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咏怀诗十三首其一:诗咏田园,杂诗十二首

人气:281 ℃/2024-01-20 13:11:46

杂诗十二首·其一

作者: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赏析:

陶渊明(别名陶元亮、陶潜)是东晋至南朝宋初的伟大诗人,也堪称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他在政治和文学上均取得重大成就的情况下,毅然归隐田园,纵情山水,写下了众多的接地气、知得失、有韵味的田园诗篇。而杂诗12首其一,则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篇什。

据推算,陶渊明写下这首著名的田园诗时,大约已有50岁。在“年过七十古来稀”的时代背景下,50岁已进入“落叶飘零”的晚年。回顾自己的官宦生涯和田园之旅,“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的深沉感叹在作者心中油然而生。再精彩的人生,与永恒的历史相比,也不过是无根之木,无蒂之花,甚至只是大路上扬起了粒粒尘土。

飘忽不定的人生,可以集中反映在一个“转”字上:“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所谓转,就是变:一是社会在变,二是人的自身在变。经历岁月沧桑的磨砺,今天的你我已非昨天的你我。“此已非常身”,正是作者十分到位的人生体验。

进一步地去想:既然自己已不是当初的自己,那么,对于同在这个世上的所有的人,都应该是等距离的。换言之,无论有无血缘关系,都应该亲如兄弟。即“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如此的亲疏关系。有何显著的标志呢?作者给出了范式:“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一人一家有乐,自然会有朋友乡邻相聚共饮。这种斗酒比欢的场景,既是作者的人生向往,也是他归隐八年来的切身体验。

可惜的是,这种向往和体验,不是谁都能够拥有的。普遍可以理解的是:“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就像一天没有两个早晨一样,人生也不会拥有两个壮年。面对悄然逝去的年华,只有感叹和惋惜显然不行,还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断地添加进取的动力,也就是要“及时当勉励”,因为“岁月不待人”。

平心而论,陶渊明的这首诗,虽然也有着自身的局限。仔细品读,不免会感到人生不再、及时行乐的意味,但总体来说,它更多地还是蕴含着激发人们努力向上、合力进取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后半部分的文字,不乏诱导人们发现、思索和把握人生命运的“正能量”。这,无疑是值得推崇的。

(杨学军,江苏省诗词协会《江海诗词》常务副主编,宿迁市诗词协会会长)

编 辑 | 刘 琼

微信公众号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欢迎投稿

网站投稿:tougao@dxscg.com.cn

报纸投稿:xcgbbtg@163.com

报纸投图:xcgbbtt@163.com

搜索更多有关“咏怀诗十三首其一:诗咏田园,杂诗十二首”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