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美的继承与发展

人气:199 ℃/2024-01-27 13:43:19
【导读】 戏曲舞美的继承与发展,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戏曲是我国古典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体现。戏曲舞美在戏曲演出中不仅是陪衬了人物, 而且同时在创造着、揭示着戏剧的意蕴和神韵。 那么,关于,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编...

戏曲是我国古典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体现。戏曲舞美在戏曲演出中不仅是陪衬了人物, 而且同时在创造着、揭示着戏剧的意蕴和神韵。 那么,关于,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现代戏曲舞台美术的特征

中国传统戏曲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演出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特点。1景物的写意性、符号性和虚拟性。2舞台造型的装饰性和程式性。传统戏曲的舞台美术,往往着重整体性,不讲究个性,单调的舞台背景,观众亦难以唤起美的想象,更谈不上造型的风格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诞生了一批以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就是影响中国无数代观众的“八大样板戏”。它们在运用传统和外国艺术形式相结合,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进行构思和体现,借鉴话剧舞台美术形式,用西洋绘画的写实布景、道具、服装,改变了传统京剧重写意、象征的假定性特征。但是写实的“景片”也显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程式化的“假”。一幅写实的“景片”也足可以毁掉戏曲艺术表演的“真”。

二十世纪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戏曲开始全方位革新,戏曲舞美在戏曲表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大制作成了一种趋之若鹜的“时尚”,舞台美术、道具、服装、音乐、灯光趋于奢华,高科技的激光以及电脑技术,更是爆出“天价”的舞美成本,却冲淡了对戏曲本身的内涵。一些获奖载誉的作品,局限于大的剧场而不能下基层演出,脱离群众,只能成为一种城市能欣赏到的“贵族艺术”。戏曲舞美不能丢掉戏曲本体和剧目个性,更不能一味追求过分的奢侈装饰。

现代舞美的传承和现状

戏曲的生存和发展,在必须保持它的基本审美特性的基础上,更新观念,从再现象向表现美学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与当今传媒手段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文化的传承。舞美要有较强的时代感,它不单单是静止的画面,而是要根据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一在表现形式上写意与写实相结合

中国戏曲艺术重在写意,戏曲的舞台美术以“假定性”和非幻觉主义为基本创作方法,以程式化的简单形式存在于演出中,着重服务于表演,是通过表演来表现的抽象之景,写意突现了中国式的美学意义,诱发观众对整体环境感觉产生想象的方法,是与中国“物感论”为理论基础的戏剧抒情写意的美学思想。在舞台实践中,处理虚与实的关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以局部之实代表整体之虚,以简代繁,以少胜多,或运用象征性、装饰性的景物,借此寄彼,虚实相生。采用个性化的中性布景也是正确处理虚实关系、缓解景物造型与虚拟表演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这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布景装置往往抓住戏曲的特征,将生活真实寓于艺术真实之中,追求“神似”,因而有利于强化演出的整体风格,并且可以创造诗化的艺术氛围。因而要使舞美造型与戏曲的内在特质相融并保持舞台演出整体风格的统一,就必须正确处理虚与实的关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在保持本剧种风格上再现与表现相结合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的特点和极限,戏曲舞美如果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是不可能满足观众的要求的,舞美应该将戏曲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广泛吸收现代艺术语汇和先进的物质技术手段,大胆创新,渲染时代氛围,创造具有现代意味的表现形式,以适应当代观众不断变化着的审美情趣。戏曲舞美必须服从剧本的结构和统一的导演意图,应该做到用不同形式,不同手法给予表现,“因戏制宜”要保持剧种的自身风格又要有所变化,有所创新。1表现主义。舞台美术设计就是不再是现客观世界或戏剧动作生存的场所,而是从线条和色彩,物体和形状具体化剧本中暗示出的精神实质,达到象征表现。2写实主义。中国现代戏曲舞台美术风格上融合了西方舞台美术设计的特点,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都对它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戏曲舞台美术也由重在表现人物造型转重景物造型的的任务。但它并不是写实与象征意义上的装饰概念,而是一种把舞台当作演出场所来理解的超戏剧的审美理念。这种装饰风格在形式上是自由的,它可以是任何一种你所能想到并且以为是精彩的有意味的形式。

优秀的传统剧目是我们民族的戏曲艺术的精品,如何使它既保留古老艺术的芳香又焕发新的光彩,并形成多样化的舞美艺术构思,我们不能为形式而形式,形式总是内容的引伸,是舞美创作人员对剧作深刻解释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风格化的舞台设计,创造出更新、更美、更具有民族戏曲特色的样式。

三为剧情服务,展现独特的舞台风格

戏曲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各个因素只有和谐地统一于这个艺术的整体之中,才能产生完美。戏曲的主体应该是表演艺术,而舞美是为戏曲艺术服务的,在理解贯彻导演总意图的前提下展示剧情发展需要,从而产生震撼力量的舞台美术效果。要营造一个场景,首先要充分的理解剧情提供的故事内容,人物环境,再去塑造典型舞台氛围。如果要做的这一舞台空间形象能融入到戏里,在舞台空间里,身与景随,戏到景到,通过表演完成情。当代戏曲舞美在发挥实用性、再现性功能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表情达意的功能,力图在舞台上构造一种情景交融的状态,来体现和深化剧作的思想内涵,传递人物精神世界的信息。

戏曲艺术是虚拟化、程式化、歌舞化的表演艺术,舞台设计要与表演相适应,为表演创造自由广阔的空间。首先,实物的装置应该简练、精美,以简代繁,切记堆砌,以至喧宾夺主,淹没表演。此外,作为舞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的服饰装扮也要与表演相适应,给表演以辅助,并有利于表演动作的延伸和夸张无论是实物装置,还是虚设之景,或是混合型的中性布景,只有与戏曲表演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充分显示舞台美术的特有艺术创造力。

四大胆创新,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气息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同世界接轨后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审美观念,为了更好地表现新生活,和现代人物形象。现代戏舞台设计应该将戏曲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广泛吸收现代艺术语汇和先进的物质技术手段,大胆创新,渲染时代氛围,创造具有现代意味的表现形式。现代舞台用景已不再满足于实用性、再现性功能的阐发,而追求表现性,注重精神的表现,注重阐述人物内心。

现代戏曲舞台美术的责任与发展

有着深厚传统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文本、曲词、唱腔、音乐和表演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严谨规范的传统体系,留下了大批丰厚的宝贵遗产。保护传统戏曲艺术关系到我国整个的民族文化事业,更关系到我国民族的根,民族的繁荣昌盛。中国戏曲舞台美术是民族戏剧综合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民族文化的延续性,而且更体现了拓展时代的创造性。戏曲艺术最好的保护是发展,有新戏才能发展,这是戏曲生态保护和健康生存的最好办法。保留与传承戏曲舞美精华,让当代与后世的观众去欣赏古典的“美”,去感受过去时代的人与事,去认识历史,同时寻求一种形式上的突破,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创新有所建树,也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戏曲舞台美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果发展创新,是我们从事舞美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