正发挥了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4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要适量

多媒体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仍然是主导。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呈现信息量的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如果学生在这种快速的教学中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或信息呈现的速度无法完整地做笔记,则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如果传输知识的时间短于学生对其感知的时间,则是节奏过快,会造成学生感知的不充分,理解就不深刻、不透彻,从而对教材内容产生的疑问不断增加,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节奏过慢会造成学生的情绪涣散,由于求知欲不能得到满足,同样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笔者曾经听过一次公开课,教师准备非常充分,课件有30多屏,有很多大段大段的资料,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笔者听课时根本来不及看完材料,授课教师已经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了。这样一来,学生材料都没有看完,如何思考问题?更无从回答问题了。而且许多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答案都在课件中确定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好观点、好想法都被忽略,只顾将现成答案展现给学生,将制作好的课件一步一步展现给学生看。这样的教学活动,既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思想品德课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仍然是主体。教师应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5 在多媒体教学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叶澜教授说:“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的;不善适时生成,那就不够优秀。”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使用课件都是课前准备好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需要预设,但不能太死太严,要适度考虑学生的变化,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空间,更多的要给学生感悟、体验、鉴别、探究和表现的机会。学生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教师应围绕课堂中生成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做些应变的处理或即兴发挥。如果一味地演示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对学生生成的新问题置之不理,会让学生感觉被教师“拖着走”,毫无学习的自主性,最终成了“人机共灌”的新的“填鸭式”教学。

因此,新课程教学观强调开放和生成,强调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化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姜家营乡中学)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