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黄河谣在什么地方?黄河谣,黄河口的拓荒牛

人气:284 ℃/2023-10-15 22:03:55

文 | 郭光明

来黄河口,我第一眼看见的,竟然是拓荒牛的雕塑。这牛,血肉丰满,孔武有力,前蹄抓地,后蹄蹬地,翘着尾巴,拉长的脖子,头却弯向了地,奋力向前的样子,性灵毕现,是艺术想象。不但有内容,而且更有笔意。

黄河口,因黄河入海而名,却是在海水中悲壮诞生。

很多很多年的以前,天地溟溟漠漠。突然有一天,岩浆喷溢,燕山隆起,肆意的海水,缓缓后退,缀满日月星辰的产帐里,中华民族的图腾,横空出世。只是,它顽皮,它任性,像个孩子,时常发个小脾气,使个小性子。有时,性湍而悍,泥沙俱来,在广袤的入海口,翻个跟头,打个小滚儿。而它的每一次翻滚腾挪,都会让无垠的大海哭泣,让荒漠的入海口颤抖。

宿命使然,注定了它的悲壮:荒凉,荒寂,荒芜……

然而,二百年前,有这么几位普通的农民,褒义的粉墨登场,却是锨挖镢刨、牛拉铧犁的场景。拓荒翻土,深耕细耙,梳理两千多平方公里的荒原,样样离不开牛。而且,头一脚走进荒原的,却是牛的蹄印。

不是公园,而是社区一角,我又看见了牛,仍然是雕塑。只是那雕塑,是牛与人的组合。

那雕塑,牛在前,昂首,前倾,四蹄紧抓着大地,而脖子却伸得老长,牛套像古时罪人脖子上枷板,一副吃力、卖力、竭力的样子,似是要耕出河口大地的畅达田园。而它的后头,是耕地的人:一手扶着铧犁,一手扬着长鞭,一副只争朝夕的样子,却为河口走向,号下了历史航标。

我模仿耕牛姿式照相。叉腿,弓背,前倾,相还没有照好,腰却酸了,腿也软了,不知拓荒的牛,受了多少累。

还好,荒芜深埋地下,河口叶茂花繁。牛耕人刨出的村庄、城镇,像一个个甜睡的孩子,依偎在黄河母亲的臂弯里。从此,荒芜的黄河口,泛起了红润。一时间,袅袅炊烟里,稻菽麦粟,鸡鸭鹅狗,瓜果梨桃,桑麻柽柳,黄发垂髫,民勤民乐,发酵的人间烟火里,村庄诞生了,民俗诞生了,风情诞生了,区域文化诞生了,爱情也诞生了……

河口,黄河与大海的交汇,正是海路与陆路的绾结地。因此,自集散成村、集村成镇始,知兵者必据守,施政者必理政。也因此,河口与国运同起同落。交织起来的历史,唏唏嘘嘘,纷纷繁繁,哭声与笑声同在,苦难与辉煌同在,英雄与狗熊同在,古老与新生同在,丰碑与敬仰同在。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江河蒙难,山河破碎,时局动乱。鬼子,汉奸,土匪,海匪,民团,保安队,自卫军……瞬时间,司令多如牛毛,民不聊生。1939年3月,一个名叫景晓村的人,于鲁东南的日照来到这里,与河口人一起,清土匪,战顽军,杀鬼子,灭汉奸,负重如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打下一片清朗的新天地……于是,就有了东营新城,就有了河口新区,就有了胜利油田,就有了城镇乡村的精彩蝶变。这是岁月的必然。

芦苇生在水间,一片连成一片,像海。我看见的野鸭,不时从草间出没,或高旋,或低转,却总离不开突兀而招摇的外乡树种。树种是随风吹来的,也是随水漂来的,如今成了风景。但是,最吸引我眼球的,不是芦苇,不是外乡人树种,而是草地上的牛。

眼前的牛,健壮而肥硕,悠闲而懒散,不是一头,是一群。而且,都是散养的,鼻孔之间没有套着铁环,更没有缰绳串着。

见此情景,忽然想起一句歇后语,叫牛鼻子上打洞——为的是好牵,的确也是如此。我见过的耕牛,两个鼻孔之间,打穿一个孔,像女人打耳洞,然后套上金属环,拴上缰绳,不管牛多有烈性,只要人们一拉,都会服服帖贴,抵上好几个壮动力。

这是一处露天牧场。水草丰盈,牛是不用牵引的。一头发情的公牛,挺着胸,昂着头,四蹄蹬开,哞哞长啸,震撼着肆无忌惮的生活。此时,阳光正柔,我见那群牛,有的兀自抬头,东张西望;有的不动声色,低头啃草;还有两头,不知何故,弓前腿,蹬后腿,拉着架式,哞哞地低头抵角……视角的美感,提炼在眼睛里,是活泼,喧闹,是安静,是默然,是牛气冲天,不落一点儿俗套,,甚至连它们的情绪,都清清楚楚地可观、可感、可叹。

远去,牧场提练成了一个符号。

养牛,这是河口的传统,以前的谁家不养上几头?只是现在实行了“流转”, 集散成群,规模养殖,河口人说,可以保护生态。这就是智慧,牛!

河口的旷野里,还有一种牛,高高大大,牛头抬起又低下,像吃草。但它不是牛,是胜利油田的提油机。自40多年前,黄河口打出第一口油井始,这里蝶身一变,农田变油田,很艺术,却是油田人的拓荒。而拓荒是没有艺术的,只有艰辛。因为盛产石油的地方,不是寸草不少的大漠,就是杂草丛生的荒原。

是的,就是现在,我见到的油井,周围是荒地,是沙洲,是沟渠,是打谷场,是麦秸垛……

甚至,我看到了野兔的身影。似乎,静卧不语的旷野,丰富而宁谧,隐藏着静默的生命。

向黄河口的那些拓荒牛致敬!

作者简介:郭光明,男,山东济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济南市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鸭绿江》《北方文学》《长江丛刊》《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工人报》等。著有《心灵隽语》《一窖浓郁的陈年美酒》《郭光明散文选》散文集,合编《历代诗人咏历城》。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搜索更多有关“黄河谣在什么地方?黄河谣,黄河口的拓荒牛”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