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论文范文

人气:318 ℃/2021-09-24 06:01:35
【导读】 高中生物论文范文,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论文,供大家参考。一: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改革思路摘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历时数年,在高中生物教学...

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改革思路

摘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历时数年,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但也存在教学深度难以把握、探究活动难以落实、课程评价难以实施、课程选择难以自主等问题,因此,要在政府层面、学科层面、教师层面加大改革力度,促进课改深入推进。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课程改革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Michalell.Posner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著名论断。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最早认为,最好的思维方式是“反思性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不断的深思”。我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对于教师来讲,反思非常重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一名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践者认真反思如此重大的教育变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程改革的实践成果

一教学模块概念的运用

生物教材不再像过去那样称全一册、上下册,而是分成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这样易于教师设定明晰的教学目标,整合相应的教育资源。既便于学校进行课程安排和管理,又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进行选择,增强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高中生物六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有学科内的逻辑联系,开设顺序也可选择,方便了教和学。每一模块学习结束后都有学分认定的过程,学分认定兼顾了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对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从课程层面来看,教材各模块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要素体现完整。

二三维目标意识的加强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提高了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如明晰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根本区别、知道了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确立了以生为本的目标理念、明确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等。教师的教学的三维目标意识进一步加强,改变了过去那样只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知识的传授和生物学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还关注学生生物学学习的过程以及生物学学习应掌握的一些学习方法,并注重学生对一些生物学科思想、生命价值情感、生产生活价值的感悟和积累等,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体化、立体化。

三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

新课程重视学生成长的发展性、过程性和生成性。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1〕。教学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设定。生物学科的教学的过程性学习非常重要,如生物学科的实验多、学习实践活动多、科学探索成功的例证多,要想学会必要的实验技能、掌握归纳分析演绎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就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在学习、内化中增强科学素养、领悟科学精神、涵养科学情怀;生物学的知识非常丰富,学生只有经历自主梳理、网路建构的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为知识的应用打好基础。

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许多重要的发现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遗传物质探索的过程、生长素的发现等事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对比、学会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染色体数目的最终确定、促胰液酶的发现等事例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质疑创新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很好作用;遗传病的调查、生态模型的构建、微生物的培养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接触社会、关爱自然、学会观察进而探究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五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生物学科的特性之一就是生命性,课堂教学要体现学习主体———学生的生命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目标的设定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也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特别是生物学中的实验探究、科学研究的历程分析必须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并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

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高中生物适合探究式学习的内容很多,除了实验探究之外,还有很多实验数据、实验结果也适合进行阅读分析探究,如分析能量流动规律的赛达伯格湖、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构建等;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更多,分组、分工、让学生学会合作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精选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合作学习节奏的把握及点评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生物学科知识点多,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必要的学习方式,而主动学习、参与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目标全面达成的关键。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内容而异、因学生而异,适时适地地选择应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七课程评价方式的完善

一是用学分管理课程,强调学习时间的保证、学习内容的覆盖、学习过程的表现、学习质量的高低,体现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合格性和全面性。二是强化过程性评价〔2〕,关注过程性教学目标的达成。三是强调评价的即时性。四是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综合性。

八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

长期以来,生物教学使用的教材只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种,没有其他的选择。课改后教材呈现多样化,有的地区选用苏教版,有的地区选用人教版,但无论选用哪一版本的教材,考试说明只有一个,而考试说明是遵循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制定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时也都是遵循国家统一的学科课程标准,只是组织的素材、呈现的方式和设计的活动不同而已,在教学中,教师逐渐习惯于以一种版本的教材为主,并参考另一版本的教学素材,并且树立了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某种教材来教的观点,最核心的还是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九学科前沿知识的渗透

新一轮课程改革生物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将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存在问题、引发的争论等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如《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中的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试管婴儿、基因“身份证”、胚胎干细胞、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等内容,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木村资生的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生态工程建设的模型、精准农业等知识的介绍,即便受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限制,有些新进展不在正文内陈述,会在后面的继续探究、知识海洋等栏目内介绍。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步,对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

十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展现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和管理方式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教学的技术和手段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让一线的生物教师深感专业成长和发展是那么的紧迫、那么的急需、那么的重要,要自觉学习、自我学习、自主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深化、在深化中超越,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实践困境

一教学深度难以把握

由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开放性正文后面有不少拓宽和加深的内容、不同版本教材组织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生物教师在教学深度的把握上有较大的困难,如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复制的区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等到底应讲到什么程度、要不要进行深度挖掘、是否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隐患等很值得研究。

二探究活动难以落实

新课标教材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有些活动难以落实。如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材料鸡血的采集是一大困难,SARS后菜场禁止活禽宰杀,何来鸡血?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由于受超净工作台数量的限制,要想人人动手来完成此实验是需要很长的周期的;一些课题研究,限于时间、高考压力、评价导向等因素,很少有学生肯在这些方面有过多的投入。

三教学课时难以保证

生物教材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设定为36个课时,而教材中有许多实验和探究活动需要完成且比较费时,即使36课时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受生源质量、教学内容和作业处理等的制约,完成实验是非常紧张的,更何况现如今假期颇多且不允许补课,要高质量地完成模块教学任务是有很大难度的。

四课程评价难以实施

新课改评价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由于学生的数量多多数每班54人,生物实验时教师对那么多学生进行评价是很困难的;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多而繁琐,生物教师带的班多,有那么多的作业要改、那么多的学生需要辅导,还要备课、准备实验等,过重的负担很难让教师坚持下去。

五课程选择难以自主

由于我国高中办学的体制和机制的限制,高考及选拔人才手段的单一,目前虽大力提倡尊重学生的课程选择权,而实际学生选择的空间却有限。如选考生物的学生按照江苏省高考要求必须选选修一模块《生物技术与实践》、选修三模块《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别无他选,因为高考除了考必修的三个模块的内容之外,还会考这两个模块的内容,没有选择性的内容。再者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均有限,学生也很难选到高质量的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六课程理念难以深化

课程改革之初的培训轰轰烈烈,但其后的学习提高要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相当多的教师因受艰巨的考试任务的限制很难去自觉学习和深化理解,以致对课改理念、方法的领会一知半解。例如,将合作学习简单理解成相互讨论、三维目标理解成三个目标;将生物教材中不适合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式教学、将过于简单的内容用来合作学习;只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处理,将教案上写的目标和完成目标的措施以及对目标的评价分离脱节,根本体现不出教、学、评的一致性;模块教学只关注教学的进度安排,而不从课程的高度来谋划教和学的安排,等等。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启示

一政府层面

1.措施要得当

课程改革既要传承又要发展,而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有些改革措施必须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如走班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个学校、年级、班级人数相比发达国家是很多的,在这种情况下选科走班无论是课程开设、教学场地安排、考试安排还是教学班级管理等,都会引起相当程度的混乱,如果采用小班化教学,走班的效果可能就会好些。

2.关系理顺当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理顺各种关系,统筹规划,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课程选择权,除了国家提供的课程之外,还要考虑到校本课程开发难度较大的实际,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我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几乎是分设的,有些课程开设的软件、硬件条件不同类型的学校互不具备,要考虑一定基础上的分流,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当前不少学校只教高考要考的知识,国家的课程方案得不到落实,配套的教育立法、督导工作应该及时跟进;要研究高考选拔与中学教学之间的衔接、过度和甄别,让高中教学和高校选拔都能得到良性发展。

二学科层面

1.要求具体化

学科三维教学目标的叙写和界定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困难的,课程专家要在研究中适当展开并加以明晰,以便给教师有一个参照;教师要明确生物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具体到每一节的内容,教学的要求有哪些,学生的学科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格、良好、优秀,学业水平测试各等级具体的要求到底怎样,事先了解到这些,不仅教学的评价有参照,考试的等级要求也明了,教学的针对性就增强了。再者,每一模块就是一门课程,其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具体内容需明晰,实施起来也要强调一致性。

2.关注可行性

学科教材活动的编排要关注可行性,特别是生物实验的材料、器具、场地等硬件条件的配备;过程性评价的项目设计要合理,既要突出重点、关注导向,又要关注评价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切不可脱离实际;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也要符合中学生物教学的实际,不能盲目追求宽、广、深,要充分考虑有效落实的各种因素;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学校课程实施的条件等紧密结合起来,要强调有效果、有效益的课程改革。

三教师层面

1.善于做总结

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正确认识成绩与不足,正确分析原因与问题,只有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才能真正找出问题,才能改进不足,才能坚定改革的信心、激发改革的动力,从而才能让自己全心全意的、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改革大潮中来,做出应有的成绩,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使教育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勤于抓学习

课程改革永无止境。教师不仅要把上一轮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吃透、搞懂,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研究成果、掌握新的方法,不断让自己的思想、方法、行动跟上时代的步伐。当然学习的深化离不开研究,要从课程的高度去理解生物学教学,从核心素养的高度去思考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从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去思考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去思考生物学教学的社会价值,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如粮食、人口、资源、污染、健康、医疗等问题的高度去思考如何展现生物学科的巨大魅力等,这些都是值得重视、学习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

〔2〕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80.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

高中生物是一门依赖实验操作、所有的知识学习都来源于实验的学科,所以,为了促进我国高中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各个学校应当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并对学生的高中生物实验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在实际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应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尽量规避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增强生物教学效果,为促进学生学习高中生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不足,分配不均

相对于初中而言,高中的课业安排比较紧凑,科目之间、章节之间、教学测试部分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分配不均问题,生物也是如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件令老师甚至令学校头疼的一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生物教学实验的标准和内容在不断增加,而生物教学的课时却依然未变,这会导致教师只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操作。考试大纲规定的实验操作每一个都是考试的重点,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规定的目标对每一个生物老师都是一个难题。因此,课时不足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实验教学模式不科学

尽管我国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经过了很多年的改革,虽说其教学模式已经迈向科学化,正在不断进步,但是仍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这导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着模式不可续、落后、低端的现象。如高中生物实验课程中,学生不是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生物实验操作,而是通过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地按照老师的意思进行操作。虽然这种实验操作可以减少学生出现错误问题,但是这样重复性的操作会使学生完全丧失自主性,使学生对生物实验操作没有积极性,学生在实验中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教师缺少对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

在我国的高中教学中,生物实验教学长期被忽视,这导致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缺乏研究。教师对如何组织生物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不足,导致学生不可能通过实验操作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对于探究性试验而言,教师应当有较高的实验教导能力和技能,而在这方面教师的能力显得捉襟见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生物教师工作量比较大,实验过程前,教师很少抽出时间提前练习实验,所以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测不足。

四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生物学习兴趣的重要举措。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但是在高中教学中,教师为了赶进度,缩短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原本学生可以自主完成的实验被老师一步一步引导的实验所代替,这使得学生对生物实验丧失乐趣,从而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失去兴趣。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策

一联系生活实践,科学实验教学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高中生物知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教学高中生物时可以在知识点中间加一些生活的实际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兴趣放到实践中去。如“基因突变”“细胞癌变”等实例,其中畸形儿就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而咸菜、烧烤等物质就是引发细胞癌变的元凶。教师对生活中案例的讲解既可以让学生通过书本的知识联系实际,又能让学生加深学习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结合书本知识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

二增加实验教学课程,满足实验

教学时间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完全是按照学校制定的课程表进行的,教师不可能把讲解理论知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这造成了学生实验教学时间过短现象的出现。学校应当专门制定出一个时间段,用这个时间段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加强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和教师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生物实验教学中,从而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使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学校的领导可以合理地安排学校的流动资金,以更好地完善学校的生物实验设施,社会和国家也应当对高中进行一定的扶持,其客服资金缺乏的障碍,为学生的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奠定基础。

三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应当进行一定本质性的改变。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从实验设计和操作到研究结论,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会导致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不高。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首先要从学生做起,加强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参与度,让学生参与到生物实验的设计环节中去。如在细胞的观察过程中,生物组织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试验都需要实验器材精准,学生参与其中可以训练基本功,提高基本素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也要改变评价方式。之前的评价方式看中的是实验进行的次数,而新的评价方式应当注重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实验能力,同时也要通过客观的角度对实验的准确性进行更高的评价。我国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教师要肯下功夫、愿意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用心揣摩,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提高。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