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评试题

人气:189 ℃/2022-02-09 09:50:38
【导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评试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一个单元考试即将到来,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好试题内容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 写出汉字。1环谒2军帖 3城阙...

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一个单元考试即将到来,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好试题内容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 写出汉字。

1环谒2军帖

3城阙4不亦yuè 乎

5尊君在fǒu

提示:“谒”不要读成“hè”,“说”不要写作“悦”,“不”不要写成“否”。

答案:1yè 2tiě 3què 4乐 5不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敏而好学2遂携拯如初

3指物作诗立就4太丘舍去

提示:解释时应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在句中的意思。

答案:1聪明;2救助;3完成,这里是“写好”的意思;4离开。

3.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的作者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B.《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编者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王勃,是唐代初期著名诗人。

D.《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提示:《论语》是孔子的弟 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孔子不是作者。

答案:A

4.理解填空。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有许多诗歌抒发思乡之情,请你写出完整的一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理解性记忆需要我们理解诗文内容,开放性试题需平时加强积累。

答案:1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3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8题。

伤仲永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 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 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5.给选文第2段加标点符号。

提示:根据语意、字义断句。

答案: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6.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 无知之态?

答案: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7.课文中的哪些话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

提示:根据时间变化进行排列即可。

答案: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 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 成才的关系。

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D.本文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弊病。

E.本文强调了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天才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大有作为。

提示:“家庭环境的好坏”对一个人成才来说,仅仅是一个客观条件,而不是关键因素。

答案:C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伸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9.成语___________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的道理。

答案:南辕北辙 行动和目的相反,条件越好,离目标越远。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邯郸 奚恃御

提示:汉字中形声字比例比较大,这对我们记忆有很大帮助,但还是要通过工具书认准读音,不要冒读。

答案:hán dān xī shì yù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中道而反2吾马良

3此数者愈善4以广地尊名

5吾欲之楚6犹至楚而北行也

提示:有些学过的文言词语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运用时的迁移。

答案:1同“返”,返回;2好;3越;4扩大;5到;6可是。

1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非楚之路也: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

B.吾御者善:我抵御很善良。

C.头尘不去:头上的灰还来不及掸掉。

D.犹至楚而北行也:这好比到楚国去却往北走一样啊!

提示:B 项中的“御”指驾驭,“御者”指赶车的人、车夫,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车夫技术好啊”。

答案:B

13.“此数者愈善”的“此”指代什么?

提示 :“此”是这的意思,所以,和现代文中寻找指示代词“这”指代的内容的方法是一样的。

答案:吾马良、吾用多、吾御者善。

三、语言运用

14.仿写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 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注意运用比喻,前后要有关联。

参考答案:断线的风筝 摇摇晃晃 不知归宿

四、写作

15.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之间建立起来的友情往往是十分感人的。在亲朋间、师生间、同学间、老乡间这种友情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你也一定会经历过这样的动人故事,也一定有十分真切的感受和体会。

请以“友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扣住“友情”二字,写一个真实而 曲折的故事,要有真情实感。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