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明朝永乐十五年进士:明永乐进士刘锐挺身而出

人气:184 ℃/2024-01-17 23:02:04

图为白沙镇吕凤村牛隐山《刘氏族谱》记载刘锐事迹。

新罗区白沙镇吕凤村,明代属漳州府龙岩县集贤里孔党社;明隆庆元年(1567年)宁洋县建立后,则属宁洋县集宁里孔党社辖下。吕凤村有一个小村落叫牛隐山,牛隐山现居民姓刘、廖,现常住人口仅有30多人,这个不起眼的山旮旯小村落,在明代却诞生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刘锐。

刘锐(?-1449),字伯刚,龙岩县集贤里空党社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庚子科乡试吴观榜举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曾鹤龄榜第三甲第五十九名进士。中进士后,授官行人,升户部员外郎。居官清白,人号曰“刘清水”。

明正统十二年至景泰元年(1447-1450年),邓茂七在沙县、尤溪一带起事,史称“邓茂七之乱”,又称“沙(县)尤(溪)寇乱”。茂七与弟茂八,以左道愚民惑众,从者数万,伪称罗平王,此乱扫荡闽北闽西,八闽震动,可称明代福建最大动荡。沙尤反乱给龙岩县城造成史无前例的破坏,明龙岩县志《城池》载:“正统间,邓茂七寇岩,官民之居煨烬殆尽。”明崇祯进士河南道御史柯元伯《旌表苦节书》一文提到:“臣籍漳州府龙岩县人,家丁数百,遭世庙中沙寇邓茂七之变,杀掠窜离,门衰祚薄,仅余一丁相承……”其惨烈可见一斑。

当是时,邓茂七部侵迫岩境,邑人惶惶不安。明进士王源(1376—1455)、刘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方面,贿赂邓茂七部下,以缓其锋芒;一方面则派左参政林瑜之子林洪中作密使,八百里加急求救于漳郡。不想事情败露,林洪中父子在龙门里上坪被执死难。于是邓茂七大怒,派遣部将杨福、姜京五以数万众压迫龙岩城。时漳州府衙官兵亦至,双方迎战于铁石洋。漳州府官军大败,溃逃回漳州;杨福等乘胜攻打龙岩城,龙岩城孤立无援。刘锐率领其弟刘燧(廪生)兄弟及招募来的乡勇数百人与守城将士誓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龙岩城失陷,官民之居遂煨烬殆尽,刘锐被俘,骂贼不屈而死。

清康熙元年《宁洋县志·卷七·人物志·乡贤》记载了刘锐的抗敌事迹:“……适沙寇邓茂七作乱,其党侵迫龙岩。锐谕众讨贼,激其忠义,相从者数百人,时郡师适至,与贼遇,不利,遂退守郡城。锐独率众力战,被执,骂贼不屈以死。”

吕凤村牛隐山刘氏族谱亦记载了刘锐英雄事迹:“……适沙寇邓茂七作乱,其党侵迫龙岩。锐谕众讨贼,带弟廪生刘燧、邑令林杰,激其忠义,相从者数百人。时郡师适至,与贼战,不利,遂退守。锐独与其弟刘燧,率众力战,俱被执,骂贼不屈死。当时称其兄尽忠,弟尽义。”

有歌谣云:兄为君表,弟为兄亡;兄弟同死,节义成双。

又有诗云:“二君抱德岂贪征,无奈群凶敢祸民。义激戈阳山岳震,邦宁里奉弟兄情。那堪一鼓旗先偃,遂使千家两堕零。他日观风追野史,芳名谁不与双灵。”

来源:闽西日报 □ 陈汉强詹柏山 文/图

搜索更多有关“明朝永乐十五年进士:明永乐进士刘锐挺身而出”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