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吃什么药

人气:212 ℃/2023-03-10 10:28:05
【导读】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吃什么药,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有时候宝宝在发烧的时候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现象,宝宝发烧并出现手脚冰冷吃什么药治疗的效果好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吃的药及,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吃的药儿科医生表...

有时候宝宝在发烧的时候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现象,宝宝发烧并出现手脚冰冷吃什么药治疗的效果好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吃的药及,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吃的药

儿科医生表示,宝宝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前面说到的这两类退烧药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2、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3、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4、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治疗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的情况许多爸爸妈妈都遇到过,那么,这种时候要怎么办呢?具体来说,宝宝发烧手脚冰凉,爸爸妈妈可以这么做:

1、爸爸妈妈可用体温表测量宝宝的体温,也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腋下,或面对面地感觉一下宝宝呼出气体的温度;哺乳的妈妈还可以在哺乳时,通过乳头感觉宝宝口腔的温热来判断宝宝是否发热。假如宝宝手足冰冷,而腋下、额部、口腔等部位灼热,应及时采取退热降温措施,并到医院找出发热的病因。

2、用头部冷湿敷法或用头部冰袋帮宝宝降温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中,头部冷湿敷接受度最高。如果宝宝不愿意在头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湿巾敷用。需注意的是,要经常更换冰袋或冷湿巾。

3、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这些部位有比较大的血管,将冰袋放在这些地方降温效果较好。

4、给宝宝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这样做可以收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但冬天的时候不建议这么做。

宝宝发烧用药的三大误区

宝宝发烧,妈妈最着急!也因为这样,妈妈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犯错误,如给宝宝吃退烧药,或用被子将宝宝紧紧裹住等。她们不知道,这样做却往往可能造成反效果。今天,针对宝宝发烧用药这个问题,小编特指出可能有的三大误区,希望妈妈们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啦!

1、发烧不吃药,只喝水就会好

很多妈妈都担心药物对宝宝会产生副作用。其实宝宝发烧很常见,但如果宝宝烧到38.5℃以上或是宝宝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要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热剂。

2、宝宝发烧马上送医院打针!

看着宝宝难受,妈妈们就会想要追求更快的退烧方法,很多时候,妈妈们都会选择直接打针而放弃吃药治疗。

可是,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这类药物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大,容易产生虚脱、休克等问题。另外,此类药物肌肉注射局部刺激,可能会引起感染;而且宝宝对于打针也非常恐惧而吵闹不安,稍有不注意可会引起意外。

3、成人药品小儿减半即可

目前市面上儿童药品稀缺,很多成人药品在儿童剂量的描述中,只有“小儿减半”。并没有针对宝宝年龄、体重的区别剂量,也没有标准的卫生量具。

但是,宝宝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生理、病理方面也有着差别,尤其是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未建立。给宝宝服用成人退烧药物,会加重肝脏或肾脏的代谢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妈妈们切记莫要给宝宝服用成人退烧药物,要给宝宝服用婴幼儿专用的退热药品。

""的人还: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