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练习试题

人气:355 ℃/2024-02-04 08:30:13
【导读】 高中历史选修一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练习试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教师们在即将到来的历史考试之时,准备好了学生们的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预先做一份试卷,这份设计良好的试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人教版选择题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历史教师们在即将到来的历史考试之时,准备好了学生们的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预先做一份试卷,这份设计良好的试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

选择题

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18世纪俄国农奴制下的主要阶级有

①封建地主阶级 ②农奴 ③自由农民 ④工业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下列集中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危机的主要事件是

A.农奴起义风起云涌 B.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C.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D.十二月党人起义

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封建农奴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B.俄国禁止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C.俄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极端缺乏

D.俄国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

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 B.地主 C.农民 D.资产阶级

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

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

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

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D.分布不平衡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

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B.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

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前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恶劣19倍,石油产量猛增恶劣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增加了35倍多。

请回答:

⑴如果材料一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⑵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暂时义务农。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以上均摘自《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其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⑵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⑶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⑷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的人

1.高中历史必修1期中练习题及答案

2.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3.2016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4.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