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史天泽传阅读答案

人气:269 ℃/2022-05-05 12:52:54
【导读】 元史史天泽传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史天泽是大蒙古国及元朝初年名将,史天泽为巩固和发展蒙古贵族在中原的统治立了大功,也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元史史天泽传》阅读材料史天泽,字润甫,秉直季子也...

史天泽是大蒙古国及元朝初年名将,史天泽为巩固和发展蒙古贵族在中原的统治立了大功,也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元史史天泽传》阅读材料

史天泽,字润甫,秉直季子也。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

中统元年,世祖[注]即位,首召天泽,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即具疏以对,大略谓:“朝廷当先立省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督诸路,沛恩泽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奉秩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庶能上下丕应,内外休息。”帝嘉纳之。

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

三年春,李璮以益都叛,遂据济南,诏亲王哈必赤总兵讨之,凶势甚盛。继命天泽往,至则进说于哈必赤日:“璮多谲而兵精,不宜力角,当以岁月毙之。”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初,天泽将行,帝临轩授诏,责以专征,俾诸将皆听节度。

天泽未尝以诏示人,及还,帝慰劳之,悉归功于诸将,其慎密谦退如此。天泽在宪宗时尝奏:“臣始摄先兄天倪军民之职,天倪有二子,一子管民政,一子掌兵权,臣复入叨寄遇,一门之内,处三要职,分所当辞,臣可退休矣。”帝日:“卿奕世忠勤,有劳于国,一门三职,何愧何嫌!”竞不许。

十一年,诏天泽与丞相伯颜总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天泽至郢州遇疾,还至真定,帝遣其子杠与尚医驰视,赐以药饵。天泽因附奏日:“臣大限有终,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语不及它。以十二年二月七日薨,年七十四。

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年四十,始折节读书,尤熟于《资治通鉴》,立论多出人意表。拜相之日,门庭悄然。或劝以权自张,天泽日:“愿相公无权。爵禄刑赏,天子之柄,何以权为!”因以谢之,言者惭服。

节选自《元史•史天泽传》

【注】世祖:指元世祖忽必烈。下文“宪宗”指元宪宗蒙哥,忽必烈之兄。

《元史史天泽传》阅读题目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B.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C.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D.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多为中国古代帝王即位后用来纪年的名称,中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

B.先兄,指已去世的兄长,“先”是对故去的人的尊称,多用于长辈。

C.在我国古代,诸侯之死称为“薨”,后来,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也称作“薨”。

D.《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天泽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他是忽必烈继承帝位后第一个召见的大臣;史天泽向皇上提出了很好的治国安民之策,皇上赞许并采纳了这些建议。

B.史天泽为人谨慎谦逊,受命平定李璮叛乱时,皇上要所有将领都听史天泽指挥,但史天泽一直没有将这道诏令公开,事后,他将功劳都归于各位将领。

C.史天泽主持军事和民政事务,他的两个侄儿也位高权重,他觉得不妥,向元宪宗提出辞职退休的请求,但皇上没有批准。

D.史天泽在青年时期忙于军务,无暇读书,由于感觉知识不够用,他被迫在四十岁以后发奋读书,从此所发的议论常常出人意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5分

2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5分

《元史史天泽传》阅读答案

4.C

5.D《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6.D“感觉知识不够用”“被迫”缺乏依据,原文“始折节读书”指开始开始改变志向读书

7.翻译略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