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俄国历史最伟大的沙皇 为什么曾经的英国国王

人气:331 ℃/2024-03-29 20:39:34

就像中国历史上一样,欧洲许多国家也经历过君主制时期。时至今日,一些欧洲国家依旧保留君主。当然,我们不能用我们对于本国君主制的印象,直接套到欧洲君主制上面。在欧洲君主制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故事。

比方说,一旦本国找不到合适的王位候选人,可以请外国人来担任君主。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却是欧洲历史上的事实。

比方说,现在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开国之君,本来是法国波旁王朝的一位王孙;当代挪威的开国之君哈康七世(现在的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的爷爷),本来是丹麦的一位王子。

大家应该知道,长期以来,英国和俄国都是欧洲乃至世界的两个强国。然而,英俄两国的皇室成员,其实都是德国人。

我们先说英国。17世纪初,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去世以后,詹姆斯一世(女王的表外甥)即位,斯图亚特王朝取代了原先的英国都铎王朝。

然而,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横征暴敛。新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对此相当不满,英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到了1640年,由于军费不足,英王查理一世(詹姆斯一世的儿子)被迫想办法多征税。

为此,他召开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抓住机会,趁机向国王提出了改革要求。双方矛盾越来越激烈,最后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克伦威尔的指挥下,议会武装反败为胜,最终战胜了查理一世。几年以后,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自此由王国变成了共和国。但是克伦威尔却发动军事政变,成为了事实上的独裁者。

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再次动荡。查理二世(查理一世的儿子)利用这个机会,回到英国,重新建立了斯图亚特王朝。然而,他和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兄弟两个都不善于吸取历史教训,执政举措与他们的父王没什么两样,从而再次激起了大家的不满。

17世纪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暗中致书荷兰执政官威廉三世(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和他的妻子玛丽(即詹姆斯二世的女儿),请他们来英国即位。威廉三世欣然同意,带兵登陆英国,詹姆斯二世被迫出逃法国。夫妇二人于是成为了英国新的统治者,即“光荣革命”。自此,英国走上了君主立宪制的道路。

玛丽与威廉三世相继去世后,由于膝下无子,玛丽的妹妹安妮继承了英王之位。然而,安妮去世后,同样膝下无子。为此,英国议会特地请来了詹姆斯一世外孙女的儿子,来自德国汉诺威的乔治来当英国国王,即乔治一世。自此,来自德国的汉诺威王朝开始统治英国,直到现在(一战爆发后,汉诺威王朝改名为温莎王朝)。

然而,乔治一世虽然有英王詹姆斯一世的血脉,但是他在德国做了大半辈子的贵族,对英语一窍不通。因此,他很不愿意听内阁成员向他汇报工作(因为他们汇报的时候说的是英语)。

和现在的许多中国学生一样,可怜的乔治一世不想再被英语折磨了,于是,他干脆就进一步放权了,把事情全部交给内阁去做,免得他们再来对自己说英语。由此,英国的宪政体制进一步改善。乔治一世,这位身为堂堂英国国王却不懂英语的可怜人,不仅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开国之君,还在无意间完善了英国的民主政体。

说完英国,接下来我们再说俄国。如果之前这位只会说德语不会说英语的英国国王的故事还不能让您惊讶的话,那么下面的故事一定会让您大跌眼镜。

1725年,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去世了。俄国皇位兜兜转转,最后由他的女儿伊丽莎白来继承。伊丽莎白膝下无子,于是找来姐姐的儿子小彼得,立为皇储,即彼得三世。然而,虽然身为彼得大帝的外孙,彼得三世却是个德国人。

因为他的母亲当年被外公彼得大帝嫁给了德国荷尔施坦因公爵。身为俄国皇储的彼得三世不怎么喜欢俄国,连俄语都说不好。相反,他非常崇拜普鲁士。对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他更是将之奉为偶像,狂热程度和如今社会上的追星族有的一拼。

伊丽莎白女皇在位的时候,欧洲各国剑拔弩张,俄国与法国、奥地利等国结盟,对抗英、普等国联盟,即著名的“七年战争”。法、俄、奥联盟在对普鲁士的战争中逐渐取得了优势,俄奥联军更是已经打到了普鲁士的首都柏林。腓特烈二世深感大势已去,已经做好了死战殉国的准备。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仅仅是出于对腓特烈二世的崇拜和对普鲁士的热爱,彼得三世在他即位以后,不顾俄国的国家利益,在俄军占有优势的条件下,主动与普鲁士媾和,交还了被俄军占领的所有普鲁士土地。法、奥等国听闻消息,又惊又怒。

就连刚刚死里逃生的腓特烈二世,也被自己这位粉丝的疯狂之举惊到了。当然,俄国朝野对彼得三世自然是大为不满。没过多久,他就被自己的妻子叶卡捷琳娜给轰下了台,即叶卡捷琳娜二世。而大家出于对彼得三世的极度不满,并未反抗。

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丈夫一样来自德国,但是她为了俄国的强大勤勤恳恳,与丈夫的行事截然不同。来自德国的彼得三世始终未能适应自己作为俄国沙皇的身份,而同样来自德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却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开疆拓土,从波兰、土耳其等国手里夺得大片土地,功勋卓著,俄国更加强大了。由此,她也被尊奉为“大帝”。而在俄国历史上,除了叶卡捷琳娜大帝以外,只有一位大帝,即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去世以后,沙皇之位由她和彼得三世所生的儿子保罗一世继承。此后,继承俄国沙皇之位的,其实都是一群德国后裔。

除此以外,德俄英三国皇室发展到后来,仔细算起来,其实都是一群亲戚。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德国皇帝腓特烈三世(即威廉一世的儿子),生下了后来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子爱德华七世娶了丹麦的亚历山德拉公主,生下了后来的英王乔治五世。而亚历山德拉公主的妹妹达格玛公主则嫁给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即保罗一世的曾孙),生下了后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由于俄国皇室本身就带有德国贵族血统,他们和德国的霍亨索伦皇室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然而,虽然德俄英皇室之间是亲戚关系,但是在19世纪后期,包括德俄英三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为了争夺殖民霸权,尔虞我诈,合纵连横,丝毫不讲亲戚情谊。这也难怪。毕竟决定国家关系的,并不是亲戚关系,而是国家利益。

搜索更多有关“俄国历史最伟大的沙皇 为什么曾经的英国国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