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历史知识点

人气:317 ℃/2021-02-06 11:36:18
【导读】 初三年级历史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一直是初中生基础性的课程,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希望对你有用。:专制集权制度1、秦始皇——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县制2、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完善这一制度3、...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一直是初中生基础性的课程,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希望对你有用。

:专制集权制度

1、秦始皇——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县制

2、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完善这一制度

3、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唐玄宗——开元盛世

4、科举制——隋炀帝正式形成——殿试、武举武则天——诗赋唐玄宗——明朝八股取士走向极端——清朝末期废除

5、元朝——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6、明朝——中央废丞相、中书省,提高六部地位,另设殿阁大学士,后形成内阁。 实现特务统治,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增设东厂。地方设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7、清朝——清初设内阁、六部和议政王大臣会议乾隆时撤销

:列强侵略、人民反抗

1、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

******战争、第二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南京条约》——******战争;《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大条约的危害抓住三个关键词:“开始”“大大加深”“完全沦为”

3、中国人民的抗争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洪秀全的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率官兵勇战黄海;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4、殖民扩张与罪恶:

1 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2后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3罪恶:黑奴贸易和殖民掠夺成为列强获得财富的主要手段

5、殖民人民的抗争:

1北美人民的抗争1771-1783年、

2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

3印度民族大起义

6、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亚洲:1947年,印巴分治,标志着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结束。

2非洲: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历史的终结。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1、重要会议;

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第一代→1945年中共七大为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1956年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1982年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和三步走1992年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地位→1997年十五大指导思想→2002年十五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斗争革命:

1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 *********

4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红四军:1928年4月朱毛会师创建红四军

6红军长征:1934—1936年 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7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意味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8百团大战:1940年8月,彭德怀,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国共合作有两次

第一次:北伐战争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二次:抗日战争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9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 蒋介石目的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目的为了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结果签订了《双十协定》

10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意义

11三大战役1948年秋—1949年1月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1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1 新中国成立:准备1949年9月,一届政协的召开

标志开国大典

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家赢得了独立,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人民政权的巩固:

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3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一五计划1953-1957年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④1966—1976年:是一场由领导者*********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性质。

4、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先农村后城市

1农村体制改革:开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2城市体制改革:开始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5、对外开放格局

1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1988年海南

2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6、两大历史人物:*********和*********

这两个历史人物分别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开创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开创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古今外交问题

一、古代对外关系

1、西汉:开辟了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如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3、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对外贸易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4、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戚继光抗倭,荷兰占领台湾。

5、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康熙帝抗击沙俄;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

二、近代对外关系

1、国际会议:巴黎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雅尔塔会议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2、特点: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具有强迫性和侵略性

3、新中国的外交:

A、 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首次: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②倡导者:中、印、缅;

③影响或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

1955年4月,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1重返联合国: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建交:①《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②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日建交: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改革开放后的外交:

1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这是中国迄今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3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D、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启示:

答:必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