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散文3篇

人气:251 ℃/2023-02-20 08:57:11
【导读】 白鹭散文3篇,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白鹭散文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

白鹭散文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白鹭散文2

我从来没有期望过能见到白鹭,在这小城。总以为它是飞翔在烟雨迷蒙的江南的生灵,在水草肥美的白水之洲,它悠然低飞在黄昏的水面;或是在芳草凄凄的江湖之滨,它孤独地站立在灌木的绝顶,向着远方瞭望。

有时候,在南方那碧绿的清水田里,也会有一只两只白鹭在站着钓鱼,嫩绿的秧苗,清澈的田水,雪白的鹭,方方的田,这一切就像是一幅镶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我喜欢着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挺直的颈项,那温婉的翅膀,那流动的结构,宛如一首飘动的小诗。

仲夏的傍晚,在寂寥的沙河之滨,我看到了一首翩然流动的小诗——那是白鹭在飞,一只,两只。它们一会儿翻飞在暮色深沉的河面,回旋着,闪动着美丽的双翅,一会儿又站立在河中央的漂动的水草上,用它那铁色的长喙啄食着水草上的小虫。偶尔,它也会仰起头,看看即将沉落的残阳,还有浩浩东流的河水,那神态总是那么优雅。等到它站立的水草漂到足够远的地方,它再翩翩地飞回来,停栖在另一片漂动的水草上。就这样循环往复地飞来飞去,仿佛在和自己玩着寂寞的游戏。

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白鹭的叫声,但我从它那悠然的姿态中,猜测着它的鸣叫,一定不是高亢的,也绝不会是沉闷的。那将是来自远方的天籁之音,清新,悠远,绵长,如山间汩汩的泉水,如旷野的一缕清风。

在这并不诗意的城市,我读着白鹭,每一个黄昏,犹如读着一首没有结尾的小诗。。

一晃,已有两个月没有看见白鹭了,在终日的繁忙中,我渐渐要走出这多事之秋了。

入夜,一股西伯利亚的寒流,自遥远的北方翻越千山万水,席卷了整个中原。相携而来的,还有这一场秋夜的喜雨,我躺在温暖的床上,听着窗外白杨树林里沙沙的落叶声和秋雨声,着实感念秋雨的来临。而那白鹭呢,它是依然栖息在河边的树丛里,还是已于昨夜这凄风苦雨之前,飞往南方去了呢?

白鹭散文3

在植物界,我一直喜欢菊花。尤爱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现在的盆栽菊花品种多了,以致眼花缭乱,我已经不爱盆中之菊。而在内心依旧深爱着一簇簇野菊,无拘无束的自由姿态,奔放自如的野性之美。当然更因此物花语:不畏寒霜,不在乎环境的优劣,乐得自逍遥,偏爱山中独隐居。很多年爱下来,菊花俨然成了我生活信仰的一种支撑。只是后来,我发现又爱了上荷花的清雅,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人格,曼妙的花朵在枝蔓间娉婷玉立,此物风情,让人迷恋不已。

从植物的偏爱联系到动物鸟类,白鹭,一直是我钟情的动物。记忆里,这份钟爱从没有改变。我常说白鹭是人间的尤物,对白鹭的癖好,有些神经质。这样说是因为我为它写过许多诗歌,而且想着一直写下去。静下心分析一下自己的嗜好,其实是有因果的。

白鹭,它爱自由,无拘无束;它,一身素白,姿态优雅从容。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这是刘禹锡的《白鹭儿》。这首词饱含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极,“高格”、“雪不敌”、“独凝寂”、“孤眠”、“久立”,这些词,尽现了白鹭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性。

最早认识白鹭,是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我茫然地行走在农田中,帮着父亲送水端饭。白鹭在我身边蹁跹,姿态悠闲,一身素衣,我铭记于心。我想云中鹤,华亭鹤都很美,而它的美,活在遥远的历史里,是一份久远的缅怀。眼前只有这优雅的白鹭与我很近,它以它的高洁、隐逸陪伴着我的寂寞。因为白鹭,寂寞便是芬芳。

白鹭很早就被确定为我国福建省厦门市的市鸟。在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的海又叫“鹭江道”。厦门是白鹭的栖息地,市中心的公园即名为白鹭洲,厦门市民尊奉白鹭为厦门的女神。在厦门,随处可见白鹭飞翔。白鹭体态轻盈修长,是环保、高雅的象征。

白鹭在济南这座城市也极其常见,济南广大市民通过热情地投票以及专家论证,2008年11月9日,济南市鸟最终也被认定为白鹭。

我终于知道不仅是我迷恋白鹭,更多的市民也爱白鹭。古代文人爱白鹭,现代作家也爱白鹭。大作家郭沫若写过一首清新雅致的赞美白鹭的散文诗。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象不是很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澈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真不能与大作家的文字作一番比较,可我爱白鹭的心情,同样是纯净的白。

“一汪清浅 水草在梦里蜿蜒/修长的记忆 特立独行的姿容/品味每一个黄昏 孤独的清寂/偶尔也会成群结伴 涉水而来/也许,故乡的那朵野菊/深藏在某个角落/也许,故乡的那丛原野/是一片幽绿的记忆/梦中,你一身素雅,洁白淡然的芳泽/一声清丽,悠扬婉转的鸣叫/无数个深夜唤醒缠绵的水草/白鹭啊,我已迁居华亭湖畔/我的爱人,我所豢养的一朵白睡莲/早已临水而居/沿着故乡白玉兰大道/你一路翱翔/在美丽的中央花园/款款而落/那里花香鸟语 那里碧波荡漾/那就是我的家我所在的城市/也是你浪漫的归宿。”

这首诗被英语翻译家贝林喜爱,被翻译成英语,编在中学英语教材读物中。在诗歌翻译成英语的导读中,有这样的文字:诗作者子薇,长期生活在中国江南郊野。白鹭,一种亲近田野的鸟类,是诗人对家乡上海--南塘,对原野生活的美好回忆。当作者远离了乡村,迁徙到城市,生活于上海世博之旅目的地----松江新城时,她发现了她所在的地方是一方福祉——树林、湖畔、花园,诗意的栖居……诗人深情召唤梦中的白鹭。通过与白鹭的对话,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对宜居城市,对美好生态环境的由衷赞美。这首诗,篇幅不长,意旨深远。诗中的“白鹭”不仅是上帝的造物,更是诗人情怀的象征。

在我的视野里,白鹭是雪衣雪发青玉嘴,是一树梨花落晚风。以我如此笨拙的笔触,如何来抒写我内心的白鹭。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