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气:359 ℃/2023-05-20 13:43:16
【导读】 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学生政治期末考试是学校政治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到了初中...

七年级学生政治期末考试是学校政治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到了初中阶段,同学们越来越希望父母和老师能以平等的身份来与自己接触,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教训自己。这反映了中学生:

A、要求独立 B、关心自己的形象 C、渴望表现自己 D、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2.如果老师让你代表全班去参加学校举办的某项比赛,你会想

A.我肯定不行,我可不想去丢脸

B.没问题,他们和我不是一个档次的,我肯定会赢

C.既然老师推荐我,说明我有这方面的能力,我不能让老师失望,我肯定能行

D.老师是想让我出洋相想借机整我吧,我不能上当

3、老师的夸奖常常让我们学习起来信心百倍,这是因为

A.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呵护与关爱 B.我们的心理很脆弱,受不得半点委屈

C.人人只愿意听到赞美之词 D.老师很少夸奖同学们

4 .有人问古印度精通佛学经典的佛印说:“观音菩萨身边跟随着 侍从,为 什么她还自己提着净瓶呢?”佛印幽默地回答说:“因为观音菩萨认为求人不如求己。”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②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 ③过分地依赖别人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④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拒绝任何帮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小胡同学,是某校七年级一名优秀学生,课堂上他能够做到心无旁骛,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体现小胡具有 的心理品质

A.乐观 B.好奇 C.专注 D.自负

6、自强的航标、关键和捷径分别是

A.战胜自我、理想、扬长避短 B.理想、扬长避短、战胜自我

C.扬长避短、战胜自我、理想 D.理想、战胜自我、扬长避短

7、小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既表现 了司马光的机智,还表现了他:

A、处事果断 B、善于自制 C、不怕困难 D、坚持不解

8、歌曲《真心英雄》中“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说明

A.挫折能教育人 B.挫折能磨炼人

C.挫折 孕育着成功 D.挫折是把双刃剑

9、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筑起了四道防线。这四道防线是

①家庭保护 ②物质保护 ③学校保护 ④社会保护 ⑤司法保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不论什么人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句话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个特征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D.只对违法犯罪行为有约束力

11.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严重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刑罚当罚性 D.受主刑惩罚

12.“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明的道理是

①沾染不良习气是违法犯罪的开始 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 ③一般违法的人如不悬崖勒马极易跌入犯罪的深渊 ④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13.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淫秽、暴力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保护的有关规定

A.家庭 B.社会 C.学校 D.司法

14.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①法律服务所 ②律师事务所 ③公证处 ④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5、法律具有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环保部门 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黑社会头目刘涌以故意杀人罪被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

C.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每年12月4日为全国宪法宣传日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口语比赛

16、放学后,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小明看见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人把本班同学张刚四面围住,准备动手打人。面对这种情况,小明的最佳做法是:

A、 迅速召集本班男生,与这几个青年人搏斗,不让张刚同学吃亏

B、 不予理睬,张刚得罪了别人,他就应当自己承担责任

C、 及时报告学校的老师或拨打电话“110”报警

D、为了保护本班同学,不顾一切挺身而出,独自同这些不法青年人拼死到底

二、简答题17小题18分,18小题10分,共计28分

17、“青春诊所”来了几位同学,请你为他们诊“病”并开出处方18分

同学1症状:自己不会叠被子,挂蚊帐,也不会洗衣服、做饭。

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2 症状:考试时,我多次考得不理想,面对同学的嘲笑,家长的打骂,我经常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

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3症状:小刘因个子矮,终日闷闷不乐,导致失去进取心,耽误了学习。

病因: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王强、赵亮、刘伟3人发现前面一名持刀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强行搜身。王强说:“快!抓歹徒。”赵亮说:“你俩稳住歹徒,我去报警。”刘伟说:“别管了,跟我们没关系。”

歹徒被抓后,经审讯,他曾6次持刀强夺9名中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300多元。

1请你就这3人的言行分别作出评价。6分

2歹徒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2分

3你认为歹徒应受到什么处罚?2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12分

19、四川安县出了个农民作家雍晓华。,高中毕业后她被拐卖到北方一处穷乡僻壤,她曾不断逃跑,却被一次又一次抓回并承受牲口般的凌辱和殴打。苦难犹如一张巨网笼罩了她的全部生活。然而她没有在苦难中一蹶不振,而是将那苦难和屈辱交织在岁月偷偷记录下来,写出了一部反映被拐妇女不幸遭遇的长篇小说《孽缘绝情》。1999年被营救之后,她一鼓作气,写出多篇小说,取得了文学创作丰硕成果。12分

1雍晓华遇到哪些挫折?2分造成挫折的因素是什么?2分

2雍晓华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3上述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四、实践探究12分

20、小张是我市某中学七年级的一名学生,小学成绩还不错,进入初中后,认识了九年 级一个表现差的同学,并认他为“大哥”来保护自己。受“大哥”的影响,小张经常旷课、抽烟、喝酒、上网吧,还经常随“大哥”夜不归宿,在外做小偷小摸的活动。有了“大哥”的保护小张非常神气,班上有谁与他吵架,他就让“大哥”去教训谁。后来学校请家长来校反映了小张的表现,小张的父母是做生意的,无暇顾及孩子,干脆让孩子不要读书。15周岁那年,小张在与“大哥”一起抢劫一位妇女的钱包时被抓被判有期徒刑5年。

1根据小张的经历,写出一句名言警句或谚语或成语。2分

2指出小张的哪些行为是违反纪律,哪些是一般违法,哪些是犯罪行为?6分

3你认为小张的父母和学校的做法正确吗?并说出理由4分

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2.C 3.A 4.C 5.C 6.D 7.A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B 16.C

二简答题

17.同学1病因: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2分

处方:在父母和教师的帮助下,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4分

同学2: 病因:承受挫折能力差。2分

处方:冷静对待;自我疏导;请求帮助;精神升华等。4分

同学3:病因:自卑。2分

处方:寻找自尊自信以支点,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介自己,增强自信心。4分

18.1王强的说法正确,因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分赵亮的观点正确,因为他不仅敢于而且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分刘伟的观点错误,因为这样做,不仅使同学受到伤害,而且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违法犯罪分子,同时也是懦弱、自私的表现。4分

2歹徒的行为是犯罪行为。2分因为持刀多次抢劫,不仅社会危害性严重,而且还触犯了刑法。2分

3给予刑罚处罚。2分

三分析说明题

19、1被拐卖,承受着牲口般的凌辱和殴打。2分人为因素。2分

2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能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 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4分围绕意志坚强的四个表现回答即可

3勇敢面对挫折,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挫折,培养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自觉磨砺坚强意志。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实践探究

20、1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2分

2违反纪律:旷课, 2分

一般违法:让“大哥”教训别人,抽烟、喝酒、上网吧,还经常随“大哥”夜不归宿,在外做小偷小摸。2分

犯罪:抢劫。2分

3父母错,父母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没有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2分

学校对,学校是在履行学校保护的职责。2分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