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中山公园最旺的街:繁华熙攘,绿树成荫八十年代的中山路

人气:300 ℃/2024-02-06 06:01:36

百年老街中山路,从人声鼎沸到物是人非,这条承载老青岛太多情感的老街,依旧牵挂着无数人的思绪。时值中山路的又一次改造,可以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从春节至今,大鲍岛、老街里连续不断地节庆活动,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各种媒体推介宣传,包括近日的中山路夜景、栈桥灯光秀等,五颜六色花枝招展的不过多评价,不过也确实又为老街里拉来了一定的人气与活力。

老青岛眼中,中山路不是一个旅游景区,她是一条沉淀了青岛最初记忆和承载了青岛城市商业文化底蕴的老街,是青岛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缠绕着青岛人挥之不去的情结。北始大窑沟,南至栈桥,长长的街道上,沉淀着几代人的难忘记忆。她不仅仅是一条百年老街,更是青岛人心里的一个难以割舍的情怀。

老街里可以说承载着大部分青岛人的难忘时光,那个时候,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中山路上就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老街在青岛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崇高的,逛街里记录着几代青岛人从童年到暮年的美好回忆。

八十年代的中山路胶州路人行天桥(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消失的中山路过街天桥,与它两侧的老环球、老国货、老新华书店,都是几代人难忘的记忆。

照片中,中山路与胶州路交界,绿树成荫中,我们曾非常熟悉的老国货大楼,仿佛带着一种迎面而来的穿越感,让时光又回到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的环球文化体育用品公司前

“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 说起“街里”,也许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是哪里了,虽然“街里”与“界里”多年以来也是争议不断,但在很多老青岛心里,当年的“上街里”其实就是简单的中山路。而童谣中的买书包、买铅笔的地方,就是中山路与北京路口那座影响了几代人的老环球。

八十年代中山路人行天桥景况(图片源自网络)

中山路人行天桥,位于中山路与胶州路交叉口,在历经34年风雨之后,2020年与我们说了再见。

曾经,中山路老街的繁华与美景共存,两旁的梧桐树与各式风格的老建筑收藏着这条老街的世事变迁。

八十年代的中山路北段(王挺摄影)

八十年代的中山路北段(王挺摄影)

那时,中山路东西两侧人来车往,喧闹繁华。

七十年代的中山路、天津路口(卡斯汀·彼得森摄影)

八十年代末的中山路与天津路交界(王挺摄影)

八十年代末的红星电影院(王挺摄影)

中山路61号,当年的红星电影院现在已经变成了历史,但这里不仅记录了这座青岛老电影院的风雨沧海,老街里的辉煌岁月,也记录了老青岛人的美好往昔。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山路(王挺摄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山路(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对老青岛们来说,中山路上的大树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它见证了这条百年老街以及这座城市的成长和发展,它与这条老街在老青岛人的心中都有一种特别的情结。

“春和楼”是青岛市区最早的饭店之一,也是青岛至今唯一的餐饮百年老字号,山东省历史最久的著名鲁菜餐馆。旧时能到“春和楼”吃顿饭是件非常能体现身份和品位的事情。现如今,“春和楼”已经成为青岛餐饮老字号的一个标志,新老三大餐饮名楼中,也仅有“春和楼”历经百年风雨,仍独立岛城、不断续写历史新篇。

老字号盛锡福始建于1911年,由山东掖县人刘锡三创建。1956年,青岛“盛锡福”公私合营,与天津“盛锡福总号”分离,定名为“青岛盛锡福帽厂”。改革开放后,中山路141号改为“青岛盛锡福帽厂商场”。如今,“盛锡福”三个大字在中山路依然醒目,坚守了中山路近百年的时光。

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滨食品商店

回顾那些曾经的记忆,最能够勾起美好回忆的,好像总离不开美食味道的东西。在老青岛人的心中,老街里曾经的老字号海滨食品店与青岛食品商店(三八店)、长青果品商店一样,承载了这座城市几代人的难忘记忆。近些年来,三八店和长青均已从老街里消失。只有海滨食品商店一直在坚守着。

中山路127号的青岛打字机商店,虽然门头逐渐萎缩,但同样已在这条老街上坚守了百年的时光。

八十年代的中山路(出目里利吕井拍摄)

老街里消失的不仅仅是一座座修旧如新的赝品建筑,上空的电车网线,一条长街高大有型的法国梧桐,还有逐渐消失的人气。

八十年代的中山路(出目里利吕井拍摄)

这张照片与上图是同一位置拍摄,两辆电车在中山路上交汇驶过。右前方的老国货大楼已成追忆。

八十年代的“劈柴院”(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变迁,“劈柴院”已变得让老青岛感觉愈发的陌生,变得让本地人有些无法融入,不知下一步等待它的是否如再次手术般地迎来辉煌,或继续落寞只堪回忆。

“亨得利钟表眼镜公司”位于中山路144号,是青岛历史最久的大型钟表眼镜专业店。1924年,浙江宁波人郑章华来到青岛,在其弟郑章斐的支持下,在中山路这个当时最繁华的路段,创办了首家“亨得利钟表行”。“亨得利”这个名字是许多青岛人的共同记忆,直到现在,这家老字号依然在青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记忆中的老街里,曾有这样一个妇儿购物首选店铺。从市场三路到中山路,她曾经满足了南来北往的购物人的不同需求。老青岛们也一定都会记得她的名字——青岛妇女儿童用品商店,曾经人人皆知的“老婆孩子商店”。过往的辉煌难忘虽已成为历史,但它给这座城市留下的美好回忆却是久久难忘。

八十年代的中山路、德县路三角地(出目里利吕井拍摄)

中山路、德县路交界处,青岛人习惯称呼为“中山路三角地”,如今,周边建筑多已是面目全非,原来的大广告牌也成为了一段城市回忆。1997年广告牌的位置成了中山商城的主入口,如今曾红火一时的中山商城也已与我们说了再见。

这张中山路的老照片里,会勾起无数老青岛美好的回忆,第一百货商店、青岛饭店、红星电影院、中华商场......那是承载了太多情怀的老街里记忆。如今,中山路上的这片建筑已拆除消失多年,它们的前身青岛咖啡饭店、福禄寿大戏院、福利洋行旧址更是鲜有人知了。

青岛饭店,曾经的青岛咖啡饭店。1965年原建筑被拆除,建成一栋五层大楼,并改名为青岛饭店,1971年10月开业。1977年饭店东侧的瀛洲旅馆被拆除,扩建九层新楼。2004年因饭店所在街区面临改造,搬迁至东部新区的香港中路继续营业,原青岛饭店最终于2004年3月15日被爆破拆除。

八十年代的中山路、肥城路(出目里利吕井拍摄)

中山路与肥城路交界,曾经的青岛食品商店与其对面的福利洋行旧址(拆除前的中华商场),是中山路上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如今,老街两侧的老建筑大半已经消失。

八十年代的中山路“青岛食品店”前

说起中山路上的青岛食品商店,老青岛可能都会非常熟悉。它历经百年风雨沧桑,1999年被有关部门判定为危房而被拆除,在原址处仿原貌又重建了一座赝品建筑。

青岛第一百货商店,位于中山路51号,曾是岛城最大的综合性老字号商店。青岛人的“老街里”情怀中,“老一百”有着他们抹不掉的记忆。

中山路与湖北路交界(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八十年代初,一辆电车正驶过中山路长青果品店门前。

长青果品店创建于1950年,在中山路曾经有3家店铺。作为岛城老字号长青果品商店和海滨食品店一样,承载了一个时代几代人的难忘记忆。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新的商业业态崛起,一些老字号面临了生存危机,逐渐的退出或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长青果品店便是其中之一。

八十年代末的中山路与湖南路交界(王挺摄影)

那时,中山路永远都是人气第一,每日里都是熙来攘往的人流,......

八十年代的中山路南端(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那时,中山路还与栈桥相通;那时,整条老街还没有出现高楼大厦,一片红瓦绿树、异国风情......

八十年代的中山路南端(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那时,中山路上还是绿树成荫;那时,大通道、自行车还往来穿梭这条老街......

“上街里”,是老青岛人曾经的时尚与难忘的记忆。那里有老青岛心中抹不去的点点滴滴,那里有耳熟能详、时常光顾的老店。那些曾经的老图片、资料,成为见证着百年老街、百年老店变迁的一个个缩影,诉说着一段段陈年往事......

八十年代,一个新旧事物交织的特殊时代,对经历过的人来说它是纯真而质朴的过往,铭刻着难以忘怀的特殊记忆。而对没有经历过它的人来说,它是一段让人心生向往却再也无法企及的时光。

感谢纪实摄影家王挺老师、老照片收藏家逄淑才老师的照片提供,本公众号对一些黑白照片进行了修复上色,或许色彩有失调现象,敬请理解。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搜索更多有关“中山公园最旺的街:繁华熙攘,绿树成荫八十年代的中山路”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