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便血是什么原因

人气:215 ℃/2022-08-30 17:21:05
【导读】 经常便血是什么原因,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通常而言,引起便血的病因共分四种:第一种是肛门疾病,第二种是直肠疾病,第三种是结肠疾病,第四种是全身性疾病。1.肛...

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

通常而言,引起便血的病因共分四种:第一种是肛门疾病,第二种是直肠疾病,第三种是结肠疾病,第四种是全身性疾病。

1.肛门疾病25%:肛门疾病是引起便血最常见的原因,痔疮、肛裂引起的便血都是便后滴血,严重的可以喷血,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肛裂引起的便血常伴有排便后肛门痛疼。痔疮出血,常常是在排便用力时,有小肿块由肛门内向外凸出,并有滴状或喷射状鲜血排出,出血量可大可小,内痔出血常常无痛。

2.直肠疾病25%:直肠息肉是直肠的良性肿瘤,大便带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距肛门很近的直肠息肉有时也会脱出肛门以外。此种疾病常见于儿童。如果有人持续便血,有下坠感,大便次数增加,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同时有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的情况发生时,则提示可能有直肠癌发生的可能,这样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老年人。

3.结肠疾病20%:结肠同直肠一样,也可有息肉与癌症的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病也可引起便血,此类大肠炎性疾病引起的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此外,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如肠伤寒、肠结核、肠套叠等,也会有便血的症状发生。

4.全身性疾病15%: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机制紊乱、胶原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见的传染病如鼠疫、斑疹伤寒等,都会出现便血。但在这些疾病中,便血仅仅是全身出血的一部分,便血的同时,会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因此,鉴别起来并不困难。

那么,我们应如何预防便血呢?

1、需要良好的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身体健康。

2、需要合理饮食,一日三餐正常进食,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食物,如辣椒、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和维生素较多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柔软。

3、需要养成定时大便习惯,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排便时避免用力过度和久蹲看报纸等,每天早上喝杯水,帮助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4、需要经常做提肛运动,像司机、孕妇、白领等缺乏运动者,可以经常做提肛运动,即收缩肛门,或自我按摩长强穴,可以预防肛肠疾病,减少大便出血。

5、需要保持肛门的清洁,每天清洗一次肛门,勤换洗内裤,内裤要柔软、透气,不可过紧。

6、需要避免久坐久立,增强身体锻炼,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太极拳、瑜伽、打球、健身运动等,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7、需要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大便出血的疾病,如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

对于大便出血这种症状,我们要做好及时的治疗与预防,不能等到严重了,再去预防治疗。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