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十五位巾帼女将的父辈都是谁?记三晋大地上的女中豪杰们

人气:191 ℃/2023-09-20 00:24:31

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门户,地处华北核心地带,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因此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便成为了我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区域,山西人民也为抗日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在山西的历史上不仅出现了很多才子、名将,最令人瞩目的便是山西之地出女杰。尽管长期以来中国处于“男尊女卑”的思想的影响,但山西这块灵地却似乎是女性的独特舞台,出现了众多女杰。

和女性有关的著名关隘“娘子关”

但凡战乱一到山西,必然会提到两处险要关隘,一个是千古扬名,春风不度的雁门关;另一个则是有着“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的“娘子关”

这座娘子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女子来命名的关城。

事实上关于娘子关名称的真实来历现在尚无确切的证据证明,流传较为广泛的说法是隋唐年间,高祖皇帝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曾自行招募兵马数万,相应父亲在太原起义。由于这支部队的统帅是位奇女子,因此被李渊封为娘子军。

平阳公主曾经率娘子军在苇泽关驻守,后来这里就被人们称之为“娘子关”。

而另一个传说则是晋国名士介子推保护公子重耳,曾割股奉君,重耳回国继位之后,介子推淡泊功名,携家人隐居深山。

介子推有一个妹妹介山氏,也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女子,并且性格刚烈。

晋文公经人提醒想起了当年的介子推,于是派人前往介子推隐居的介山搜索,介子推藏了起来,晋文公的人没有找到。

后来有人出了个馊主意,放火烧山把介子推逼出来,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把介子推一家给烧死了。晋文公懊恼不已,于是命令在全国推行“寒食节”,民间禁火从冬至始,至清明方可开火做饭,整整一百零五天。

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知道之后,认为因为哥哥死了,全国的百姓就要在寒冬天气里吃不上热饭,这是一种极大的罪过,百姓不但不会悼念哥哥,反而会怨恨他。

为了改变这一陋习,介山氏在清明时聚柴堆,自焚而亡,以此劝谏国君改习易俗,晋文公听说之后,又是一阵懊悔,遂下令将寒食节改为清明三日。

人们为了纪念这名为民请命的奇女子,在她自焚之处建了一座妒女祠。“妒女”并非嫉妒之意,清光绪年间有《平定州志》记载:"兄禁火,妹举火,故谓之妒女。"应该是对此的官方解释。

关于妒女的传说,唐代上柱国李諲撰写过《妒神颂并序》,这块石碑也留存了下来。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历史上并无娘子关名称的确凿来历,但也足以说明这里和女性有莫大的关系,肯定是与女性豪杰有关。

千古女帝“武则天”,羞花之容“杨玉环”

唐朝确实是女子得以施展天赋的大舞台,除了刚才我们所提到的平阳公主,山西接连出现了两位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盛名的两位奇女子,一位是千古女帝“武则天”,另外一位就是拥有羞花之容贵妃“杨玉环”。

武则天十五岁被选入皇宫,先是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宫中“才人”,后来得到高宗李治的宠幸,被立为皇后,最终六十七岁继位称帝。她的一生历尽坎坷挫折,在男人为尊的时代不但登上了最高权力巅峰,还成就了一番盛世伟业,堪称世界奇迹。

相比武则天的励志成长史,杨玉环就是一个悲剧。上天赐予了她一副傲世容颜,但却让她遇上了一个错误的男人和一个错误的时代。最终竟然成为千古罪人,一个最冤枉的替罪羊,而她也成为了封建时代女性命运的悲惨写照。在那个时代,女性很难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杨贵妃,最终也只是男人们的棋子而已。

关于武则天和杨玉环的故事流传有很多版本,大家也非常熟悉,这里就不再赘述。只是说明,这两位都是出自山西,杨玉环是蒲州永乐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

武则天出生在山西并州文水县,传说武则天出生之前天有异象,当然传说就是传说不可轻信。不过这个文水县确实很有意思,当地人称这里为“女都”自古出女杰,女性的地位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女都”文水县

这个文水县据说自古以来出女杰,最出名的有三个,一个是武则天,另一个是传说中的“麻衣仙姑”,据说文水县古时常遇旱灾,只要求助于麻衣仙姑,必降甘霖。到现在汶水还有三月迎仙姑,九月送仙姑的习俗。当然这也只是传说,但文水县信仙姑不信龙王,足以说明这位奇女子的地位。

第三个著名的女英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一个十五岁的年轻共产党员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毫无惧色,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最终牺牲在了敌人的铡刀之下。

伟人*********在得知刘胡兰的英勇事迹之后,为她的精神所感动,当场为她挥毫题词:生的伟大,死得光荣!

刘胡兰的故事,已经写入了中国小学课本,成为青少年的楷模!

抗日女华侨,雁北女杰,李林

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在山西创立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山西民众为抗日做出了巨大贡献,山西成为我党敌后抗日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这里不仅山西民众踊跃参与抗日杀敌行动,还有来自国外的爱国华侨也参与进来。

其中一位女华侨,就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她的名字叫李林。

李林1916年生于福建,因家庭贫困被遗弃,后来被养母陈茶收养,将其带至南洋荷属爪哇生活。

后来由于荷兰殖民者禁止华侨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1929年随养母回到厦门就读于集美学校。

由于在海外受到殖民者的歧视和压迫,李林内心深处萌生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后来在上海和北平求学期间,她积极参与爱国运动,并且与1936年在北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李林来到山西太原,参加了著名的抗日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

在这里李林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由于是女儿身,教官对她们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李林性格刚硬,并且立志要亲自上战场杀日寇,所以她对自己的训练要求极其严酷。

经过刻苦的加练,不久之后李林就可以和男学员进行比试,并且不落下风,据说李林还练得一身骑射本领。

山西和内蒙交界处,马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骑兵在当时也是重要的兵种。李林经过苦练,可以骑着快马双手开枪,并且枪法还很准。

1937年,中共在雁门关外成立了雁北抗日游击队,这批队伍横扫雁北痛击日寇,成为了日本人眼中钉,肉中刺。

而李林则被任命为雁北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队长兼政治部主任,一个女子成为了抗日游击支队的带头人,足以看出她平时在作战中的突出表现。

担任队长之后,李林持续带队英勇作战,后来经过整编成为骑兵营教导员,正好发挥了她在马上骑射的优势。

她曾带队突袭了日军长流水据点,震惊日军。后来又连续在洪涛山区和岱岳镇重创日伪军,让敌人闻风丧胆,但敌人当时并不知道,带队攻击他们的竟然是一个来自南洋的女子。

1939年阎锡山在陕西秋林镇装模作样召开了一个高级干部会议,也邀请中共方面派干部参加,那一次李林也在受邀之列。

在那次会议上,阎老西依旧装模作样地唱高调,大加吹捧国共合作,极力抗敌,但实际上早就安排手下在会议上故意刁难八路军。

这些晋绥军的高级军官们,打仗不怎么样,耍起嘴皮子来倒是一个比一个强,他们先是大谈军事理论,再就是大肆鼓吹正面战场晋绥军在阎老西的带领下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战果。

最后,他们就开始诬赖八路军不听从二战区长官部的号令,打仗的时候不配合主力部队,只知道躲在后方搞些偷鸡摸狗的小动作。

八路军的干部们听了之后,各个义愤填膺,接连站起来反驳,但苦于大部分干部文化水平有限,虽然吵得嗓门很大,但却说不到点上。晋绥军方面不但不生气,反而笑话起八路军连话都讲不明白,还怎么打仗。

这次会议,李林原本没打算发言,也就是走个过场,但看到阎老西颠倒黑白,欺人太甚,她拍案而起,直接来了个三怼阎锡山。

李林站起来并不理会那些滔滔不绝的晋绥军军官,直接质问阎锡山,你们晋绥军说自己打得好,但到底打得怎么样?

忻口丢了,太原丢了,平汉路也丢了,整个山西差不多都丢了!既然你们觉得自己打得不错,敢不敢打回去?

既然你们觉得只有正面战场才是真正的抗战,现在自己的老窝都被日本人占了,你们敢不敢从正面战场和日本人来一次决战?

说八路军的敌后游击战是偷鸡摸狗,那晋绥军有多少投靠日本人的汉奸,现在又有多少人吃里扒外?八路军不但打得日本人里外不能兼顾,还能靠缴获和根据地自力更生,如果你们没了供给,能坚持几天?

李林说话干脆利落,义正言辞,并且直接切中了阎锡山的痛点,晋绥军的军官们大多是在战场上遭受过日本人的重击,一提到要再和日本人决战,个个默不作声。

阎锡山当时也被气得七窍生烟,竟然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是好。但是他却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叫李林的女八路。

后来阎锡山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那个扬名雁北的女华侨李林,私下里阎锡山还多次派人威逼利诱李林,想拉拢她,但均被李林严词拒绝。

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了一万余人对晋绥边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妄图肃清我边区根据地抗日武装。

由于敌人行动极为迅速,导致边区部分公署机关和大批群众团体有被包围的危险,李林当时正在公署机关负责宣传工作。

危急时刻,她主动参与机关保卫工作,率领骑兵为大部队开道,李林趁敌人主力合围之前率骑兵快速冲出,吸引敌军追击。大部队趁此机会快速跳出包围圈,转移到安全区域。

敌人当时也配备了骑兵,李林当时已经怀有三个月的身孕,但依旧坚持带队杀敌。在李林的带领下,敌人的主力部队很快就被甩开,但李林发现有几名战士掉队了,很有可能陷入敌人的包围。

于是他命令其余人员快速转移,自己拨转马头带领几名战士回去救援。李林很快发现了被敌人纠缠住的几名战士,她立即冲向敌阵,扣动扳机,左右开火双枪齐射,敌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围住的战士趁机冲出敌阵。

但李林却被分割开来,为了掩护战友突围,她只能朝反方向冲杀,后来她身负重伤,被敌人围困在一座小山顶上。但她依旧坚持反击,陆续击毙六名敌人,直到她枪膛里还剩最后一颗******。

最后,她用这一发******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兑现了自己对党对国家的承诺,为国捐躯,时年24岁!

周恩来总理曾经亲自到烈士陵园祭奠李林,他临终之前还再三叮嘱要完成一部《李林传》!

迷雾重重,慈禧竟是生于山西的汉家女

慈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有重大的影响,不过这个距我们年代并不算久远的官方人物,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据记载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七年后,也就是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为“兰贵人”入宫。

从慈禧入宫到其驾崩,都有详细的记载,但入宫前的十七年,却是一段空白。

正史记载慈禧全名为叶赫那拉·杏贞,是清廷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的女儿。惠征是外八旗镶蓝旗下落寞贵族,自其父亲起,其家族仕途便不顺利,不过其家族成员都有较为完整的记载,唯独慈禧没有。

慈禧的生辰年月是确定的,在封建社会生辰八字非常重要,因此她的生辰也是经本人确认过的。

但她本人对自己童年时的往事却讳莫如深,很少提及,外人也不敢过问,宫中应该有知情者,但是都已经跟随岁月埋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所以,慈禧死后关于她的出生地就有了多种说法,基本上就是北京、呼和浩特、芜湖以及山西长治四种说法。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没有相关的证据,所以一直未有定论。

之所以这四个地方都有此类传说,就是因为惠征家族曾经在那里住过。此前,慈禧出生在北京的说法得到比较多的支持,原因也很简单,在1835年,也就是慈禧出生的那一年,惠征正好在京任职,此外便无其他证据。

1989年,山西省长治市志办副主任刘奇先生听说了当地关于慈禧身世的说法,于是开始调查研究。

经过26年的深入调查取证,刘奇发现慈禧不仅很有可能出生于长治,并且她并不是满族镶蓝旗人,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而她的出身只是一个贫穷的农家。

这个说法大大颠覆了人们以往的印象,一个汉族农家女孩,又怎么会以满族贵族的身份入宫呢?

刘奇最开始也以为是空穴来风,民间传谣罢了。但他后来到长治县上秦村实地考察,发现村里的人几乎全部都知道这个秘密,并不是谣传,而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据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讲,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听祖辈人讲起慈禧出自他们村,是汉人。

后来刘奇又陆续发现了很多证人和证据,尤其是发现了慈禧秘密寄来的信件残片和照片,再结合很多历史记载,认为足以证明慈禧生于长治上秦村。

根据刘奇的调查,慈禧生于1835年长治县上秦村一户王姓农家,他的父亲给她取名王小谦。

三岁时,其母病故,后被卖给同村宋四元家,起名“宋龄娥”后来宋家也破败,十二岁时又被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征做丫鬟。

据说惠征的妻子无意中发现宋龄娥的脚底有两颗瘊子,认为是大富大贵之兆,所以将她认作干女儿,起名“玉兰”后来就叫她“兰儿”!

十七岁时,惠征以叶赫那拉·杏贞之名将其送去选妃,后被选为兰贵人,从此入宫。

尽管刘奇调查的结果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但其佐证较多,且宫中记载也和这个说法相呼应。

例如人们发现慈禧的脚比同龄人要小,应该是小时候裹过脚,但满族女子是不裹脚的。慈禧生前喜欢吃长治地方口味的小吃,抽长治地方的水烟,并且特别喜欢听山西当地的“上党梆子”戏,还曾经为一个上党戏班题词,免税。而这些喜好和满洲贵族子女是截然不同的!

目前慈禧生于长治汉家的说法已经得到史学界的普遍认可,慈禧的身世之谜以基本被解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史上登上权力最高峰的女人全部来自山西,或许不仅仅只是一种巧合!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搜索更多有关“十五位巾帼女将的父辈都是谁?记三晋大地上的女中豪杰们”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