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开姆拜尔古丽 开姆拜尔古丽的幸福路

人气:123 ℃/2024-01-27 21:03:56

30岁的开姆拜尔古丽•科依木是乌什县奥特贝希乡阿乐兴业针织有限公司、亚阔坦村梦想农民毛针织加工厂的一名优秀女工。

6月22日,记者走进村里,老远就听到“嗡嗡嗡”的机器声,开姆拜尔古丽•科依木和工友们正在紧张的织着衣物。

开姆拜尔古丽•科依木骄傲的和记者说,她已经上班一年半了,从开始的每月工资800~1500元到现在的工资每月1800~2000元,家里的开销不仅全部解决了,有时还买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现在日子很好,再也不用靠吃低保生活了。

5年前由于丈夫出车祸去世,留下了她和肚子里的孩子,没有办法回到了奥特贝希乡亚阔坦村娘家。自己和年事已高浑身有病的父母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家中仅有两条毡子和3只木箱,院子里堆满了杂物,生活、种植、养殖区掺和在一起,还要跟随老父亲种植家中的11亩玉米地,每年收入只有4000元。生活的负担压得她喘不过气了,经常一个人悄悄的落泪。

2014年,村里根据她家的实际情况,家中三口人享受上了低保,一家四口有了最低保障。

2018年1月,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驻奥特贝希乡亚阔坦村“访惠聚”工作队筹资50万元建成了针织加工厂,为不能外出的女人和残疾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开姆拜尔古丽•科依木主动报名来到厂里上班,成了一名产业工人。

刚开始开姆拜尔古丽•科依木和大部分女工都一样,不习惯一天8小时在工厂上班还要受制度约束,迟到早退、无故不上班现象时有发生,每天生产的产品没有一件合格达标,每月收入仅有百八十元。

工作队发现了问题所在,联合村两委班子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产品质量,激励女工提高针织速度,利用周一升国旗、走访入户和村民大会上进行宣讲教育,开展针织能手比赛,给每月工资收入高的前5名女工发放奖金,其中包括开姆拜尔古丽•科依木,顿时掀起“比、学、赶、帮、超”热潮,达到了“志智双扶”的目标。

经过长期的学习、培训和自身努力,开姆拜尔古丽·科依木勤学苦练,主动加班加点,成为厂里生产能手。在完成个人生产任务后还主动帮助技术不熟练的女工,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阿克苏彬强针织有限公司在乌什县英阿瓦提乡库齐村新建了卫星工厂,需要懂双语、技术精湛的师傅去培训女工。开姆拜尔古丽•科依木就是最合适的一位。

开姆拜尔古丽•科依木说:“老板让我去当师傅,我给160名工人教了两个月缝盘技术,现在都学会了,可以干活挣钱了,只需要熟练就好了。”

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和自己的努力下,一家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富民安居房,床、沙发、餐桌、课桌样样俱全,村医务所也给配备了家庭小药箱。家里“三区分离”规划错落有致。院落里还建了拱棚、修了暖圈、搭了葡萄架。成了新时代文明家庭的典型代表。

父亲科依木·阿卜杜克热木逢人便说:“我家的生活现在好的很,女儿还在挣工资,核桃每年收入2万多元,树上干杏三年后也进钱了,日子越来越好了,这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共产党派来的工作队。”

眼下,开姆拜尔古丽·科依木只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一直在家门口的针织厂里上班,用自己的双手奋斗自己幸福的未来。她说:“我还要继续努力,一定将我每月的工资突破2000元。”(牛海燕 吴闹格次力)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搜索更多有关“开姆拜尔古丽 开姆拜尔古丽的幸福路”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