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人气:224 ℃/2021-03-12 17:20:36
【导读】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晚睡早起,刻苦攻读,只为今朝;修身养性,博览群书,只为此时;奋发有为,尽展才智,只为此时。愿你九年级化学期末考顺意,如鱼得水!金榜题名,美梦成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初中...

晚睡早起,刻苦攻读,只为今朝;修身养性,博览群书,只为此时;奋发有为,尽展才智,只为此时。愿你九年级化学期末考顺意,如鱼得水!金榜题名,美梦成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 分

一、选择题共40 分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B.点燃不纯的氢气而发生爆炸

C.干冰升华,产生白雾D.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形成酸雨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铝D.铁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CuCl2+2KOH CuOH2↓+2KCl

B.2Al+3H2SO4 Al2SO43+3H2↑

C.Cu2OH2CO3 2CuO+CO2↑+H2O

D.Na2CO3+CO2+H2O 2NaHCO3

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Cu:金属铜B.N2O5: 五氧化二氮

C.CO32-: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D.Na+:钠离子

5、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区别各物质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通过观察来区分氧化镁和氧化铜B.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分CO2、H2、O2D.用蒸馏水来区别氧化钙与碳酸钙

6、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四氯合金酸HAuCl4,其中

金元素Au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氧属混合物B.空气中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混合在一起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电光源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中,不正确的是

A.制取蒸馏水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CO2 验满D.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并过滤水中的杂质

B.在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D.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

10、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

A.质子B.原子核C.电子D.分子

11、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变小了

D. 当品红溶于水时,品红分子和水分子没有变成其它分子

12、从2H2+O2 2H2O 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常温下氢气和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 氢气与32g 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 水

D.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13、关于SO2、CO2、MnO2 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化合物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元素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 2Fe2O3B.Mg+2HCl=MgCl2+H2↑

C.H2+Cl2 2HClD.KClO3 KCl+O2↑

1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粒子第一电子层有8 个电子

B.该粒子是阴离子

C.该元素属稀有气体元素

D.该粒子的核电荷数是18

16、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7、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 和CO2 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C 和CO2 反应要放出热量

C.为保护环境,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要少使用碳单质制成的物品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产品可用于发电

B.化石燃料、乙醇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D.面粉、煤粉遇明火只会燃烧,而不会爆炸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其化学性质也相同

B.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

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质子数

D.参考右图信息,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

20、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0 分

二、填空题共26 分

21、4 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在氢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是;常用

于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是。

2写出碳单质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性质。

22、4 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钙元素;22 个氯离子;

32 个过氧化氢分子;4氧化铝。

23、4 分填写下列空格。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右图所示,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

请回答: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4 分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2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页岩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

3页岩气中常含有剧毒的H2S 气体,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以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与H2S

形成的溶液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aOH + H2S = Na2S + 2X ,则X

的化学式是。

4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 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

25、6 分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

实验现象,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B.金刚石C.硫酸铜D.氢气

2在右图所示实验中,一段时间后,烧杯A 里的现象是,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3从分子的角度来看,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

4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

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请在方框里画出C 物质的微观图。

②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比为。

26、4 分在A、B、C、D、E、M、N 等物质中,通常情况下,A 是具有还原性的单质,

B、C、M 是无色气体, E 是一切生命体内都含有的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存在如下

的转化关系:

① A + B → C ② D → E + M ③ A + Fe2O3 → N + M

请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M 。

2写出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

三、计算题共8 分

27、4 分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中主要成分是K2CO3。请计算:

1K2CO3 中,钾、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K2CO3 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

3多少克的K2CO3 中含有39g 的钾元素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8、4 分在含有氢氧化钙14.8g 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质量为多少的二氧化碳,才能使

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

四、实验与探究共26 分

29、3 分正确的操作是试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1现用50mL 量筒量取46mL 氯化钠溶液,请你在答题卡的图中画出所取氯化钠溶液的

液面。

2在过滤的操作中,需要的仪器除铁架台含铁圈、烧杯、漏斗,还需要;

过滤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二低”中的其中“一低”是指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30、8 分下列装置可制取有关气体。

请回答:

1仪器a、b 的名称是: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用E 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4实验室也可以用A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试管口无需棉花,推测其反应物是。

A.NaHCO3 固体B.大理石与稀盐酸C.木炭与氧气

5右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O2 的体积,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当把

针筒里的活塞内推时,若看到,说明气密性良好。

31、4 分下表是硫分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有关实验。

1填写表中的实验现象。

2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硫分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说明了。

32、5 分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2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 打开止水夹, 观察到的现象

是,依据该现象可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该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一些性质。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这一性质的实验现象

是。

4一位同学用碳替代红磷来进行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

是。

33、6 分为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下实验方案:

实验1:准确称取少量二氧化锰装入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

实验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6ml10%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

实验3:待“实验2”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6ml10%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4:把“实验3”中的二氧化锰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请回答:

1“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3”的实验目的是。

3小红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补充实验。请你把需要补充的实验的有关

内容填在下面实验报告的空格内。

下一页分享>>>答案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