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气:183 ℃/2024-04-22 00:23:49
【导读】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对于语文的学习,不能光靠每天的背诵,还要多做练习!那么,对于初二语文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对于语文的学习,不能光靠每天的背诵,还要多做练习!那么,对于初二语文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6分,每小题1分

1. 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迷津欲有问,_____________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 。《黄鹤楼》

4. 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劝学》中的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与《长歌行》中的“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同为惜时名句。

6、写出两句能体现思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2分

7.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2分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8、下列各项中加黑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歼灭qiān 拂晓fú 溃退 kuì 箱箧qiè

B、 提tí防 荒谬 miào 寒噤 jìn 瓦砾lì

C、仄歪zè 地窖yáo 逃窜cuàn 瞥见biē

D、阻遏è 制裁 cái 杀戮 lù 赃物zāng

9、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晨曦

B、 荡然无存 名副其实 响彻云宵 泄气

C、锐不可挡 月明风清 转弯抹角 覆灭

D、不可名状 独一无二 丰功伟绩 鞠躬

10.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这火焰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流芳百世。

1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 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 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 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针对“假羊肉”事件,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1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回忆性的散文。

C.雨果是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D.《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14.口语交际。4分

我市于2013年5月2日召开“美丽黄冈•清洁乡村”活动部署动员大会。在会上,市委部署我市开展“三个清洁”活动,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让我市城内城外的风景都美如画。我市率先启动“关爱山川河流——’美丽黄冈•清洁乡村’志愿服务”活动,

假设你是志愿服务者,请完成以下任务:

你与志愿者服务队到某乡开展清扫垃圾活动时,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把垃圾倒在水塘边,你赶忙上前劝阻:

1你说:

中年妇女说:为什么不可以倒?我们一直都倒在这里。

2你说:

中年妇女说:好吧,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把垃圾拿到指定点去倒。支持清洁乡村活动。

15、【阅读经典名著】阅读下面选段,填空。共4分

他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

他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1上面选文出自名著《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2分

2“他”的身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2分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9分

㈠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16~17题。4分

望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6. 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2分

17.请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小题。13分

腰围上的中国

①和大多数学者不同,英国通亚咨询公司的创办人和着席研究员研究中国的工具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测量的是中国人的腰围。根据他的跟踪测量,他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已经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长至76.2厘米。在短短的27年的时间里,中国男人的腰围粗了20%。更令人震惊地是,其中40~50岁的男性的平均腰围已经达到了86.2厘米。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人越来越胖了。

②其实,早在2002年,我国就有2亿人超重,其中大约6000万人肥胖。这个庞大群体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黑洞:仅2003年,我国成人可归因于超重或肥胖所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就高达211亿元。

③“仅仅在20多年前,即使在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人们仍在努力填饱肚子,现在他们却在拼命减肥。”与弗伦奇共同完成著作《富态:腰围改变中国》的一位作者马修•格莱博表示:“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

④从杨柳细腰到大腹便便,中国人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的超重率增长了近40%,肥胖率增长了近100%。

⑤“啤酒肚”所体现的腹内积聚脂肪,即所谓的中心性肥胖,更容易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中心性肥胖将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更高,目前中国的肥胖人群中,八成以上存在这种肥胖类型。在中国,中心性肥胖是指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按照这个标准,本世纪初,我国35~74岁成年男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6.1%,女性患病率为37.6%。换句话说,我国已有近4000万名男性和9000万名女性处于危险之中。心脑血管研究专家介绍,肥胖很容易引起血压高、血脂高和血糖高,这“三高”会造成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的斑锈迹。这些“锈迹”脱落下来,就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脑子里就是脑出血。这些脱落下来的“锈迹”还会堵塞血管,造成脑栓塞。如果堵塞发生在心脏就是冠心病。近年来,这类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也在逐步攀升。

⑥更让人忧心的是,在成年人腰围越来越粗的同时,中国的小胖子也越来越多,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经超过55万人,12%的儿童体重超重。

⑦是什么导致中国人的腰围越来越粗?在格莱博看来,造成中国人日益“心宽体胖”的罪魁祸首之一是饮食结构的变化。2003年,位于上海市中心的来福士广场开业时,他注意到那里售卖美国热狗、土耳其烤肉、超级汉堡包和哈根达斯冰激凌,却几乎没有中式餐饮。

⑧与饮食结构同时改变的,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最新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有83.8%的成年人从不参加锻炼。

⑨两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学者还注意到,城市化进一步“加粗”了中国人的腰围。“爱护草坪是中国公园的一个最普遍的规定。这意味着公园只是一条装饰得很漂亮的小径,而不是可以让人们嬉戏、锻炼的场所。”弗伦奇说。

⑩这样看来,要创造健康中国,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减小腰围,更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

选自《读者》2013年第二期,有改动

18.文章第②段划线句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4分

19.第⑦段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20.阅读全文,说说肥胖带来哪些危害。3分

答:

21.请结合⑦~⑨段的内容给政府提几条创造支持性环境的建议。4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题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4分

1悉如外人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老人引杨氏入山4迫暮,与老人同出

23、与“入山之大穴”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民之大聚落也 B.具答之 C. 忘路之远近 D.或以钱币乞之

2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25.甲乙选文为我们描绘了人们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

__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分

贫困不是理由

她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孩。

去年高考,她考了683分的好成绩,超出重点录取分数线近100分。喜讯传来,一家人却陷入愁云惨雾之中;女孩一家5口,奶奶年事已高,母亲体弱多病,弟弟正上初中,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身上。父亲已经年过五旬,照顾几亩薄地,农闲时到附近煤矿挖煤,每天上午7点半下矿,工作到下午4点半才能出来吃饭,可即便如此,每月也只有几百元的微薄收入。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家里早已债台高筑,面对高额学费,如何去筹?

当地媒体报道了女孩面临的窘境,引起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的关注。他决定资助女孩,并很快联系上了她。在***里高晓松郑重承诺:“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的情况,决定资助你。”善良的他怕伤害女孩的自尊,又特意补充了一句:“不是因为你贫困,而是因为你有才华。”

这对一筹莫展的李家而言,无异于喜从天降,女孩连声道谢。最后两人约定,女孩一拿到录取通知书马上通知他,他会把学费汇过去。半个月后,女孩打电话给高晓松的秘书:“请转告高叔叔,我被浙江大学录取了。”当高晓松第二天准备汇款时,那女孩又打电话来了:“高叔叔,非常感谢您的好意,可是我不能接受您的资助了。两天前,一位好心的伯伯已经资助了我大学四年的学费。昨天给您打电话,是因为我答应过您,被录取后一定要通知您。”

当时高晓松非常惊讶,也被女孩的诚实深深打动。他仍然想帮助她,于是说:“我知道杭州的物价很高,既然有人帮你出了学费,那我就负担你四年的生活费吧,每月500元,你看怎么样?”“谢谢您!不过我的生活费那位伯伯也资助了。希望您能帮助别的比我更需要帮助的孩子。”女孩真诚地说。

其实,女孩完全可以接受第二笔资助,也没有人会去查证这笔钱,可以用来还债,可以让父母家人过得宽裕一点,可以给弟弟买一个新书包,可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滋润一点,可是她不假思索地放弃了,选择了诚信和善良,再次让高晓松感到震撼。

这位内心富有的贫家女孩名叫李小萍,家在四川内江市的农村。

此事传出以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很多人为她的所作所为感动,由衷地敬佩;也有人说她傻,以她的境况,同时接受两笔捐助也不违背情理啊!面对褒扬与质疑,李小萍依然平静,她解释说,我觉得诚信和自立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我暂时贫困,可是我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这种责任。

一位普通的中学生,简单的一句话,令多少人感到汗颜!

2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8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本文标题“贫困不是理由”中的“贫困”指的是 2分

28、本文通过对女孩的 描写和 描写,赞扬了女孩 ____的高贵品质。3分

2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加点词语“不假思索”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文章末段的“一句话”指的是: 2分

31、现代中学生,除了本文提到的贫苦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贫困?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女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五、写作展示50分

快乐来自成功、梦想、坚持……生活中,你也一定有过这些快乐吧!正是因为享受成功,胸怀梦想,执著坚持……你的快乐才那么真切,那么难忘,那么令人回味无穷。请将题目“快乐,来自于 ”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

3字数不少于600字。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题答案

1~7略

8.D 9、D 10.D. 11.C 12.D 13.B 14. 1你说:“阿姨,您好!我是黄冈“清洁乡村”活动的志愿者。请不要把垃圾倒在这里。

2你说:您看,把垃圾倒在这里,一是不好看,二是污染空气、土地和水源。我们在这里进行清扫活动,就是希望把环境卫生弄好。您还是拿到指定点去倒吧。”

1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16、“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17、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注意联系作者的作诗背景、思想感情分析。

18.举例子 列数字据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19.不能,删去后这句话的意思就变为:造成肥胖的罪魁祸首只是饮食结构的变化,与客观事实不符,不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0.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①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的患病几率。②绐国家和个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③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④肥胖引发的“三高”随时给痛患者带来生命危险。21.①制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合理调整饮食结构②大力发展健康教育,鼓励乃至奖励成人积极锻炼身体;③扩大体育活动场所,增加公共体育设施。

22、1都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拉,带领 4接近 23、C

24、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2在这儿能享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些一点也不缺少。

25、选文为我们描绘了人们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怡然自乐的生活图景。意近即可3分

译文: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鸡和狗都很高兴的样子,人们都在一起住.到了一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来这里住,能够容留他吗?”穴中人回答说:“你既然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有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真的要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打算给你一些地,用来耕地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诫道:“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将近夜晚,杨氏与老人一起出来.

注解:能相容否 容:允许 此殊不缺也 殊:很

杨谢而从之 谢:辞别 惟计口授地 惟:只 子来或迟 或:或许

26.一个女孩得到好心伯伯的资助后谢绝音乐人高晓松的资助3分。答题必须具备人物、事件两个要素。意思清楚但字数超过扣1分

27.经济上的困难2分 28.4分语言1分行动1分诚实善良,自强自立或自尊2分

29.2分“不假思索”是用不着想的意思1分,在文中形容女孩放弃第二笔资助态度的坚决果断,表现了女孩的为人诚实1分

30.诚信和自立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我暂时贫困,可是我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这种责任2分

31.3分示例:精神上的贫困。1分如生活上或学习上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就经不起考验,一蹶不振,推卸责任。因此,我们应像女孩那样,勇于承担责任,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2分。关键词:责任,自立。偏离关键词谈则扣1分/答案不惟一,符合题意思想内容健康即可

的人

1.初中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2.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3.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4.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