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微课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人气:251 ℃/2022-05-19 09:33:17
【导读】 高职院校基于微课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论文,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所谓“六位一体”,即微课计划发布者、微课评价标准制定者、微课评审专家、微课提供者、微课发布平台提供者、微课使用者六种角色形成的有机整体;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高职院校基于微课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所谓“六位一体”,即微课计划发布者、微课评价标准制定者、微课评审专家、微课提供者、微课发布平台提供者、微课使用者六种角色形成的有机整体;

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高职院校基于微课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高职院校基于微课的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一、基本概念

为了后面叙述方便,首先对以下几个基本概念作一个必要的解释。

所谓“六位一体”,即本文提出的微课计划发布者、微课评价标准制定者、微课评审专家、微课提供者、微课发布平台提供者、微课使用者六种角色形成的有机整体。

微课网络,本文简称“微网”,是为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网络,此处的网络与计算机学科中的网络不是同一个概念,比计算机学科中的网络概念范围要大,包含以上六种角色,以及为实现微课教育教学必备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网络传输介质和无线终端设备等。简言之,微网即为了让微课资源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而整合在一起的软件、硬件、人力和其他辅助资源的有机整体。

微网平台,基于微网的教学资源平台。

微网教学模式,专指本文提出的“六位一体”的基于微课教学资源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六位一体”中六种角色的功能和职责

1.微课计划发布者

建议以学科为单位,由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微课制作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研讨本学科微课制作的范围、重点、先后次序以及任务划分和时间结点要求。微课制作要形成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要能覆盖本学科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而不是发动大量的人去根据个人喜好制作出大量的离散的基本无用的所谓精品微课。所以,加强引导,按照计划分头让相关的人员进行分工合作的制作,既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又可以形成学科的完整微课体系,最终实现微课应该起到的作用。

2.微课评价标准制定者

建议由微课研究和实践中具有突出成就的带头人、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制作专家、网络专家共同组成。职责就是制定微课评价的标准。标准的制定不应针对具体学科,除了从微课本身层面去评价其质量优劣外,还要从技术层面、网络传输层面制定评判标准。微课除了时间要求,还要有文件容量要求,画面清晰度要求,要适合于不同网络的顺畅传输和不同媒体的展示和播放,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要能够很方便地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上使用。

3.微课评审专家

建议由微课计划发布者、微课评价标准制定者、专业带头人或学科代头人按照一定比例组成评审小组。职责是对微网平台上提交的微课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合格的、优秀的作品进行收录。

4.微课提供者

建议由学科一线教学人员,辅以其他业余爱好者组成。提供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队,但都必须按照制作计划和评审要求进行制作。为了激励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制作中来,可以采用任务分配式、大赛征集式、奖励拉动式等多种途径。

5.微课发布平台提供者

建议高校由一校或多校统一规划,中小学由区域教育局统一规划,在有网络教育教学平台设计经验的优秀软件公司中择优选择。平台要提供计划发布、标准发布、微课评审、微课发布、微课学习、微课组装、评价反馈等必备的模块,还要提供学习辅助的各工具模块及在线和非在线的交流沟通和答疑模块。同时平台提供者还应该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要保证平台提供足够的带宽,要保证微课资源的可访问性,要保证软硬件失效后的快速恢复。建议采用分布式存储或可靠的第三方云平台作为微课的存储。

6.微课使用者

主要的对象是针对某学科的一线教师和学生,当然如果微网平台是开放性的,也可以是其他愿意学习的自学者。由于微课既可以用于非正式的学习,也可以用于正式的课堂教学。这里主要谈谈正式的用于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形式。无论是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均应该由以下原则来使用微网的微课资源。以项目化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最终产品为目标来组织课堂教学。

本文提出的基于微课的“六位一体”的微网教学模式,已在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软件专业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证明其具有可行性。同时,微课教学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前应该做必要的分析和研究,以找到最适合自身学科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