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虹星桥镇中学最好老师:苏州中学特级教师葛云书

人气:161 ℃/2024-02-06 02:09:09

以专业技能谋生尽责是职业

以热爱之情全心投入是事业

以大爱之心利泽后世是志业

一个家庭,一项工作

传承三代,树人百年

靠的一定是

优良的教风和传世家风

葛洵老师(左4)参加苏州全市教师代表座谈会并上台领奖

在2023年教师节前夕

苏州市评选出首批十个“教育世家”

葛洵老师家庭荣列其中

从苏州中学数学老师葛云书

到苏州大学数学系教授葛英

再到苏州大学数学系副教授葛洵

同为数学教师

同守三尺讲台

本期为您介绍

教育传家的原动力

苏州中学特级教师葛云书老师

“入校前便久闻葛云书先生大名,惜无缘受教于门下。葛先生讲课、板书的高明早已听我大哥(葛云书的学生,复旦大学教授)说过多次,尤其是才思敏捷,面对同学提出的种种难题,转瞬间即可提出几种不同的解答方法,令人佩服。”这是苏中1957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教授的一篇回忆文字,文中提及的葛云书老师,正是葛洵老师的祖父,苏州中学原数学特级教师。

2023年7月何鸣元院士回到母校依然清晰地记得葛云书老师

葛云书老师是1922年生人,初中就读于江苏省无锡师范(初中),后因日军侵华,举家迁移至湖南。几经辍学,但仍坚持学习,1942年考入国立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前身)机械工程系。大学前他就曾在湖南乾城屯区中学任教初中数学,读大学期间在长沙兴华中学兼教初中数学,由此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49年9月起,至苏州中学任教高中数学。1984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是苏州中学最早一批特级教师。

湖南大学毕业时的葛云书老师

苏州中学任教时的葛云书老师

四十年如一日耕耘于教坛,葛云书老师专注甚至痴迷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他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高度凝练为理论心得,促进教学精益求精;他注重数学方法传授,引领学生从“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恩格斯)的本质角度,扎实掌握知识。葛老师共发表6部著作和30余篇高质量论文,其代表性著作《极大极小问题》(1959年北京科普出版社),出版后应读者要求多次印刷,并于1964年再版。

20世纪80年代摄于苏州中学校门

葛老师的授课,语言精练、重点突出;讲练结合,相互渗透;除了幽默的穿插,让人以隽永的回味外,几无赘语。苏州中学另一位特级教师蔡大镛老师曾撰文写道:“葛先生以对学生严格要求而闻名于苏中校园。他要求学生像打夯一样严实基础,要求上课要做到心到(思想集中)、口到(朗朗表达)、手到(勤奋作业),要求作业正确、迅速、合理,卷面整洁,款式规范,通过课内外严格训练,要求答题思路敏捷,并且能总结出自己的解题方式,从而达到华罗庚关于数学学习"熟、练、化"的境界。”

他上课的智慧和技巧还集中体现在板书绝活上,当年的学生都称他为“不擦黑板的板书圣手”,这一名号甚至流传到了校外。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他一上课就边讲边写,并不擦去。到45分钟铃响,刚好写至右下角,给人以洒脱醒目如清泉流淌的享受。每课如此,绝无例外。

每个热心从教的教师都有一股子精神气,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信心,更有对于教育事业的虔诚信仰。正是这样的信念、信心、信仰,一代代相传,赓续七十余年树人志业。

正在回忆父亲和祖父的教育生涯时,一声稚嫩的童音打断了葛洵的思绪,“我长大也要当数学老师!”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来到爸爸的书桌旁,用天真且坚定的目光,描摹着未来的道路。这个数学教育世家的故事还会继续,期待创造百年的精彩。

葛英教授与儿子、孙女三代同堂

葛英:苏州中学1967级学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36年,退休前任苏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陆军预备役中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会会员。

葛洵:2007年参加工作,基础数学博士,数学教育学博士后,现为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粒计算专委会委员、美国《数学文摘》评论员、《中学数学月刊》编委。

来源:江苏省苏州中学

编辑:小冉

搜索更多有关“虹星桥镇中学最好老师:苏州中学特级教师葛云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