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母婴>正文

小孩老是咀嚼不吞咽是什么原因?为啥孩子总是含着饭不嚼不咽的背后

人气:339 ℃/2024-03-20 12:35:40

文/宋妈说育儿(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为了让孩子“吃好饭”,不少妈妈变化各种大招,一会“花样辅食,一会诱人餐具”,甚至各种威逼利诱齐上阵……孩子却不买账,总是含着饭,不嚼不咽。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准备辅食,宝宝却“无动于衷”,火气大的妈妈难免会“憋”到内伤。殊不知,孩子不嚼不咽的背后,可能是错过了咀嚼训练的“黄金期”。

孩子含着饭不嚼不咽,真的是孩子“不会吃饭”吗?

喂宝宝吃饭是不少新手爸妈比较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宝宝的嘴巴里含着饭,不嚼也不咽,最让人着急上火,却又无可奈何。

不少新手爸妈比较困惑,同一月龄的宝宝都在吃辅食了,为什么自家的宝宝还“不会吃饭”?

其实,很多新手爸妈忽略了孩子的咀嚼训练。虽然吸吮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孩子的咀嚼能力却需要后期培养和锻炼。因此,孩子咀嚼锻炼的“黄金期”就不容错过。

若是孩子的咀嚼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孩子不只是不嚼不咽,还可能会挑食、偏食、偏爱较软的食物、进食比较慢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

孩子的咀嚼能力不强,日常会有哪些饮食表现?

若是孩子的咀嚼能力不行,家长可以从孩子的日常饮食表现进行判断。

▶ 家长喂孩子吃辅食,稍微大口一点,孩子就会不停干呕。

▶ 孩子喜欢喝汤、喝牛奶,不爱吃糊状食物。

▶ 孩子感觉稍硬或稍大的食物,往往会含在嘴里不吞不咽或直接吐出来。

▶ 孩子大口吞咽食物,食物会卡在孩子的喉咙里,无法吞咽,最后只好吐出来。

……

若是孩子有了这些表现,基本上就可以判定孩子的咀嚼能力不好了。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咀嚼能力不强,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长过于“精细化”喂养孩子导致。有的孩子已经超过半岁了,家长却没有及时添加辅食。

毋庸置疑,家长“养娃”太过精细,孩子就会失去咀嚼能力的锻炼机会,各种问题也会纷至沓来,比如孩子挑食、不会吞咽,甚至会营养不良等。家长就要重视起来,不要错过孩子咀嚼能力锻炼的“黄金期”。

怎样进行孩子的咀嚼训练?从这几个“黄金期”抓起

想让孩子具有正常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家长就要抓住以下几个“黄金期”,加强孩子的咀嚼训练。

吞咽期(6个月左右):孩子半岁左右时,可以添加流质或半流质的辅食,比如婴幼儿米粉糊、果泥、米粥以及汤类等,一是满足宝宝身体发育的营养需求,二是锻炼孩子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若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的乳头经常会被咬痛,这是孩子咀嚼能力萌芽的初始阶段。家长可以给孩子买磨牙棒,以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蠕嚼期(7-9个月):当孩子到了7-9个月时,能够食用稍粗一点的水果泥、菜泥、碎蛋黄、面包片、稀饭或豆腐等。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吃了一段时间的辅食,吞咽能力得到了锻炼,开始长出乳牙,可以用牙床磨碎软一些的食物了。

细嚼期(10-12个月):长到10-12个月的孩子,咀嚼能力已经得到了训练,能吃软面条、青菜或瘦肉粥、蒸蛋以及馄饨等。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长乳牙了,有的孩子已经长了几颗乳牙,咀嚼能力发展比较快,能吃颗粒相对大一些的食物了。

咀嚼期(1岁以上):一岁以及以上年龄段的孩子,能够食用的食物种类不断增加,比如米饭、切成小段的蔬菜、块状水果以及鱼肉等。这个阶段孩子的饮食越来越趋于成人化,进入了咀嚼能力训练的关键期。家长可以准备好孩子的餐具、餐椅等,将食物做成适合孩子的形状,让孩子学会自己进食。

孩子的咀嚼训练应遵循一定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当孩子有不嚼不咽的表现时,家长就要抓住孩子咀嚼训练的几个“黄金阶段”,正确引导和训练,促进孩子咀嚼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当孩子的咀嚼能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不用家长哄劝,孩子就能较快地“消灭”碗里的饭菜,可以更好地吸收饮食营养,对孩子身体各个方面的发育都大有裨益。

搜索更多有关“小孩老是咀嚼不吞咽是什么原因?为啥孩子总是含着饭不嚼不咽的背后”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