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简短人生哲理故事十则:人生就是故事故事蕴含人生

人气:472 ℃/2023-12-22 13:33:00

01《兰花的故事》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因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附弟子看护好寺院里的数十盆兰花。

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段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极了。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

几天后,慧宗禅师回到寺院。众弟子志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秦然自若。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

哲理启示:人是为了快乐而活着的,不要因为外物的损失而苦恼。

02《除草的故事》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访问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草地上坐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坐在旷野里。”哲学家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吃惊,他们都没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接着第四个弟子说:“斩草除根,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弟子们顿悟: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哲理启示:保持心灵洁净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03《成佛的故事》

偏执使人育日,使人看不清事情的真面目。做任何事情,过与不及都不是好事

执着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但若是过于执着,反会造成失败。因为,人要是大过执着,就会变成固执,在问题发生时,看不清楚问题的症结,也会在应该断然放弃时,错过当机立断的时机,最终造成失败。

有一个佛教徒,一次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一位隐居在深山的禅师,问他:“请问大师,到底什么是佛?”禅师笑着回答:“你就是佛。“那个人听了禅师的话,大吃一惊地说:“我只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怎么敢认为自己是佛呢?

禅师向他解释:“你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你有一个“我”的观念从中作梗。既然有了“我”的存在,你就不能超越自己,所以你不知道自己就是佛。”那个人听了禅师的解释,又问:“既然如此,那么请问大师,您呢?您是不是佛?”

禅师听了,原本慈祥的笑容转为严肃:“你为什么要那么偏执呢?有了‘我’的观念就已经不是佛了,现在又加上了一个‘你’,那不是离佛更远了吗?”

哲理启示:偏执使人盲目,使人看不清事情的真面目。做任何事,过与不及都不是好事。从这个角度看,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不但适用于个人修养,也是整个社会最好要遵从的处世哲学。

搜索更多有关“简短人生哲理故事十则:人生就是故事故事蕴含人生”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