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备考:备考试题、资料、笔记该怎样用?

人气:102 ℃/2023-01-11 04:37:22
【导读】 2021考研备考:备考试题、资料、笔记该怎样用?,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考研备考很多事情都要提上日程了,看看哪些是该注意的,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考研备考:备考试题、资料、笔记该怎样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1考研备考:备考试题、...

考研备考很多事情都要提上日程了,看看哪些是该注意的,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考研备考:备考试题、资料、笔记该怎样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1考研备考:备考试题、资料、笔记该怎样用?

一、试题

1、把握命题风格

试题的命题人一般来说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动,基本上是同一位或几位命题人命的题,所以研究试题可以藉此洞察他们的命题风格,例如是重能力、重基础、还是重应用,书本知识还是延伸扩展知识等等,把握了规律就可以针对性复习。

2、明确考试的题型

例如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类型;通过分析试题,就可以分析得到历年考试什么题型最受关注、什么题型最难答等,从而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提前注意,并在实际练习中,有所侧重关注。

3、考试范围和考试的高频考点

通过对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些知识点同一个学校隔几年都会考,甚至每年都考。相同专业同档次的学校专业课也会反反复复考。这些反反复复考的知识点就是老师容易出题的地方。一定不要觉得去年考过的题就不会再考!

二、资料

1、题、模拟题

模拟试卷不能贪多求快,不要一口气做完。很多同学模拟题买来就想赶紧完成,以满足自己的KPI,此等做法并不优良。

模拟题是用来模拟的,应该过一段时间检测一下,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做一套总结一套,弥补知识点的漏洞、不足,争取每套都有所提高,这才是完成模拟题的最终目的,切勿贪多求快,不求甚解。模拟试卷解析题中的许多材料都是命题老师精选的、与最新最热时政相关的,因此考生们在题目完成之后可以当教材直接学习、记忆。

2、教材

冲刺阶段一定不要忽略教材的重要性,仍要以课本为中心,熟读课本、背诵名词解释、背诵课后题为复习方略,着重记忆重点章节的相关概念,对课本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并且建议大家,在12月份的冲刺阶段之前,一定要把基础性书籍再翻出来从头到尾的看一遍,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时候你一定会有不同的认识,而这些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才是决胜考研的关键。

三、笔记

1、梳理出思路

建议大家在复习前期做往年的考研试题,然后再做模拟题,然后把做错的又觉得思路很好的题都整理出来。临考前一个星期要集中复习以前思考过的东西,以过去的错题、遗漏知识点为主,不仅要复习,更要在复习中思考。备考复习合理运用,会让大家的复习效果蹭蹭蹭地上涨,并且学习的时候也会有乐趣,可以看到这一路以来的成长和变化。

2、临考前全面梳理

在冲刺后期,临近考试的那段时间,我们需要对笔记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梳理,主要方向放在命题思路分析上,比如哪些知识点是可能会考简答与综述的,那就把这些知识罗列出记忆块,然后一块一块的"吃下去"。

2021考研备考:论说文材料选取的方法技巧

一、论说文材料的选择

1、围绕主题选材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题材是为主题服务的。选材必须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离开主题选材,题材便杂乱无章、毫无意义。主题不是抽象的架空的东西,必须通过题材予以表现。根据主题选材要注意选择角度的新颖,避免千篇一面。

2、要选择真实、典型、新颖的材料

选择真实的材料,要求作者对所选用的材料要去伪存真使其符合客观实际,正确反映生活的本质和事物的主流。不同文体对材料的真实性要求不同。选择典型的材料,就是选那些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力求以小见大。选材还应求其新颖,要选那些内容新鲜生动、富有新意、吸引人、打动人的事物。作者应培养自己善于敏锐地发现新事物的能力。

3、选材要“量体裁衣”

选材要本着“量体裁衣”的原则,按照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篇幅的长短进行选材。

二、论说文材料的使用

1、材料安排要合理有序

同类材料可按其分量的轻重、时间的先后逻辑关系进行安排。

2、材料的详略疏密要安排得当

1对主题起作用大的事件,内涵深刻的应该详写;次要的概括性的材料略写。

2文体不同,重点不同。议论文重点详写说理部分;引述的事例略写。叙事文以“事”显理,叙事详写;议论抒情略写。

3现实与过去比,现实详写,过去略写。

4写人物的作品,主要人物详写,次要人物略写。5详事实,省略经过。6详写不易为人所知的材料,略写易于为人所解的材料。

3、使用不同的材料表达不同色彩和感情

语言文字表达不同色彩和感情,因此应具有多副笔墨、多种手段。有了能表达主题的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关键在于作者能否恰切灵活地使用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总之,参加管理类联考的小可爱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上面的规则挑选写入文章中用来支撑论点的材料哦~

2021考研备考:复习巩固阶段别做这十件事

一、抓紧一切时间大肆搞题海战术

时间不多了,大部分考生其实是抓狂状态,心里慌张,觉得好多书都没看完,看了也觉得和没看一样。于是,为了找到一点安全感,便从大量做题的快感中来麻木自己。

其实,越到考前,越要回归到参考书本身。政治原理,专业课指定教材,最后几天的大方向不是高精尖冲难题,而是再把最基础的知识过一遍。

二、完全放松自己,放缓复习节奏

考研的时间一般都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天寒地冻,这时候看书参加考试也是一种折磨。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前面已经看了那么久的书了,只剩下几天,这下终于快要解放了,便对自己完全放松起来。

考前虽然不要太过紧张,但也要适度保持紧迫感,找到考前冲刺的感觉。

三、过度依赖考场上的临场发挥

考研战场上的临场发挥,基本上等于一个传说。有些同学平常不好好复习,妄想着考场上大神附体,健笔如飞。

其实真正考试,完全是一种高压的状态,一紧张以前背过什么可能瞬间秒忘,就更别提还有如神助了。摒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跟着自己节奏安心复习才是正道。

四、文科备考茫无目的,不分重点

文科类考试的参考书一般都特别多,几本十几本不嫌多,要记的原理和要背的概念也都一大串,文科生记忆负担不小。回归教材,并不是从头到尾每个字重新看,既没时间,也没精力。

记得以前看网上一个考上名校的会计硕士分享曾经备考经历,说考前主要是把时间花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上了,根据教材的目录和章节标题反向回忆看过的内容,结果考场上答大题的思路特别快。

五、理科钻研难题、怪题、偏题

对于理科考研生来说,考前只有几天的时间,每做一道难偏题花费的时间成本都高得吓人。试卷上70%以上不是这些难题,而是书本上例题变换出的偏基础类型的题。

理科生最后的冲刺阶段,重点看的应该是以前自己没有做对的题,并且好好想想自己错在哪,以免在考场上再犯同样的错误。

六、考前"争分夺秒"地熬夜

无论之前复习的情况如何,决定命运的都是考试的那两天,所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撑到考试结束是最重要的。考前切记不可熬夜,否则得不偿失。

七、突然改变饮食习惯,暴饮暴食

这个和熬夜也一样,暴饮暴食也是突然改变作息饮食习惯,令身体一时难以适应。一切波动过大的事情,最好都不要做,或者留到考试结束完再做。暴饮暴食,还会让思维的速度放缓,降低大脑的活性。

八、为模拟题一两分或一两题纠结,影响心情

考前做模拟题,比如政治冲刺卷子,为的不是看自己究竟能考多少分,而是保持一种临考前的状态。模拟题再真也不是试题,难度的波动幅度也比较大,因此不足为信。

考前的鸭梨本来就山大了,没必要自己再往身上背更多的压力包袱。

九、道听途说,听信小道消息

考前经常会有一大帮的大神出来?,今年这道题肯定考,那道题肯定考不到。但实际情况是,在没打开试卷之前,一切都只是基于过去经验上的一种推测。

别为这些小道消息而走神,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之前所有的努力。靠自己,你才是准研究生。

十、心烦意乱,焦躁过度

考前有紧张、压力的情况很正常。后来成功考上研究生的,考前冲刺也经历过一段"烦躁期"。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