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哮喘治疗

人气:126 ℃/2024-03-22 18:42:41
【导读】 儿童过敏性哮喘治疗,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儿童过敏性疾病有很多易发因素,不仅有先天的如家族遗传,同时后天环境、心态,还有食物营养等,都是导致孩子过敏的因素。那么,下面是小编给你介绍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支气管哮喘与遗传、过敏、感染有关。中医认为...

儿童过敏性疾病有很多易发因素,不仅有先天的如家族遗传,同时后天环境、心态,还有食物营养等,都是导致孩子过敏的因素。那么,下面是小编给你介绍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支气管哮喘与遗传、过敏、感染有关。中医认为,这与痰液留伏体内有关。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气未充。脾有将摄入的水谷分解吸收的作用,脾虚时运化能力差,水谷积湿生痰,上贮于肺;肾也有调节水液代谢之用,肾气虚衰,则水液停聚,化生痰湿;肺脏本来给体内水液运行提供顺畅的通道,肺气不足的话,抵御外邪力就弱,一旦感冒、过敏原等侵犯肺脏,水道不再畅通,水液凝聚为痰。

所以,肺、脾、肾三脏虚衰,都可导致痰液留伏体内而发病。

辨证论治,发作期和缓解期大不同

发作期:

起病急,症状重,属于外邪壅盛的实证。

寒性哮喘:

气喘,喉间哮鸣,咳嗽,胸闷,痰稀色白、泡沫多、易咯,喷嚏,鼻塞,流清涕,唇青,形寒肢凉,无汗,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咽不红 ,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治以温肺散寒,涤痰定喘。小青龙口服液口服,每次5~10ml ,每日2次。

热性哮喘:

气喘,声高息涌,喉间哮鸣,咳嗽痰壅,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呼吸困难,鼻塞,流涕黄稠,身热,面红唇干,夜卧不安,烦躁不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治以清肺涤痰,止咳平喘。哮喘宁颗粒冲服,5周岁以下儿童每次5克,5~10周岁每次10克,11~14周岁每次20克,均每日2次。

外寒内热:

气喘,喉间哮鸣,咳嗽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喷嚏,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面色红赤,夜卧不安,无汗,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滑数。治以解表清里,止咳定喘。麻甘颗粒冲服,1岁以下每次0.8克,1~3岁每次1.6克,4岁以上每次2.5克,均每日4次。

缓解期:

病程长,无急性加重症状,属于内脏虚衰之虚证。

肺脾气虚:

反复感冒,气短自汗,咳嗽无力,形体消瘦,神疲懒言,面白少华或萎黄,纳差,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软。治以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玉屏风口服液颗粒口服,1岁每次3ml或2克,1~5岁每次5~10ml或 2.5~5克,6~14岁每次10ml或5克,均每日3次。

脾肾阳虚:

喘促乏力,动则气喘,气短心悸,咳嗽无力,形体消瘦,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面白少华,腹胀,纳差,夜尿多,便溏,发育迟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温补脾肾,固摄纳气。固本咳喘片口服,每次1~3片,每日3次。

肺肾阴虚:

喘促乏力,动则气喘,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咳嗽无力,盗汗,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面色潮红,午后潮热,口咽干燥,手足心热,便秘,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敛肺补肾。蛤蚧定喘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2次。

调护要点:

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适时添加衣物,预防感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少吃牛羊肉、海鲜等发物。

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外出或到公共场所尽量戴口罩。

儿童常见的疾病

近视学生的职业病

近视眼就好像是学生的职业病。据统计,小学生的近视眼患病率在30%到40%,初中生为40%到50%,高中生的患病率则在60%以上。一旦近视,对学习、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妨碍,所以,爱护双眼,正确用眼才是预防近视的良方。

专家开具的护眼药方

1、用眼不可过劳。2、近距离用眼,需要间歇性休息。3、照明亮度要适中。4、充足的营养。眼睛是非常忙碌的细胞组织,需要大量的营养和能量。5、睡眠充足。6、巧看电视。看电视其实是项极其用眼的劳动,不过也有一些窍门儿可以帮助您保护双眼。一是看电视距离起码在1米以外,1米半以上最好。

电视和室内光线反差不能太大,特别是在晚上不要熄灭所有灯光看电视。另外电视机的亮度也不要调得太亮。看电视半小时最好适当休息几分钟。7、定期检查视力。如果视力出现下降趋势,就要开始寻找下降的原因,也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点眼药等。如果视力已下降至1.0或以下时,需到眼科散瞳验光。散瞳后如视力有提高,屈光检查属正视或轻度近视,就是假性近视。此时注意爱眼护眼,视力还有恢复正常的可能。但是大部分的视力下降都是真性近视,应尽早到正规医院验光并配戴眼镜。

儿童疾病预防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流行期间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