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人气:154 ℃/2023-01-07 11:54:58
【导读】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文言文阅读中,一些特殊句式需要学生掌握,在高考语文中经常遇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判断句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

文言文阅读中,一些特殊句式需要学生掌握,在高考语文中经常遇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判断句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

此人力士。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3用“是”表判断。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用副词“非”“乃”“即”“则”等表判断。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被动句

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楚国不得欺骗你宋国,你宋国也不要欺骗我楚国]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简析]①句的“下土”是动词“冒”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到动词“冒”的前边,在被提前的宾语与动词“冒”之间插进代词“是”表示复指。②句的“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③句的“四方是维”就是“维保护四方”,此是借助代词“是”复指宾语,使宾语前置。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⑤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⑥父母唯其疾之忧。

[简析]“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的人还: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