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电影新产业1979―2005 台湾新电影运动时期

人气:303 ℃/2022-03-13 13:09:30
【导读】 新时期新电影新产业1979―2005 台湾新电影运动时期,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的旗帜在中国社会张扬,电影事业也获得二次解放。20多年来,中国电影人努力奋斗,创作出一部部艺术精品,震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 反思与突破改革开放,解放思想,1979年...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的旗帜在中国社会张扬,电影事业也获得二次解放。20多年来,中国电影人努力奋斗,创作出一部部艺术精品,震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

反思与突破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1979年春天的风,吹拂着艺术家们的脸,大家为走过了严冬而庆幸,也为新春的来临而歌唱。开放带来多元的认知,观众不再满足于电影里的假、大、空,电影创作者也在寻求突破之路。同样是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小花》和《归心似箭》已摒弃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向对人性的关照和情感的诉求。《婚礼》、《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等电影,使中国观众从银幕上体验到久违了的亲情和爱情。这一年,全国电影观众达到293亿人次,成为后来难以逾越的高峰电影界喜称为“中国电影复兴之年!”

然而,十年的创伤岂可一日抚平,人们开始对历史进行着全面的反思。这时,一部名为《天云山传奇》的影片在浙江西部山区开拍了,曾经拍摄出《红色娘子军》的谢晋,在影片中将以往凸显的政治冲突,演变成在政治大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和情感历程。与此同时,另一部相同主题的影片《巴山夜雨》也在三峡的客轮上演绎着。中国电影人在拨乱反正的旗帜下,用电影进行着可贵的思考。在1981年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奖中,这两部作品让评委们难以取舍,最终以并列的形式获得最佳故事片奖。

当广州青年摆起“雅马哈鱼档”的同时,伴随着游走街头的四喇叭收录机,飘来了台湾歌星邓丽君的歌声。大多数中国内地观众被这歌声深情陶醉,但并不知道它是台湾影片《小城故事》的主题歌。海峡两岸多年的阻隔,使双方的了解严重不足。当台湾大导演李行的影片《汪洋中的一条船》在祖国大陆公开放映时,观众对台湾百姓的生活,有了具体的认知和真切的认同。

长期的禁锢造成了内心的郁结和创新的冲动,呼唤着电影观念的变革,一个多彩的电影表现时代即将来临。1980年4月5日,20多位中青年导演在北京的北海集结,他们立下誓言:“发扬刻苦学艺的咬牙精神,为我们的民族电影事业做出贡献,志在攀登世界电影高峰。”于是,这个后来被约定俗成地称作“第四代导演”的群体,开始了银幕上一系列的电影语言革新。《沙鸥》、《邻居》、《城南旧事》、《人到中年》、《小街》、《我们的田野》、《人生》、《老井》等影片,很快对第四代导演的承前启后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第五代”的力量

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78班的四个毕业生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他们是张军钊、张艺谋、肖风、何群。一年后,他们与同班同学陈凯歌一起,先后拍摄了“第五代”的宣言之作《一个和八个》和《黄土地》。这两部在电影语言上与以往中国电影有着“断代”般的巨大差异的影片,震撼了中外影坛。

1984年,建国35周年,共和国中止多年的国庆大阅兵再度举行。在这重大历史时刻,一群“第五代”电影人,把他们的摄影机对准了阅兵仪式。一部《大阅兵》,表达了新一代电影人对一个时代的热忱。在山东高密,《黄土地》的摄影师张艺谋种下了300亩红高梁。高梁红了,一部充满生命力量的《红高梁》也收获了“金熊奖”。

一时间,“第五代”电影人将中国电影的影响力扩展到西方。尽管在一些影评家和中国观众看来,陈凯歌和张艺谋电影里的中国,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第五代导演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深刻展呈,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另一种现象也在第五代导演身上上演,《孩子王》不仅在戛纳电影节得到一个专门颁发给冗长乏味影片的金闹钟奖,还在国内遭遇了6个拷贝的惨绩。更加悲惨的是《晚钟》,竟然创下了零拷贝的纪录,即便是在获得“银熊奖”后,也只卖出一个拷贝。

这一切为中国电影敲响了警钟。怎样才能让影片叫好又叫座呢?中国电影面临市场难题。

1982年6月初,一部名为《少林寺》的影片公映。观众争先恐后,全国城乡电影院门庭若市,当代中国电影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商业娱乐片的力量。在市场的浪潮中,商业娱乐片如鱼得水。电影人触摸到中国观众的心理期待,也看到了大众化和市场的潜力。到,娱乐片占国产电影的75%,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的概念开始形成。

历史事件与个人生活

当1978年出品的《大河奔流》把*********的形象搬上银幕时,虽然严重地存在着概念化的问题,但毕竟是领袖人物在银幕上出现的第一次,扮演他的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于是之。此后,北影“四大帅”之一的成荫以恢弘的气势为我们展示了“西安事变”的历史真实。但是,《西安事变》的创作依然无法完全摆脱对领袖人物塑造的概念化,显得十分拘谨。一些台词甚至来源于党史文献。

元旦,广电部、财政部联合下文,对每部耗资200万以上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每部耗资150万以上的重大现实题材影片,提供重大故事片资助基金。明确的政策导向和相当的资金支持,使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影片《开国大典》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优秀作品,这部影片不仅在思想和历史观上颇具深度,在历史人物的描绘上更具突破性尝试。同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投拍了反映解放战争的历史巨片《大决战》。拍摄地点涉及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个市县区,参加拍摄的群众达15万人次。人民解放军的五个军区和海空部队、陆军航空兵的20多个军级单位、30多个独立师团,共13万人参加,累计达330万人次。在《大决战》制作成功的基础上,《大进军》、《大转折》再次展开了解放战争的全景画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电影人并没有忘记曾经对中国民众产生重要影响的英雄们,《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张思德》等影片的拍摄,使英模的事迹成为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主要题材。虽然从新中国电影的草创以来,英雄始终是电影的主题,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时的叙事和表达方式更加人性化,也更加自觉地采用前期策划和市场运作。

1992年,张艺谋隐藏起他的摄影机偷拍的方式完成了影片《秋菊打官司》。把乡土社会中的习惯与现代法制社会的冲突,以极端执拗的方式表现出来。就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每天清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时候,电影人也把《香魂女》、《被告山杠爷》、《警察故事》、《阳光灿烂的日子》搬上丁银幕,展现了各类小人物的真实生活。

据统计,1992年中国电影产量170部,现实题材的创作达到60%。现实主义题材成为这一时期银幕的主旋律。

产业化的道路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以VCD为代表的影碟技术普遍流行,由此带来的资讯快 速流通和个人化欣赏模式的转变,使得观众的欣赏需求变得难以捉摸。但是,电影放映始终寻求着市场的春天。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各大电影厂在获得经营自主权的同时,直面变化万千的电影市场。一个地区只有一家发行公司的垄断形式被打破了,一些个体放映员也把电影放映的市场化理念推广乡间。

1994年11月12日,美国影片《亡命天涯》在中国的6大城市率先公映,中国观众与世界同步看到了最新的国外大片。国外片商觊觎已久的中国电影市场,打开了紧闭多年的大门,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今,人们从惊呼“狼来了”到“与狼共舞”,从“万人空巷”到“波澜不惊”,进口分账大片的概念已为市场所接受。

1999年,当中国第一个专业电影频道以CCTV一6的呼号开播,并为电影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电视电影的同时,紫禁城公司与冯小刚合作,也在内地打出了贺岁片的招牌,《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在电影市场上连年取得超过进口大片的票房佳绩。一时间,贺岁片为中国观众增加了一项贺岁迎新的新内容,也为吸引观众重返影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国产电影份额不断上升,好莱坞电影的神话不断破灭,国产电影屡屡获得国内市场的单片票房冠军。2002年,《英雄》2亿6千万;2003年,《手机》5600万;2004年,《十面埋伏》1亿5千3百万,《张思德》5000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确立,电影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业属性不断加强。从计划经济下的电影业衍生出了市场经济下的电影产业从封闭的电影系统,衍变为开放的电影行业。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已经在电影影片、电影企业、电影产业链三个层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其目的就是要适应中国电影产业生态环境的变化,满足观众的需求,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产业化改革大潮冲卷着束缚中国电影发展的道道壁垒,2004年,海外资金参与国产影片制作的禁区被打破,一批具有科学的经营理念、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规范的管理措施的现代影城和技术公司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在中央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和电影资金进入内地,创作了《天下无贼》、《功夫》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初步形成了“两岸三地”共同打造国产影片的新局面。数字技术日趋完善,数字化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电影产业的火车头。

2005年,是中国电影的发展年。在中影集团和上海、长春、西安、潇湘等电影集团全面转制的基础上,新画面、世纪英雄、华谊、保利、横店、万达、博纳等一批新兴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国营、民营和海外资本共同投资国产电影的新格局,彻底改变了国营企业独撑国产电影生产的历史困境。多主体投资带来了国产电影的多品种选择和多样化发展。中国电影呈现出千山林立、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责任编辑/翟建农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