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科学家:银河系里就有36个:银河系内可能有36个文明

人气:343 ℃/2023-11-09 18:56:57

1950年,很平常的一天,大物理学家费米在和三位同事聊天的过程中,突然抛出来了一个惊人的疑问:如果存在外星人,那么他们现在在哪?

对呀,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预测。

如今的宇宙已经138亿年了,仅仅是人类可观测到宇宙直径也达到了920亿光年。

在人类可观测的宇宙中,最保守的估计也起码有2000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每个星系平均又存在着至少2000亿颗恒星。

每颗恒星平均下来至少也有5颗不低于水星质量的岩石类行星。

所以最保守的观点,宇宙中至少存在两千万亿亿个较大的岩石行星。

但是这些岩石行星未必都处于母星的适宜地带。

按照太阳系的适宜地带推算。一颗恒星总会存在着一个距离范围,导致在此距离范围内的行星其表面温度区间在-50℃—50℃之间。

行星表面温度太高,可以距离母星远一点。行星表面温度过低,可以距离母星近一点。

我们假设,每一颗恒星的适宜地带内最少存在一颗岩石行星,于是在宇宙中,起码存在至少400万亿亿颗岩石行星处于母星的适宜地带,其表面温度和地球相当。

即便行星孕育出生命的条件极其苛刻。但在庞大的基数面前,这些低概率事件也会大量涌现。

那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发现外星人呢?

目前科学界最主流,也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两个。

第一个解释就是宇宙还很年轻。

第二个解释就是光速不变是宇宙中永恒的规律。

我们先分析第一个原因。

因为我们的宇宙仅仅只有138亿年,从大爆炸开始,宇宙还需要冷却和膨胀。

宇宙在大爆炸之初,并不存在原子结构的物质。而都是充满了夸克—胶子的电浆。

这些电浆冷却之后才形成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后才形成电子,光子这样的轻子。

有了电子,质子和中子后,物质才有形成原子的条件。这一过程大概在大爆炸7万年内完成。

之后才是原子时代。氢原子和氦原子形成的时期大概是在大爆炸后37.7万年后。

宇宙中有了氢原子之后,才在引力的作用下聚合在一起,其聚合的过程就会逐步形成恒星的前身,也就是未开启氢核聚变之前的引力聚合过程。

在漫长的氢原子聚合的过程中,由于恒星还未开启核聚变,所以宇宙几乎没有光,这一时期也叫黑暗时期。

但是很快,氢原子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朝向核心地带坍塌,导致核心地带发生核聚变,从而释放光和热,宇宙从此被点亮。这就是最早期的恒星。

2015年,根据欧空局的普朗克望远镜的数据分析,最早一批的恒星发生在大爆炸之后的5亿6000万年。

恒星也是宇宙的元素炼丹炉,大质量恒星死亡后,会发生超新星爆炸,这一过程会形成大量的超重元素,比如磷,钙,铁等。正是由于第一批恒星的超新星爆发,才生成了岩石行星所需的元素材料。

但由于第一批恒星的质量很大,导致寿命极短,基本上在数千万年内。即便这一时期存在着少量的岩石行星,但是也难以诞生生命,因为母星基本都不稳定,寿命极短。

稳定的恒星基本上都是在50亿年前才诞生。比如太阳。然后岩石行星在这些恒星周围才开始冷却,比如形成海洋,再形成有机物,再形成早期RNA。

科学家估计,多细胞生命的出现至少需要在岩石行星出现后的20亿年后才形成。要形成高级智慧生命,至少需要40亿年。

所以按照这种说法,宇宙到现在才138亿年,目前才是智慧生命诞生的早期。我们人类才算是宇宙中最早的一批智慧生命。

按照宇宙演化的规律,宇宙大概在50亿年后才会大规模地爆发出智慧生命。

那时候人类将成为永恒的历史,甚至连存在过痕迹将都会被抹去。

毕竟50亿年后,太阳会变成红巨星,从而吞噬地球,那时候地球都不存在了,更何况人类文明。至于星际移民什么的都是后话。

第二理论就是光速不变永远是真理。

按照刚才的理论,即便人类是宇宙中最早期诞生的智慧生命,但是相对于宇宙的广袤,早期同步孕育生命的行星也不止地球一家,至少也存在数亿颗行星孕育生命。

结合德雷克公式,科学家已经估算出银河系中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的数量了。

最新发表在《天体物理学》的论文表示,仅银河系中,极有可能存在至少36个类似人类的高等文明。其中存在着比人类文明提前数年的文明。

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银河系中存在着比人类提早数万年发展出科学的智慧生命,那么它们的科技早已可以穿越银河系,那为什么还没有抵达地球呢?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即便科学再发达,光速不变都是永恒,宇宙规律不支持任何超光速旅行的行为。

1万光年对所有智慧生命来说都是无法跨越的距离桎梏。

搜索更多有关“科学家:银河系里就有36个:银河系内可能有36个文明”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