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游玩景点推荐

人气:219 ℃/2024-06-02 21:35:09
【导读】 滁州游玩景点推荐,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可去滁州旅游就只能看看琅琊山么?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滁州还有什么好去处吧~滁州必去旅游景点琅琊山琅琊山位于滁州市区西南5公里处,最高峰海拔317米,因东晋司马睿任...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可去滁州旅游就只能看看琅琊山么?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滁州还有什么好去处吧~

滁州必去旅游景点

琅琊山

琅琊山位于滁州市区西南5公里处,最高峰海拔317米,因东晋司马睿任琅琊王时曾寓居于此而得名,因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著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里的“山”指的就是琅琊山,山上景点多围绕《醉翁亭记》展开,人文气息浓郁,比较遗憾的是不少古迹在历代屡有毁建,现在看到的多数是后来重修的。琅琊山风景秀丽,爬爬山,确有“山水之间”的乐趣。

琅琊山有两个大门,北门和东门,北门为正门,公交车是停在北门外的,所以一般从北门进,由东北往西南游览景区。景区内有观光车坐,单程8元,最深处开到琅琊寺这里,最后一段去往山顶的路还是要步行的。

进北门,经过野芳园瑯琊墨苑后,能看到潺潺的溪水在山间流淌,溪边用砖石围出让泉,即《醉翁亭记》里描写的泉水。让泉对面是琅琊山的精华部分——醉翁亭景区,醉翁亭自不用说,里面总是站着不少游客,亭西的一株千年“欧梅”据说为欧阳修亲手所种。意在亭下有曲水流觞的沟槽,宝宋新斋里能看到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为仿制品。

醉翁亭景区隔壁的欧阳修纪念馆同乐园景区里能了解到欧阳修的生平,一块块由祝枝山、文徵明、董其昌等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碑刻颇有趣味。然后遇岔路,可以选择直接上山或者走琅琊寺方向,建议走琅琊寺方向,这座始建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的寺庙还是有些古迹可看的。从欧阳修纪念馆到琅琊寺的途中经深秀湖,湖上的九曲桥连着湖心亭,岸边有需付费的游船可坐。

琅琊寺中最大的看点在于无梁殿,红色砖墙砌成,无一木梁,有说始建于东晋有说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元代在原址上复建,有趣的是佛教寺庙的殿堂里却供着道教的玉皇大帝,殿堂的五扇拱门上有伊斯兰教风格门券装饰,具有明显的元代宗教建筑特色。在大雄宝殿后面的墙壁上有吴道子画的观音石刻像,记得留意。寺庙的积馨斋可吃素斋。寺外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可看。

由琅琊寺登南天门,1个小时之内就能到达山顶,山顶有会峰阁和古碧霞宫等建筑,环顾四周,青山环抱,滁州城区在远方,能体会到《醉翁亭记》里说的“环滁皆山也”。古碧霞宫是道教场所,每年正月初九会举办琅琊山庙会,人们纷纷前来烧香祭祀,非常热闹。

出景区时依然走北门,不要走东门,东门出去一路没什么景色可看,经过车辆也少,而且要走1个小时左右才能到滁州城区。

狼巷迷谷

狼像迷谷位于凤阳县东南30公里处,分为古刹礼佛和迷谷探奇两大主题。其中迷谷探奇特别好玩,是天然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迷宫”,迷宫中的道路非常狭窄,最窄处只能弯腰躬身侧着通过,道路两边的岩壁都有一层一层的纹理,粗短的树木顽强地生长在岩石上,地貌奇特。

景区的在东北角,古刹礼佛部分在东边,迷谷探奇部分在西边。先到达的是古刹礼佛部分,这里主要看禅窟寺、禅窟洞、摩崖石刻、塔林等人文景点,禅窟寺据说建成于汉武帝年间,现在看到的是现代新建的。然后到达迷谷探奇部分,许多人进入后会迷失方向,里面的景点名字起得特别应景,比如“晕头转巷”。迷谷尽头有一个游乐园,可以玩玩秋千、跷跷板,走走勇敢者的道路。

景区内没什么吃饭的地方,需自备干粮。因为迷谷很窄,别背大包,“钻缝”不方便。

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初建于吴王时期元至正二十六年,明洪武二年后又两次大规模修建,明洪武十二年年竣工。陵园占地2万余亩。当时有城垣三重,周长二十八里,其内“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历经600余载,虽经多次兵乱,但陵前神道上的三十一对原为三十二对石象生和皇陵碑、无字碑及坟丘等保存完整。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女山

安徽省级地质公园。古称女儿山,素以保存较为完整的古火山口而著名。位于明光市邵岗乡境内,距明光市27公里,海拔高度101米,占地约80平方公里,东接山东村,西延女山湖。

女山位于我国郯庐断裂带上,由于地壳运动,约在150万年前自地下40公里处喷发大量岩浆淤积而成。女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火山口,山体呈盆状,从天空鸟瞰恰似一只玉环浮在水面,所以又名玉环山。女山火山口地貌特征独特,历史悠久,是观光旅游和科学考察研究的理想场所。

皇甫山

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滁州市西郊35公里处,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原名曲亭山,因南唐大将军皇甫晖屯兵于此,称皇甫驻军山,简称皇甫山。

主峰北将军岭399.2米,为皖东最高峰。峰顶有南唐建的烽火台,现存遗址上还有一个四层塔形、10余米高的望火楼,可以登高远眺。

主要景点还有将军井、弥陀寺、金甲溪、快活林、白鹭洲等。皇甫山地处亚热带,雨量充足,林木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野生植物有114种,其中银杏、黄檀等、鹅掌楸等国家级二三级保护树种10余种;野生动物130多种,国家级二类保护动物15种,省级保护动物26种;各类鸟儿127种,其中夏侯鸟白鹭每年有几万只,多时达10万只,甚为壮观。

将军井:位于皇甫山北将军岭烽火台北坡不远处,用石块垒砌而成。井口直径约70厘米,井深不过10米,井水面离井口约3米。据记载此井是黄甫晖屯兵皇甫山时,为解决将士吃水,用钢枪挖出的泉水,将军井由此得名。井水明净清澈,常年不枯,水深始终保持在一个刻度上。久旱不雨,不见其水面下降;阴雨连绵,也不见其水面上涨。历史文化

滁州特色地方戏曲:凤阳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之一,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故又称“卫调花鼓戏”。

[凤阳花鼓的发展]

清代中叶,长淮卫一带盛行一种在山歌、号子的基础上形成的曲调,常被作为花鼓灯文场中的主要曲调来演唱,后来,艺人们吸收泗州戏与外来剧种的营养,根据说唱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表演,逐渐向戏剧演变,至光绪年间,形成花鼓戏。

民国初期,凤阳花鼓戏进入全盛期,许多知名艺人如陈广仁、李西、乔成、顾怀功等,活跃于沿淮一带的农村舞台,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吴汉杀妻》、《东回龙》、《西回龙》、《大隔帘》、《小隔帘》等70多出。花鼓戏伴奏只有锣鼓,没有弦乐,其中的三大件锣、鼓、钹必不可少,演奏为4至6人,大多由演员兼任,讲究锣跟人,人跟锣,互为帮衬。

建国后,凤阳县人民政府曾两次抢救该剧种,先后两次成立凤阳花鼓戏剧团,并吸收女演员参加演出,他们将“凤阳三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创作出凤阳花鼓《全家乐》,国家领导人董必武观看后给予很大鼓励,由于没有经济收入,1960年,凤阳花鼓戏剧团又被撤销。如今,花鼓戏所存曲调,仅供音乐工作者作创作素材。

[凤阳花鼓的歌舞形式]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等。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棍。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两根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凤阳花鼓戏是“以唱为玩”的业余性质,解放前,演员皆为男性女角由男性反串,唱腔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凤阳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还发展出新的舞蹈形式,名声越来越大。凤阳花鼓已在多部影视片中出现,并在全国表演和比赛中获奖,走出国门也获得赞誉。

凤阳花鼓这种流浪卖艺的民间歌舞表演,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成为我国汉族民间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反映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