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罗氏千秋万代一脉相承:以诗脉传家的西门罗氏

人气:174 ℃/2024-01-23 00:13:07

罗亨信像。

赐归巷。 资料图片

莞城图书馆组织出版《东莞历代著作丛书》,将《罗亨信集》旧抄合编。

罗珊著《味灯阁诗抄》稿本书影。

罗亨信《觉非集》书影之一。

从莞城西正路出发,沿着市桥路向前走大概10分钟,便可到达赐归巷,这里曾是赫赫有名的莞城西门罗氏的居住地,而“赐归”巷名的由来,也与始迁祖罗亨信有关。此外,罗亨信的儿子罗泰与何潜渊、陈靖吉、夏侯恭等15人结成凤台诗社,是东莞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文学团体。受家风影响,西门罗氏后人善作诗歌且多有佳作,可称得上是东莞诗人之族。

●文:张筱云 图:莞城图书馆供图

诗才兴盛 罗氏代有诗人出

据历史记载,罗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东莞始迁祖罗贵。在南宋绍兴元年,因中原战乱,罗贵组织97家人33姓自南雄珠玑巷南迁,于新会定居,是东莞八族罗氏之祖。此后,罗贵之子罗清之、罗光之的后裔分别迁居东莞英村(今南城英联)、莞城西门(市桥之西)、中堂槎滘、谢岗黄曹等地,成为东莞各地始迁祖。而罗贵之孙罗翔的七世孙罗亨信迁居莞城西门,成为“西门罗”始迁祖。

莞城谚语:“东门古,西门罗,南街邓,北街何,市桥下有大鹏哥(市桥街彭姓)。”可见西门罗氏一族名人辈出,是莞城大族之一。罗亨信为明朝督镇西北边陲的名臣,明成祖永乐二年中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罗亨信为官近50年,恪守其职,克尽其能,政绩卓著。在国家危难之际,镇守西北边疆,垂老挂帅,外御强敌,内卫京师,对明朝的稳定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他督镇大同、宣府的时候,更是尽显其能、其忠、其智与其勇。世人称他为“忠诚体国之君子”,说他有“安社稷之功”。此外,罗亨信又是文人墨客,他用诗文为后世留下财富。

罗亨信育有一子罗泰,字彦通,号思贻,能诗官承事郎。明朝天顺五年,罗泰与何潜渊、陈靖吉、夏侯恭等15人结成凤台诗社,社址就在道家山凤凰台下(在今莞城文化广场北部)。明代香山学者黄佐认为:“东莞时有凤台诗社,则陈靖吉、何潜渊、罗泰为之宗,皆力欲追唐音。”此后,凤台诗社交替兴衰,自明初至抗战前夕,相继500余年。

“西门罗”以诗脉传家,代有诗人。在莞城西门罗氏的后人中不得不提的是罗珊。罗珊字玉泉,一字湘琳,号铁渔,莞城西正街人。著有《味灯阁永史》《味灯阁怀人诗》以及《味灯阁诗抄》等诗文著作。罗珊少时家贫,以贩菜为生,年19岁开始读书,先是跟从东莞名士赖洪禧学习,道光年间,南海张维屏掌教宝安学院(遗址在今东莞中学北区正门以西),罗珊从之学诗,又入龙溪书院,师从广东著名学者陈澧。转益多师,且所从都是名师,故进步甚快。

咸丰九年,以东莞县令刘式恕荐,县试获案首。可惜自此后屡试不中,只好以教书糊口。罗珊与邑人简仕良、蔡召花,番禺居巢、居仁兄弟以及李长荣等名诗人互相唱和,又多雅叙于可园,为可园增添不少文化色彩,是可园文化氛围的构成者之一。

清代末叶,罗氏族人罗嘉蓉也尤为著名。有“凤台诗孙”之称的罗嘉蓉,结庐于凤凰台下,在此编辑《东莞诗正续集》,罗氏诗脉得以保存。他又在此广传诗道,造就成才者200余人,其中名人邓蓉镜、陈嘉谟、尹庆举皆出其门。罗嘉蓉著有《云根老屋诗抄》《狎山阁明乐府未刊本》《醉古堂赋抄未刊本》,编有《宝安诗正续集》,其诗作特点是写实,极少吟风弄月之作,多反映社会的混乱和人民苦难。例如,三合会会头何禄石龙起兵反清、攻陷莞城等历史事件罗嘉蓉都有反映,而且写得具体,是研究东莞这段历史的参考书。

事实上,西门的罗氏家族在凤台诗风的熏陶下,诗人辈出。据《东莞诗录》记载的诗人便有23名,结集诗册20集。直至上世纪30年代,因凤台倒塌,罗泰十五世孙罗树轩与徐夔飏、祁武垣等13人组织新的诗社,仍以“凤台”命名,称为“凤台新社”。由此看来,凤台孕育了罗氏家族几十代诗人,诗人也未忘怀于凤台。

一生戎马 荣归故里造就赐归巷

赐归巷因西门罗氏代表人物罗亨信而得名。据民国《东莞县志》记载,景泰元年七月,罗亨信上表要求归家安度晚年,景泰皇帝准奏,嘉奖并御笔亲书“赐俸荣归”匾额赠之。罗亨信荣归故里后,筑室莞城市侨之西。而“赐俸荣归”的匾额用红石雕刻,置于巷口墙头,故此巷得名“赐归巷”。而赐归巷中的“赐俸荣归”匾额于1954年因房屋拆迁被毁。

此外,东莞坊间还流传关于罗亨信的民间故事。相传,有一年,村民为改变交通要道,在一河滘上建桥,桥通之日,适逢罗亨信回乡省亲,路过此桥。村民出于对这位镇边名臣素有钦敬之情,于是将这座桥定名为“官桥”,村名也改为“官桥滘”。

景泰元年,罗亨信致仕归莞。归莞后,罗亨信一心投入回馈乡梓,在莞城建义斋(免费读书的学校),教书育人。据罗泰《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罗公年谱》记载:“天顺元年丁丑,公年八十一。是年春,建义斋于居之后,延师以教子孙与族人里邻子弟。”

罗亨信在著文赋诗方面做了两件大事。其一,正统十一年九月,宣府新城(今河北宣化)完工后,罗亨信写下《宣府新城记》,详细记载宣府为所之立及宣府新旧城之建,对于研究河北省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宣府古城垣和镇朔楼两处名胜古迹,就文献而言,当其首选。其二,罗亨信著有《觉非集》十卷。该著作部分文章从三方面记载了有利于东莞的历史研究,分别是东莞经济与风土的记录、东莞氏族的描述以及东莞名人的记载,这对于研究东莞乃至广东的历史无不裨益。

◎参考文献

杨宝霖 《延续四百七十多年的凤台诗社》

莞城图书馆编 《东莞历代著作丛书》《罗亨信集》

陈伯陶 《东莞县志》(民国)

搜索更多有关“罗氏千秋万代一脉相承:以诗脉传家的西门罗氏”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