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技巧

人气:360 ℃/2023-04-24 04:20:20
【导读】 考研复试技巧,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考研的复试相信很多考研生都非常地看重,那么我们要怎么从复试顺利毕业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考研复试通关攻略【关于笔试】首先扒一扒复试里面的笔试吧,楼主考的是文学,但是笔试考的是与初试完...

考研的复试相信很多考研生都非常地看重,那么我们要怎么从复试顺利毕业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考研复试通关攻略

【关于笔试】

首先扒一扒复试里面的笔试吧,楼主考的是文学,但是笔试考的是与初试完全不同的内容,所以复试一定要提前做准备,否则到出了复试名单才开始准备就真的晚了,我们今年笔试给的参考书基本没有什么用,所以不能完全依靠官网学校公布的参考书,一定要看一下相关的比较有权威的书。

如果在初复试之前能够联系到一位直系的学长或学姐就再好不过了,因为他们能给你提供很多的信息,我们今年复试的第一名就被刷了,因为笔试没有考好,所以排名靠前的一定不要骄傲,排名靠后的也别气馁,每年逆袭的例子都很多。

【英语面试】

有一些话题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比如自我介绍,本科大学,家乡,兴趣爱好,研究生后的未来计划等等,如果老师问到这些问题要保证自己不能站在那里磕磕巴巴的。

说白了,英语口语就是看你的背诵能力了,如果允许可以找一个人一起练一练,楼主当时就自己拿着个小镜子天天对着练习,记住,英语口语一定要说出来,并且要大声的说出来,要不然口语复试的时候可能会卡词的。

【面试礼仪】

关于着装,很多人问要不要穿正装,其实不用的,因为当天去面试的时候没有见到男生穿正装的,当然如果你考的学校大家都穿正装就另当别论了。当时我有问过我认识的直系学姐着装问题,她就说平时的衣服就好,学生气点挺好。

这里提醒会化妆的女孩子,妆一定不要化的太浓,浅浅的一点就可以了,总之着装就是干净大方,简单利落,不要另类,不要花里胡哨。

关于礼仪,复试时候叫到你的名字,进门之前一定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进去以后要跟老师问好,这时候老师一般会示意让你坐下,记得跟老师说谢谢,这些都是最近基本的礼貌,起码要在老师问你问题前给老师一个好的印象。

【专业问题】

一般老师问的都是那个老师比较擅长的领域,所以不懂的千万不要乱说,还有就是老师一般都会根据你回答的问题来对你进行深入提问,所以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涉及自己自己似懂非懂的部分,否则被老师追问你就惨了。

专业课面试时候,也会遇到自己不会或不懂的,记住这很正常,不能只说一句不会就不说话了,一定还要开口说,说跟老师提问的问题相关的你懂的其他方面,说白了,面试就是考你对知识的宏观把握能力,和临场的随机应变能力。如果觉得自己发挥的不太好,可以跟老师简单说明一下可能是因为紧张了,很多问题答的不好,下去以后一定把那些题目弄懂之类的。

就这么多了吧,理解你们即将复试的紧张心情,大家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复试,考上理想的学府,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考研复试备战技巧

一、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就是一定要重视占有信息,也就是要找到你要报考学校的学长学姐们了解情况,因为每个学校的考试形式会略有不同,所以要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准备。

二、两个基本点:

大致上所有学校都会涉及的就是英语口语和专业课的复试。因此两个基本点就是一方面准备英语能力的复试,另一方面就是准备好专业知识的复试。

1、英语口语和听力:在复试的时候,很多院校都会有口语的面试,如果难一点的学校,甚至会用英语来考察考生专业课问题,这对于考生的专业课词汇量以及口语表达方式、熟练程度都有很高要求。

2、专业课知识储备:通过了初试阶段的筛选之后,在复试阶段很有可能就只是考察某位老师的某篇文章或前沿学科交叉的事物,因此复试对考生专业课水平的考察会更加严格。

三、关于复试你还需要知道的事:

第一,考研复试是在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公布后,各招生单位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的考试情况再确定一个复试分数线,确定之后会及时通知满足复试条件的考生来参加复试。复试时间,一般会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复试主要内容包括英语口语、专业基础课,还有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及心理素质等,其中英语口语和专业方面的考核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第二,考研复试不仅仅是对专业水平的进一步考查,也是对学习态度和礼貌的检验。不要小看后者,往往细节决定成败。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考研备战复试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顺利通过复试。

考研复试入好选对导师

一、了解导师是否有足够的经费。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做科研也是如此,没有足够的经费是十分痛苦的,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开展工作。资金充裕可以保证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接触到更多更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测试手段,这对以后的工作科研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其次要了解导师的课题内容。

许多同学很关心课题内容,可是却不知道如何挑选一个好的课题,通常只是看题目觉得很炫,就直接选了,这样带来的往往都是失望。"标题党"在学术界也是存在的。

三、搞清楚导师做的课题是偏理科还是偏工科。

同样课题题目或研究方向,从工科角度入手和从理学方面研究是截然不同的。通常工科注重效果效益,与工厂、公司、军队等联系紧密,而理科注重创新独特,发表文章多是理科的优点。

总体而言,理科和工科是各有所长,单从就业角度上看,两者倒是区别不大。偏工的也有在大学任职的,偏理的也有进公司工作的。

四、尽量选择一个研究水平高的课题。

导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水平。在一名高水平导师的指导下,不仅能做出高水平的论文,而且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平时的耳濡目染,自身的素质也会得到很多的提升。

大家可以简单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衡量。一是导师发表文章的档次和数量,对于偏工的导师可以用发表专利的情况来判断。二是导师获得的资助情况。比如,国家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863项目,国家面上项目,省级市级基金,军工项目,企业的横向课题等。

五、了解这个课题可以学习到得知识。

几乎没有一个研究生的科研项目会与你以后的工作内容完全相符,因此在研究生期间学到的主要是方法手段。哪个题目对学生的训练多,哪个题目应该越好。

课题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广,实验表征手段丰富,实验操作复杂,有些甚至是独门绝技,可以成为看家本领,那这就是较好的课题。

六、了解导师的指导风格。

无论是指导风格还是组内氛围,都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在于个人的把握。

在选择导师时,切忌导师腕儿越大越好。大的导师指导的学生多,宏观指导为主,而具体指导方式也会各有不同,有的是指定替他老师,有的是开组会定期沟通等等。大家选择知名导师时,一定先了解清楚这些情况。

在一些情况下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些有水平的年轻的导师,他们精力旺盛,工作欲望强,实验中也亲力亲为,而且学生少,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也大,这些对研究生的成长都是十分有利的。

七、了解导师的毕业生去向。这是一个终极标准。

现在毕业生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不完全是但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毕业生的去向在一个稳定成熟的研究小组里是比较有传统的。

要了解以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浏览老师主页,与师兄师姐,老乡等交谈,参观导师实验室,与一些老师长辈甚者导师本人交流等许多手段获得。每种方式都会有有帮助,不能偏信某种方式,综合在一起考虑才是上策。

如果有条件,在暑期或课余时间到感兴趣的导师那里去实习工作一段时间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看过的人还: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