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李清照最经典十首诗词,这五首诗词,贯穿了一代才女李清照

人气:496 ℃/2023-12-27 06:13:54

题记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中国宋代文坛的一位女子:“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千百年来,提及她便是“文坛才女”的一张名片,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自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她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宗”。据史料记载:他曾留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但由于战乱和流离均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引言

在读者的印象中,李清照以词见长,一生所留诗歌为数不多,除了那首气壮山河的“人杰鬼雄”论,令天下须眉男儿汗颜的《夏日绝句》外,更多的豪迈情怀和婉约情思,体现在她灿若星辰的宋词之中。


依据现存易安居士的《漱玉词》中,有五首词通过清晰的脉络分析比较,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示出李清照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相思成瘾的少妇年华,以及颠沛流离的晚年,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心路历程与感情变化。

少女时代

李清照于北宋元丰七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曾任太学正,史记为大学士苏东坡的学生,写过《洛阳名园记》。其母为号称“神童”,19岁考取进士的王拱辰之孙女,由于家学渊源,同样才女一枚,也善诗文。

这样优良的基因,以及李清照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工诗词,能文章,善墨竹,善书法,懂音律,兼通音乐。这样“德智体美”的好孩子,令多少家庭羡慕不已;这样的家庭氛围,能造就出活泼可爱,阳光开朗的小美女,也是情理之中。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活脱脱地将一位少女的形象,跃然纸上,极富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这也许就是自己的童年,也许就是邻家女孩……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描写清照少女时期,很平常的一次泛舟活动。少女贪玩,流连忘返,直到傍晚时分方才回舟。加上大明湖非常广阔,一望无际的荷花又十分诱人,在回舟途中为盛开的荷花所吸引,“误入藕花深处”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与鸟争渡、惊动群鸟齐飞的动态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身上洋溢着的青春活力。作者一再记起的这幅生气勃勃的画面,也使读者获得了美的享受。

少妇时代

建中元年,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这一年她十八岁。当时赵明诚的父亲担任吏部侍郎,李清照的父亲担任礼部员外郎,门当户对。清照多才多艺,明诚也颇有学问,有《金石录》传世,可谓志同道合。

婚姻是美满,情意绵绵。刚结婚时,明诚二十一岁,还在太学里读书,每月初一、十五要请假才能回家。当官以后,明诚忙于公务,喜好交游,还要到外地搜集金石文献,不能经常陪伴在清照身边,所以抒发相思之情,便成了清照少妇时期所写词的重要内容。最为著名的《一剪梅》,便诞生于那个时期,千古流传。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值得回味的是,少女时代清照无忧无虑,独自一人出游,不会产生孤独感。然而结婚后,二人世界何等幸福!理应与丈夫一道出游,但是丈夫却不在身边,于是孤独感便油然而生。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切感受,这一点读者不会有陌生感吧?

少女时代与少妇时代的情怀,同样是出游却两种不同的心境,只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诗人的敏感,她所倾诉的情感,两首词已不言而喻。

少女时期出游,心思只是玩。以至于耽搁了回舟的时间,归舟途中甚至为迷人的藕花所吸引,连路都弄错了。

婚后的李清照心思没在玩上,而是在想念远方的丈夫。因为丈夫不在身边,玩起来毫无情趣,还不如早早打道回府。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令后人回味无穷,情思悠长。缠绵悱恻柔肠寸断。千古绝唱,无人可及!

中老年时代

宋钦宗靖康元年八月,由于南宋王朝的无能,丧权辱国。金兵再次进攻开封,开封陷落。第二年金人废黜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青州兵变”的发生,李清照与丈夫数十年收藏的金石古玩字画付之一炬,仅有少数留了下来。背负着亡国之恨,丧宝之痛的李清照对金人入侵和一味求安,东渡保全自己的南宋政府表示了强烈的愤慨。

这位表弱骨刚的女子就借项羽当年垓下战败,不肯回到江东的事,讽刺南宋政府。后来,这首诗引起了巨大轰动,并为后来人注射了一支“强心剂”。

时至“靖康二年”,北宋灭亡。建炎三年,不幸随之将近,由于丈夫赵明诚病逝于建康(今南京)。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后便不得不踏上了逃难之途,直到绍兴二年,宋高宗将“行都”设在临安(今杭州),古诗中“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那个时期。

大宋控制着中国的半壁江山,李清照遂移居杭州,算是稍稍安定下来。然而好景不长,金人便于绍兴四年(1134)九月,又纠合伪齐刘豫南下,李清照于是不得不又从临安逃亡到金华。

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社会动荡中,诗人于次年春写下了这著名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据考证此时的李清照,时年五十二岁。家国的不幸已使她肉体和精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物是人非”,已经让人欲哭无泪,用语言难以表达。只能“欲语泪先流”正如当代著名诗词家沈祖棻《宋词赏析》所说:“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

结论
  • 《如梦令》写清照少女时期泛舟出游,玩得非常投入,可见她的生活是非常快乐的;
  • 《一剪梅》写清照少妇时期泛舟出游,由于思念丈夫而心不在焉,可见虽然伴随着相思之苦,但是她的婚姻是十分美满的;
  • 《武陵春》写清照老妇时期心理负担过于沉重,以致不再泛舟出游了,可见她在国破家亡之后,生活已经变得十分艰难而了无意趣。

如是说
  • 通过比较,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一代词宗”——李清照如何由少女成为少妇再成为老妇的情感变化过程。
  • 同时也反映了她所亲身经历的国家与家庭的重大变故,从而对其不幸命运予以充分理解之同情。
  • 文人情怀不外乎家国天下,真可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 【歌词•有感于李清照词《醉花阴》】

菊香时,看那薄雾细又长;

菊香时,莫问伊人的念想;

菊香时,难免拨弄愁肠。

菊香在缭绕,谁还在贪恋一张床?

玉枕纱帐,谁在等秋菊绽放?

又到菊香时,谁在黄昏中眺望?

又到菊香时,谁又温酒东篱旁。

她的酒杯,装满了厚重的重阳。

静默的菊花,盈袖的惆怅,

是谁把清秋的浅绿,

一夜之间染成金黄,

又在黄花深处,漫话清秋的凄凉。

谁家珠帘风卷起,西风袭过衣袖香。

重阳露重,婉约的女子,自恋的风情,

人比花娇人比花瘦,

风起了人不归,守望寒夜漫长。

微醺了,酒醒何处?

醉倒在东篱旁。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兵法天下”,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

搜索更多有关“李清照最经典十首诗词,这五首诗词,贯穿了一代才女李清照”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